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级女声     
连春晚都吊不起观众胃口,超级女声何以能赢得从青春期女孩到大学老教授的一致喜爱?去年,大概只有6万多人报名,今年报名人数近15万,更硬的道理是过亿的忠实观众,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的奇迹。理解超级女声的关键在民众自娱自乐,理解超级女声何以火爆的关键在娱乐民主化潮流。从这点看,超级女声今年的宣传口号可谓十分到位——“想唱就唱,想说就说”。  相似文献   

2.
歌声。尖叫。摇摆。呐喊。眼泪。笑容。捶胸顿足。欣喜若狂。这个原本可能平淡、炎热,郁闷的夏季,因为有了超级女声而变得活色生香起来。每个星期五晚上,从青春少年到白发智者,无数电视观众都以翘首期盼的姿态等待一场精神的盛宴。超级女声到底用什么触动了越来越挑剔的电视观众的内心,让那么多“玉米”“笔迷”“凉粉”“盒饭”等为之痴狂?超级super,超级女声正是以show(展示)、universal(普及的)、personality(个性)、emotion(情感)、rival(竞争)为主打魅力,构筑了一个展示个性的超级舞台,打造了一群原本平凡的超级女生,掀起了一场全民参…  相似文献   

3.
我的表姐酷爱唱歌。前一段时间.电视上的超级女声正办得风风火火,自封为“超级女声二号”的表姐也不甘示弱。但提起这位“超级女声”、可让我们“苦不堪言”哪! 先说表姐的外貌吧,胖乎乎的脸,水桶般的身材,怎么看都不是当歌星的料呀!更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2005,(21)
不和谐音之“作秀”到底是普通人实现梦想的舞台,还是被电视媒体操控的一场残酷“娱乐秀”——梦想被评委当众敲碎,撇了一地渣子,选手的尴尬成为荧屏前看客的笑料?在“超级女声”高收视率的背后,是普通人的梦想成真,还是大众的看好戏心理作祟?——《武汉晚报》不和谐音之“低俗”其实“超级女声”最“成功”的卖点是它所谓没有门槛的“海选”,一些放下了自尊的“选手”们在台上跑调忘词、忸怩作态,声嘶力竭,评委以制造羞辱这些少女选手的精彩“点评”为能事,观焱们捧腹大笑,陶醉在“审丑”的快乐中,“超级女声”可谓是近年来娱乐节目低俗化…  相似文献   

5.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6.
超女既出,万人空巷。2005年的夏天,“超级女声”无疑成为中国最热的娱乐节目,而且其热力至今不减。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是由湖南传媒打造的选秀节目,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  相似文献   

7.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烙印,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青春记忆。正如生于70年代的人会铭记那些校园民谣一术,生于80年代的人一定会铭记“超级女声”,记住有它做伴的春葱岁月。2005年的“超级女声”,不管它多么炙手可热,喧哗过后终会冷却;不管它惹出多少争议,口伐过后终会平息。下面就为同学们梳理一下令年“超级女声”的几个关键词,是为了纪念,纪念一场青春蓬勃的聚会;是为了感谢,感谢那些或悲或喜的日子;更是为明年还能关注“超级女声”找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8.
[引言]2005年,“超级女声”(以下有时简称“超女”)异军突起,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逐渐升温,成为一种众多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一年夏天,快乐中国超级女声,以其群众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在中国娱乐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8月26日,历时半年、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的“超级女声”终于落下了帷幕,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分获冠亚季军。超级女声曾经让那么多人疯狂过、感动过、梦想过,不管人们褒贬如何,它都已经成为这一年最值得人们记取和思索的历史文化事件……如果评选2005年最热门事件,“超女”现象恐怕是当之无愧“第一”。其火爆程度有…  相似文献   

9.
“忽如一夜春风来。‘超级女声’遍地开!”仿佛是一夜间,“超级女声”红遍了大江南北,引得她们的“Fans”迷们是为之痴迷为之狂,很多“Fans”更是场场不落,逢播必看。随着“Fans”迷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加入其中。瞧!他们的书上“超女”的贴纸真是遍地开花;听!李宇春、张靓颖的个人资料他们更是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0.
那一场排山倒海的秀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曲终人不散,“超女”情未了,疏胡在编 辑这期稿子的时候,“2005超级女声唱游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 行,“超女”“粉丝”们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以前,李宇春、张靓颖也先后签约娱乐豪门。 “超级女声”从大众音乐秀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誉者众,毁者也不少。但不管怎样,在 这个2005年的夏天,曾经有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让那么多的人疯狂过、感动 过、梦想过、思考过,也许,这已经足够。我们关注她们的同时祝她们一路走好! 超女“想唱就唱”,我们“想说就说”。毕文等同学将获得由中信出版社赞助的图 书《我为“超女”狂》(销售热线:010-85323366转8032),感谢你们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超女既出,万人空巷。2005年的夏天,“超级女声”无疑成为中国最热的娱乐节目,而且其热力至今不减。据主办者称,“超级女声”是由湖南传媒打造的选秀节目,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栏目的短信和各类广告收入以亿计。我在百度网输入“超级女声”,找到相关网页约600余万篇。在8月26日超女冠军决赛中,全国观众短信票数总量达到了8000余万票,也就是说,那天fans们为了这场娱乐盛宴抛出去了800多万元人民币。在比赛期间各大城市的街头都有很多粉丝们为各自的超女宣传,拉票,在长沙,有人为了给李宇春投票竟然花费5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假设你因为想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参加了刚刚结束的非常火爆的“超级女声”选拔活动,通过一轮轮的比赛选拔,从海选到地方决赛、总决赛,你最终取得了“超级女声”的年度总冠军。一夜之间,你突然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很多公司产品纷纷来找你作代言,也让你从一个普通女孩一跃成为相当有了知名度的专业广告明星,面对如下测试,你会做何选择?  相似文献   

13.
超级女声     
在电视综艺节目由“明星娱乐大众”向“大众自我娱乐”转型之际,电视台纷纷顺势推出一系列选秀节目,其中也不乏制作精、口碑好的优秀之作。如果要评选2005年最火爆、最高调、最受关注,同时也饱受争议的娱乐节目,则非《超级女声》莫属!  相似文献   

14.
"超级女声"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彩萍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1):55-56,59
“超级女声”是一个文化符码,它制造了一个消费时代的娱乐神话,显示了大众文化在当下巨大的渗透性和煽动力。  相似文献   

15.
“超级女声”与新的语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学语文》2005,(6):44-44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收视率神话。狂潮之后,余波未息。伴随着“超级女声”,出现了不少新的语言现象。这些现象并没有随着“超女”的谢幕而退去。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超级女生”遍地开!仿佛是一夜间,“超级女生”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其“Fans”迷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加入其中。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不禁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与“超级女生”节目到底相差在哪儿?“超女”节目是选手们尽情展示自我才华,观众情绪尽情宣泄的大舞台。在“超女”现场我们发现,参赛的选手演唱、PK、互动、舞蹈……台下的观众呐喊、合唱、吹哨、跺脚……整台节目没有因循守旧的固定模式,只有欢畅淋漓的宣泄。只要有“超级女声”播出,孩子们就像在过一个盛大的节日,节目的互动性使观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8.
又一个暑假过去了,我仍然忘不了去年夏天,仍然不敢说“超级女声”海选究竟利大还是弊大。那时,“超级女声”海选,每天都排2~3公里的长队,而队伍中1/3的人都是逃课的学生,当时就有“万人逃课报名”的说法。赛事不光参与的人多,赛程也拉得特别长。从4月一直到8月,几个月的时间里,难道人们都不用学习、不用工作了吗?一分为二地看,“超女”们为商业做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快照、盒饭供不应求,让小贩们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当时,移动用户发送一条支持信息1元,联通、小灵通用户均为0.5元,固定电话每条为3元。某媒体算了一笔账,就短信一项,可获300…  相似文献   

19.
“明年我要参加超级女声”,我把这件事记在我们家的黑板上。我们家的黑板是为了防止全家变成失忆症而设置的,上面罗列了一些未来要干的事情,例如:“明天换灯管”“月底交电话费”之类的事情。“明年我要参加超级女声”,我告诉我妈,她极其赞成,我并不十分吃惊,因为她一向支持我一切自杀式行为。“明年我要参加超级女声”,我告诉我爸爸,他很反对,这令我比较吃惊,我爸爸的理由是娱乐圈太复杂了。事实上,我很像“超级女声”的海选里望着地板小声哼哼“宁静的夏天……”,然后被评委“叮”的一声按铃赶下台的女声。我完全可以自己想象到自己唱歌的…  相似文献   

20.
“忽如一夜春风来,‘超级女声’遍地开!”仿佛是一夜间,“超级女声”红遍了大江南北,引得她们的“Fans”迷们是为之痴迷为之狂,很多“Fans”更是场场不落,逢播必看。随着“Fans”迷的队伍不断壮大, 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加入其中,瞧!他们的书上“超女”的贴纸真是遍地开花:听!李宇春、张靓颖的个人资料他们更是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