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年4月15日出版的沈阳日报上,引起读者注目的是一组有关失实报道的公布材料,它具体地列举了本报在去年发生的7条失实报道的题目、时间、失实内容和失实原因。这是我们编委会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新闻的真实性而采取的措施。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从1983年起,每年4月15日,在报纸上把前一年度比较突出的失实报道公布于众,求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平时,每当报道中出现失实问题时,我们及时地在报纸上进行更正,并由造成失实的责任者公开署名。读者对个别情节、  相似文献   

2.
沈阳日报今年4月15日在一版显著地位,向读者公布了1985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这家报纸自1983年以来,每年4月向读者公布一次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这反映了他们严肃认真办报的态度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决心。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件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3.
沈阳日报今年4月15日在一版显著地位,向读者公布了1985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这家报纸自1983年以来,每年4月向读者公布一次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这反映了他们严肃认真办报的态度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决心。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要认真,二要坚持。沈阳日报经常对编辑、记者、通讯员进行新闻必须真实的教育,强调调查研究,深入采访,认真核实。此外,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报纸上出了差错及时更正,不打马虎眼;二是差错责任者署名检讨,不吃“大锅饭”;三是每年4月公布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进行自我批评。目前,全国性的报纸、省市报纸出了差错大都能及时更正,但象沈阳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各新闻单位对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十分重视,在刊物上不同程度地揭露批评了一些失实报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和采访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的还建立了必要的奖惩制度。这些努力,使失实报道有所减少,报纸信誉逐步提高。但是,报道失实问题就象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样,仍不断出现。怎样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同新闻失实现象斗争呢?笔者认为,沈阳日报的办法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电视权威性及作为公共媒体公信力的关键因素,电视新闻报道真实性问题探讨涉及到了真实性及失实两方面的因素,是当前学术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失实性本文分为两部分阐述,一部分是从现实真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方面诠释了新闻真实性问题;另外,一部分则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谈到了新闻失实,具体分析了电视新闻失实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陕西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成立了报纸检查科,使报纸上失实报道和差错大为减少,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报纸的威信,受到读者的好评。报纸检查科是1984年10月报社机构改革时成立的,由几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参加,从1985年元月起,专门从事监督检查工作。两年来,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陕西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成立了报纸检查科,使报纸上失实报道和差错大为减少,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报纸的威信,受到读者的好评。报纸检查科是1984年10月报社机构改革时成立的,由几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参加,从1985年元月起,专门从事监督检查工作。两年来,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闻失实的问题,我国新闻界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不少措施加以防范。1984年全国召开过专题的新闻真实性座谈会。将新闻失实归纳为十种表现加以痛斥,并要求新闻单位切实杜绝。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这种种新闻失实的表现在我们的媒体中一直没有消失,且有花样翻新。言过其实仍大量存在。在报道中作者不是实事求是地报道新  相似文献   

9.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对广大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失实新闻乃至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应当引起我们新闻从业者认真反思。新闻失实产生的原因新闻从业者认知不到位造成新闻失实。新闻报道是再现新闻事实的一种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闻从业者基于新闻事实的再创造。因此,新闻事实再现过程中,其真实性的体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能力。2007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在7月30日下午6时10分左右,在北京市  相似文献   

10.
分析近几年的新闻失实现象和从读者中调查的结果,我们不能不承认,失实报道给读者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维护新闻真实性,确实已是燃眉之急! (一)失实报道给一些具体单位造成的损害一个单位,是一个群体,群体的意识远远超过个体的意识的影响。我们的新闻能够影响群体意识是很难的,但是破坏这个意识却很容易。1986年1月31日,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一条消息《国产手表将第四次降价》。丹东手表工业公司的领导看到后,不得不对手表市场形势重新进行估价。为慎重起见,派两人专门走访这家报社。这家报社只向他们提供了这则消息的作者,对手表会不会第四次降价,怎么个降法,没有任何说明。  相似文献   

11.
从去年起,一场制止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人民战争已在全国各地打响,新闻界上下一心,同仇敌忾,重拳出击,并对其进行围追堵截,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肄论声势。许多新闻媒体在强化管理、建章立制、严密防范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发生的同时,组织从业人员反复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述。以进一步提高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认识路线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铲除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赖以生存的土壤,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失实则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是对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伤害。对新闻失实的分类见仁见智,就笔者理解,新闻失实包含要素部分失实、稿件整体失实和报道群体失实三个层面。要素部分失实新闻真实性的最基本要求是要素真实。新闻稿件中,五个W、一个H等新闻基本要素要准确;人物思想、观点和言语要正确;事件起因、经过和细节要经得起  相似文献   

13.
以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报道,强调新闻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作者署实名,以示对新闻报道负责,自觉接受受众的监督。目前,不少报社并未就实施实名制做出硬性规定,有意无意中给一些人用笔名发表失实新闻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失实新闻的作者的行为是与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相悖的,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有意制造假新闻。二是不懂装懂,胡编乱造,由于采访不深入,略知皮毛就想当然地随意发挥,结果造成新闻失实。这两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作者心里有鬼而不敢署真名。前者的动机在于通过假报道讨好被报道者,以牺牲报纸信誉做个人交易,…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失实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失实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今尚未得到新闻界的足够重视,那就是微观真实,宏观失实,或者叫做局部真实,整体失实。试举两例:一、某市报纸经常披露当地公安部门神速破案的新闻。这些新闻从微观看,都是真实的,并无半点虚假可言。但报纸对该市大量未破案件却不置一辞。这就使至今还缺少安全感的居民对破案新闻产生了反感:“净挑好听的说”。也就是说,报纸的治安报道,在宏观上失实了。二、某市报纸几乎每季、每年对当地工业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利益的诱惑,加之新闻编采队伍的飞速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虚假失实新闻层出不穷,如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华南虎事件、纸馅包子、金庸去世、陈永洲事件等等,这些虚假失实报道不仅对媒体自身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影响到了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新闻报道失实的后果一、新闻报道失实,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  相似文献   

16.
张志新 《新闻三昧》2005,(12):17-19
时下,新闻界上下一心制止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许多新闻媒体在强化管理,建章立制,严密防范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发生的同时,组织从业人员反复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述,以进一步提高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认识路线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铲除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赖于生存的土壤,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新闻工作特有的运行机制使新闻的真实性有时显得异常脆弱,采访、写作、编辑、排版、校对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新闻失实或差错。马克思曾提出新闻传播工作的特点表现为一种"有机的报纸运动"。每篇报道可能会是片面的,甚至有差误,但是后面的报道会自然纠正前面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必须绝对真实,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这是新闻的定义、特性所决定的。新闻一定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新闻一旦失实,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报纸,所发布的每一条新闻,都要有严格的真实性。事实要交代清楚,要讲真话,一是一,二是二,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写过一篇《讲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在就党报影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新闻失实仍然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新闻失实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什么现在仍得不到根除?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导致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和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过分重视新闻时新性,淡化了真实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科学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的辩证关系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主体与客体必须一致,否则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每一件事的反映都是准确的、可靠的,每一细节都经得起检验…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石,还是新闻报道不可动摇的原则,更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然而,我们在具体办报过程中却惊奇地发现,身边“潜伏”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