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的性恶论较为彰显人与动物共有的"性"的自然性能之类的普遍性(恶性),但也注意到了人身上所具有的为善的特殊类本质(知性、义性)。荀子的性恶说侧重人的实然性,但也体现了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荀子只是在内在可能性意义上认为人性是善的或恶的,在内在现实性意义上没有直接断言人性是善的或恶的,认为只有立足于外在角度当人性外化于人的行为时才有善恶可言。荀子的性朴论和性恶论不是正相反而是"殊途同归"、互相补充,因而是可以统一的;同时他讲的"性不善"主要指向还是"性恶"。  相似文献   

2.
《荀子·性恶》让荀子背了两千多年的“性恶论者”的黑锅。他事实上是一位性朴论者。并非《荀子》一书中所有的作品都出白他本人之手。《性恶》对人性的看法与《劝学》、《礼论》、《天论》、《正名》、《荣辱》等篇对此的看法严重相悖。在这些多篇文章中,人性都不定为恶,而是定为朴、善恶未定、可善可恶等。荀子的弟子、《史记》的记载、西汉时代的人性论说等也可以旁证苟子不以人性为恶。  相似文献   

3.
孟子与苟子分别从“人的特有恒常性”和“人与动物共有的恒常性”上来谈论人性,并将其分别归结于心理的先验和现实的历史。可见,性善与性恶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所讲的人性论观点。并且,他们的观点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主张一切人都具有相同的人性,人性都是建立在圣凡平等的基础之上,恶都是“心”任“生理之欲”横行所致,道德感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准等等。由此可以断定,他们所主张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并非对立。  相似文献   

4.
三《训》人性观在继承儒家性自“命”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为“丑”.主张性有“好恶”。其人性观属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性恶论。三《训》还认为通过“因”性施教、“因”性分次等方法,可以解决性恶所引发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此时期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人性“有善有恶”论,持这种观点的是周人世硕和孔子的弟子漆雕开等。他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普举人之善性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此种观点认识到了人性中存在着善、恶两种潜在的因素,性善或性恶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养,这是正确的,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称赞它“颇得其正”。但由于资料已大部亡佚,其详细论述今天已无从看到了。与孟子同时期的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这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无所谓善恶,犹如湍急的流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告子的论述,旨在说明人性善恶的可塑性,但他未将人性与动物性区分开来,就被孟子抓住了  相似文献   

6.
《荀子·性恶》篇运用了三种逻辑论证性恶,但是这三种逻辑都是可以商榷的。“顺是为恶”认为任由人性发展会导致恶,因此人性为恶。但是“生而有好利”等不必然导致恶;而且“果”为恶不能必然地推出“因”为恶。“伪反为恶”认为礼仪是伪的、善的;而性与伪悖反,因此人性是恶的。但是礼仪“反于性而悖于情”,不能就此断定人性为恶的,因为人性有恶性,善性,以及“非善非恶之性”。况且礼仪与性不一定悖反,因为礼仪也可渊源于仁义礼智之善性端。“相较为恶”认为与善的礼仪比较,人性是恶的。但是“非正理平治”不一定就是恶,因为也可能是“非正理平治非偏险悖乱”的中性或朴性。而且圣王使用礼仪也可以是由于人性有善端或者朴性。倘若性恶论的理论依据不成立,性朴论似乎更具有合理性,也更适合阐释荀子人性论。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韩非是性恶论者,说他把苟子的性恶论发展到了极端,“毁坏一切伦理价值”(郭沫若语,见《十批判书》)。笔者以为韩非非性恶论者,而是持“自为”人性论,而且追求新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子对人性的认识虽然简单到只有一两句话,但人们仍然是喜欢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寻找性善或性恶的痕迹。其实,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并未上升到善或恶这种本质属性的高度。孔子的重点也不在于探讨人性如何,而在于借此说明礼与仁的重要。孔子以习礼培养人的言行举止,以亲仁塑造人的思想灵魂,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提供了立论的前提和发展的空间,开启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后儒对荀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性恶论"。荀子论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实存活动及其情欲要求必受制于心知及其抉择之支配,据"心之所可"以规定其实现的途径与行为的原则,由之而获得其正面(善)或负面(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非直接现成地顺自然而行。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言"性恶",其实质是强调人性中本无"现成的善",而非言人性中具有"实质的恶"。荀子善言"类",以为人之类性及理或道规定了其存在之终极目的,故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本内在地具有一种自身趋赴于善的逻辑必然性或目的论意义之善性。是以其在政治上并未导致外在强制之说,在道德上亦主张自力成德,而未导致他力的救赎说。其政治伦理哲学的体系,亦由此而获得了一种终始相扣的理论自洽性。人的实存"从心之所可"的人性结构论与目的论的善性说,共同构成了荀子人性论学说的整体内涵。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与荀子都是性恶论的持有者,他们相同的理论出发点得出的却是迥异不同的结论。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类的天性竞争、猜疑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使自然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像狼与狼的关系一样。只有形成一个力大无比的政治强力——"利维坦",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和平与安全。荀子虽然认为人之性恶,但却认为人性是可以改造的,主张通过圣人创造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来改造人性,结束混战割据的局面,真正实现统一天下、富国强兵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任何科学都与人性有关 ,民法以人为本 ,与人性更有密切的联系 ,民法是以民事主体为“经济人”为基本假设的 ,“经济人”指合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人。本文拟从民事主体“经济人”假说入手 ,分析其人性基础 ,指出“经济人”的自利怀与有限理性与“性恶论”不谋而合 ,得出民法乃是以民事主体“人性恶”论为前提预设 ,正是着眼于防范人性恶 ,整个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方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12.
性善论是儒学的重要观念。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古圣先贤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荀子性恶到董仲舒性三品,从朱子“性即理”到阳明“心即理”,儒家人性论的辩争,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性善与人性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人性论问题来说很重要,这反映了儒家先贤的思路架构。儒学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凸显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求善——一脉相传的仁义之道和关注内在道德性的生命学问。  相似文献   

13.
人性善恶论对中西法治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文教资料》2009,(28):102-105
人性是哲学中的概念,也是法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人性论是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有什么样的法律思想。性恶论是西方法治建立、发展的必要性理论前提:传统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影响有积极因素,但更多的是消极因素,延缓了法律发展的进程。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人性善恶的预设并不绝对,我国法治建设应以“人性趋恶”为假定前提,并发扬人性善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人性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注的重要命题。儒法两家的政治哲学中,人性善恶是决定以何种方略管理国家社会,是为政以德还是依法治国的理论根据之一。从儒家先贤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性善与法家实证精神的人性恶鲜明对立,到荀子现实主义色彩的化性起伪、化恶为善理论,到董仲舒“天有阴阳,人有善恶”的“两性三品”人性论,人性善恶之辩,由对立到融合,互相兼容吸收,为确立我国古代儒法互补、德主刑辅的传统法制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生平著述很多,思想丰富,其中对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个问题尤有精辟的论述。荀子是个性恶论者,在他看来,人性生来便是恶的。正如他所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①如果任由人的这种恶的本性自由发展的话,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的话,则必然导向“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贱生  相似文献   

16.
李强 《中文自修》2011,(1):45-46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人的"不忍之心"。孟子的性善论对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大,宋代以后蒙学课本《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在人性的问题上,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轮,主张性恶论。"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这些说法,都是强调生来就如此的叫做性,大致指人的耳、目、口、鼻等感官的生理功能,或自然的本能。如果顺着这种自然本性而行动,不加约束和限制,社会就会产生争斗、残害、淫乱等行为,所以人性是恶的。荀子说:"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即人为的意思。荀子认为,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为修养的结果,这种后天人为的修养就叫"伪"。人性善恶的论辩,是一个世界性开放的命题,这个人类莫衷一是的难题,可以永远有兴趣地讨论下去。——编者  相似文献   

17.
性恶论是苟子人性论的主要主张,而善伪论则是苟子人性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人为作用,是其人性论的精髓。化性起伪学说突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在人性形成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封建制度,还有源于人性深处的恶。小说对人性恶的呈现构成了《家》的另外一层意蕴。  相似文献   

19.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也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不同而持有不同的人性观念,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就是善的,即“性善论”;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即“性恶论”;也有人主张“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以上这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儒家所主张的“性善论”对后世关于“人性”的讨论具有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对教育的价值预设充满了对人性的信赖。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的人性观与学校管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科学的人性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此之前,人们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均有局限性。在中国古代就有孟子的所谓“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老子的“性无善无恶说”、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说”以及董仲舒“性三品说”等等。在近现代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先后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