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杨莹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2,40(11):12-19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公众感知视角,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发展完善 信息服务质量相关理论,为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过程/方法】对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以较 为成熟的 LibQual+TM、WebQUAL、E-SERVQUAL 等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作为基础,对高校专家学者及政府部 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提出了含有 7个维度 29项指标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应用层次 分析法计算模型指标的权重。【结果/结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分为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 用性、数据安全性、互动反馈、工具利用、用户体验、公众信任维度,其中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用性维度较为重要; 较为重要的二级指标有公众信任、数据易用性等。将评价体系应用于上海、深圳、贵阳三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评 价。【创新/局限】本研究丰富了政府数据开放运动中平台信息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拓展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理论 的应用范围。应注重进一步应用于各种数据开放平台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祝娜  夏榆棋 《情报科学》2021,39(12):60-67
政府数据开放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目的/意义】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降低公众隐私顾虑, 提高公众信息提供意愿。【方法/过程】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 情境和平台三个层面剖析政府数据开放的公众隐私顾虑程度。【结果/结论】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教育经历越丰富,对 法律法规的满意度越高,对政府监管工作满意度越高,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满意度越高,公众遭遇隐私侵犯经历 频率越低,其隐私顾虑程度越低。公众隐私顾虑程度越高,公众越注重保护隐私信息,公众信息披露意愿越低。【创 新/局限】本研究从公众视角出发,剖析公众隐私顾虑影响因素,探讨公众隐私顾虑对个人隐私信息提供意愿的作 用效果,从法律,监管,平台等层面,提出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隐私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雅  潘雪 《情报科学》2018,36(8):10-14
【目的/意义】提出“I-SCR”网络舆情管理模型,希望从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提出网络 舆情管理完善对策。【方法/过程】将维克利“S-C-R”信息交流模式引入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情境,并针对该模型中 舆情信息从政府发出(I-S)、从渠道发出(I-C)、从公众发出(I-R)三方面分别探讨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结果/结 论】信息公开视域下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政府、媒体、公众三者间的良性信息互动关系,使信息 在三者间的传递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测评是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有效手段,公众满意是衡量政府门户网站绩效的关键指标。 为了验证此前研究中构建的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模型的稳定性及强健性,探讨新信息技术与政府信息共享政 策环境下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提升对策,以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为测评对象,再次开展了该模型的测评及应用 研究。【方法/过程】研究探讨了GWPSI模型的参数推估、验证分析及再修正等内容。【结果/结论】结合测评结果, 提出了基于感知、预期质量,比较差异、感知有用等变量的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白晶  冯丹娃  张睿 《情报科学》2019,37(9):17-21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在公共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质 量与效率。【方法/过程】以学者们对公共文化传播的研究为理论基础,进一步针对政府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进行深入 研究;用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借助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以公众满意度为传播导向的政府公共文化信息服 务水平提升进行研究,讨论了政府如何利用电子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结果/结论】政府应提高 公众对公共文化的感知,在电子信息服务平台中单独设立公共文化版面;要满足公众的文化期望,开发多种形式的 公共文化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各地区共建政府公共文化电子信息共享云端,增强信息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析政府与公众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中的博弈问题,探讨博弈双方最优均衡策略的选择,对 推进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具有启示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推归纳分析 方法分析政府与公众在两回合的博弈中的策略选择与得益。【结果/结论】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开放共享政府 数据,建立健全公众信息沟通渠道,完善政府开放数据的问责机制,形成良好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氛围和趋势。 应提高公众数据素养,加强公众数据利用能力。另外需突出学界的责任,展开针对性研究,并参与渗透到政府开放 数据的实际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微政务信息公开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合 理的下级政府微政务信息公开多目标设定,将为优化现有激励以提升微政务信息公开整体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本文摒弃传统的线性激励模型,引入Cobb-Douglas函数,综合考量公开质量(范围、时间、费用任务)与信息质 量(内容任务),改善优化已有激励措施,推动政府更好地提升微政务信息公开质量。【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微政务 信息公开质量的优化,取决于上下级政府对质能转换因子、任务相对重要性及激励盲区的合理判断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张馨遥  沈涌  张健  李茵  李鹏 《情报科学》2018,36(6):73-78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信息服务是公众获取健康信息并提升其健康素养的重要渠道,本文旨在探索在线健 康信息服务用户满意度的综合评估问题。【方法/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思路,对 423 名信息用户施测,进行满意度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构建出一套量化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 标权重,并进一步建立用户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为当前评价和改 进健康信息服务质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公开内容、组织体系、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公开渠道五个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剖析与反思,指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阶较低、规定模糊,导致公开与保密边界不清晰;由于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意识薄弱、信息整合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不规范以及信息内容公开不高,导致公开程度与公众需求有差距;由于渠道单一且程序繁琐,依申请公开工作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完善政府数据开放主体制度对于提高政府数据开放效果与效率均具有直接影响。【方法/过 程】以开放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开放政策文本分析,以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数据公开、电子政务等开放政策法 规为基础,分析总结政府数据开放主体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带来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结果/结论】从开放主体 法定性、主体整合、主体责权协调与主体免责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政府数据开放主体制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克永  李贺 《情报科学》2017,35(11):143-148
【目的/意义】分析健康微信公众平台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用户识别出高质量的健 康信息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健康信息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结合 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的特性,从健康信息传播主体、微信公众平台、健康信息以及用户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结果/结论】构建的健康微信公众平台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4个维度中, 权重系数最大分别为情感支持性、交互性、新颖性和相关性。因此,健康信息的传播者应该重视这些指标,向用户 推送优质的健康信息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何跃  朱婷婷 《情报科学》2018,36(7):91-97
【目的/意义】近年来雾霾天气日益严重,如何通过对雾霾情感及雾霾信息传播特点的研究为雾霾事件情绪 预警、情绪监控提供支持,同时正确引导公众情绪等问题亟待解决。【方法/过程】文章以 2015年北京新浪微博用户 所发布的“雾霾”话题信息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预处理后,构建出一个基于朴素贝叶斯的两层分类器对原始微文进 行情感分析,并利用 Gephi平台对其评论信息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结论】得出五类群体:政府、媒体、自媒体、 企业和普通公众对雾霾的情感态度,同时结合雾霾舆情信息的社会网络特点,提出了雾霾情绪管理与疏导,以及如 何正确引导公众关注点、控制网络舆情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微  王晰巍  贾若男  郭勇 《情报科学》2019,37(6):157-162
【目的/意义】 4G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微信的普及使用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微信 公众号生态性评价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微信公众号了解自身在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推进微信公众号的建 设。【方法/过程】本研究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层 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微信公众号生态性评价指标。【结果/结论】通过对国内企业、政府和高校3个典型行 业15个具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研 究在理论层面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能够更好地指导微信公众号运营商提升 平台对外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奕  张毅  李梅  邓雯 《情报科学》2019,37(1):86-93
【目的/意义】通过数据挖掘、文本分析法整合公众分散的反馈意见,对比研究出台政策,对政府部门吸纳公 众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公众对共享单车政策征求 意见稿的反馈内容,采用LDA模型从公众反馈意见中发现并提取低维主题集合,汇总、组织、分析大规模文本信息, 以主题领域和隶属概率值两维度,对比公众意见与政策修订的差异。【结果/结论】从制度体系、政府治理、企业经营、 产品完善、用户规范五个分类主题及其概率值,评估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度以及政府对公众反馈意见的采纳效 果,以期为政府出台政策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获取公众信息的能力、有效提高政民互动的效率。【方法/过程】使用文本分 析、关联规则Apriori方法对政务微博“平安北京”的公众评论文本数据进行用户观点的挖掘与分析。【结果/结论】最 终从评论数据中识别出公众对事件的关注点、公众期待等有助于政府理解民意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十周年之际,本文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演 化历程,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过程】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63 份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公开渠道和监 督保障措施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主体的稳定性、内容的丰 富性、渠道的开放性以及监督保障的完善性。政府信息公开逐步从注重公开共享向数据利用演化。  相似文献   

17.
马捷  胡漠  尹舒悦  郝志远 《情报科学》2021,39(7):116-123
【目的/意义】在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思想指引下,获取智慧群体对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 的感知范畴,以期为构建让人民满意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智慧群 体的概念与析出满意度产生的生理机制;其次,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符合标准的智慧个体围绕智慧政府信息协 同满意度感知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深度访谈,获取访谈数据;最后,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析出智 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范畴。【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范畴共包含信息协 同需求端感知因子、信息协同供给端感知因子、信息协同服务载体感知因子、信息协同环境感知因子4个感知因子, 其中信息协同需求端感知因子和信息协同供给端感知因子更易影响政府公务员群体对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 的感知。【创新/局限】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尚未实现基于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的指 引,对融合满意度感知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上海市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的过程、措施,以及依申请公开制度建设的成效;并通过依申请公开和主动公开两个制度框架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依申请公开建设的优越性及其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叶凤云  李君君 《情报科学》2018,36(10):58-63
【目的/意义】探索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提升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 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 ACSI和 D&M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术搜索行为过程构建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 度评价模型,在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设计测量量表后,基于 472份有效问卷利用 AMOS17.0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实 证分析。【结果/结论】搜索口碑显著影响用户期望,用户期望显著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感知信息质量显著影响感知 价值,用户期望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系统质量和感知应用质量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郑烨  陈子韬 《情报科学》2017,35(11):165-171
【目的/意义】在当前全球呼吁建立开放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议题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 注,有必要对其研究进展等进行总结梳理,以便及时进行反思和展望。【方法/过程】以2000-2015年间国内CNKI数 据库收录的1099篇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 对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现状、演进与热点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十五年来,政府信息公开研 究发文数量总体上呈现“倒U”形态势,高被引文献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建设、电子化政府建设等研究领 域;研究进程历经起步期、成长期、爆发期及平稳期四个阶段;研究热点包括法制建设、信息传播与信息资源管理、 机构与载体及公共治理视域下的研究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