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赵庆龄  王彤 《情报科学》2017,35(6):90-93
【目的/ 意义】随着“互联网 + ”概念的提出并被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进行变革必将成为 大势所趋。【方法/ 过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互联网 + ”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现状,在深入理解“互联网+” 六大特征的基础上,用“互联网 + ”的思维来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同时将知识协同理念融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 【结果 / 结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琦  邵彦敏 《情报科学》2019,37(8):102-107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成为业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运用信息协同理 论,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进程。【方法/过程】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解析,引入信息协同理论,并对信息协同的概念 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出“智慧校园”与“信息协同”的可结合点,在信息协同影响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智慧 校园背景下的信息协同评价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以吉林大学为对象对其建设现状进行评 价,最后得出信息主体激励策略、信息客体增值策略和信息环境优化策略三个推进策略。【结果/结论】从实例评价 中归纳出当前智慧校园背景下信息协同建设的短板,在此基础上得出的推进策略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韩丽华  魏明珠 《情报科学》2019,37(8):158-162
【目的/意义】根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对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探索,进一步挖掘信 息资源深层次价值,实现更健康有效的信息资源载体的支持。【方法/过程】以大数据背景的信息资源特征为基本研 究出发点,挖掘数据科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联,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以及新兴的智慧服务,构建较为系统的 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结果/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构建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三种创新模式:①“物联网+ 大数据”创新模式;②“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资源”融合模式;③“技术框架+用户核心”的信息服务模式,为大数据 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及研究提供知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泛在信息诉求带来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多维表现,用户可以构建价值面和量的“泛在”与价值 层和质的“智慧”结合的认知图景。【方法/过程】本文在信息诉求分析基础上,从情境感知角度构建政务信息资源价 值模型,阐释价值转换机理和实现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由“启智、融智和创智”构成“三智”价值层次模型。 启智促使知识结构重组,融智构建问题方法论,创智满足学习型诉求。有构建智慧信息,开拓创新思维和激发情境 融合等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从“信息-技术-人”视角探索在线研讨平台中信息交流的独特规律,为在线研讨平台优化提 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将在线研讨的本质界定为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从“信息”、“技术”、“人”、“人-信息”、 “人-技术”等五个维度解析在线研讨的影响因素,选取“小木虫”和“经管之家”的16个讨论帖为研究样本,利用内容 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证分析表明,在两个研讨平台中,信息质量的增值性、信息 效价的收敛性、个体性格的乐观性、人际关系的紧密性、个体信息素养的科学性等5个影响因素对于研讨绩效具有 较好的区分度,信息数量的规模性、群体知识结构的互补性等2个影响因素与研讨绩效的相关性不明显,信息类型 的多样性、平台功能的响应性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闫闵  过仕明 《情报科学》2018,36(5):35-40
【目的/意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冲击,图书馆资源优势难以显现,文章 力图构建能够吸引读者、引领读者、符合校园环境、实践性强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文章以高校 数字图书馆为主体,分析“互联网+”环境下,传统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阻碍以及高校读者行为偏好总体 特点,研究创新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从整体模型框架和运作流程两方面详细构建。【结果/ 结论】建立创新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需要优化传统服务模式。建议优化服务内容、完善移动终端、建立部 门对接系统、转变服务意识、合理设置人员岗位。  相似文献   

7.
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热点演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珅  曹锦丹  冯佳 《情报科学》2020,38(6):96-102
【目的/意义】系统分析了2009-2018 年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 类以及突发词,全面呈现了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热点演化路径。【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检索出的2137 篇信息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学科分布 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学科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搜寻 行为在整个信息的生命周期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健康信息行为目前是信息行为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话 题,“微博”“社会化媒体”“互联网使用”等研究主题则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话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研究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及搜寻路径模式,对优化社会化问答平台信息服 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屏幕录像和调查问卷收集被试者在“知乎”完成搜寻任务时的行为数据,对 其进行编码并使用Morae Manager、Excel 和SPSS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用户查询重构策略、浏览行 为和选择“话题/问题/用户”方式存在差异;部分查询重构行为和浏览行为受搜寻任务类型影响;查询重构策略转移 和搜寻路径模式存在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大数据”促力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背景以及数据管理至知识管理的转变过程,使得信息与人 的作用日益凸显,构建“信息生态”亦变得尤为重要。【方法/过程】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样本来源,以 “信息生态”为主题词精确检索,选定2007—2016年共506篇CSSCI期刊论文为样本,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共词分析方 法及可视化技术,绘制国内信息生态图谱,并结合图谱信息对重点研究主题予以解读,明确“信息生态”研究现有不 足。【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现有信息生态研究形成以“信息生态”为核心,以“信息生态系统”为辅助, “信息生态 链”、 “信息生态位”、 “信息生态环境”为主攻方向的三层次的研究态势,并基于此态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重构原有的信息链模型,使信息链模型能够重新揭示“互联网+”环境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DIKW)等基础概念之间的新的关系。【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归纳法,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DIKW关系模型发展 脉络后,归纳DIKW关系模型的发展规律,结合“互联网+”时代DIKW关系的变化,探讨信息链模型的重构问题,并 提出有针对性的重构方案:交互式信息链模型。【结果/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具有双向交互和跨越式转化的新特点、 符合DIKW关系认知模型发展规律并且能够更好地描述当前DIKW新关系的新模型——交互式信息链,使理论与 实际重新统一。  相似文献   

11.
叶艳  代君 《情报科学》2017,35(5):20-24
【目的/意义】此研究将个人感知融入跨学科情境,揭示了从个人信息行为向协同信息行为转换的诱因,为 图书馆开展跨学科信息资源服务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方法/过程】本文对跨学科任务情境进行设定,构建 了跨学科协同信息行为的诱发因素模型,并对高校学术研究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论】得到研究人 员在解决跨学科问题时的信息行为特征,并验证了信息源视域和协作时机是个人信息行为向协同信息行为转换的 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凡  王智森 《情报科学》2018,36(1):16-18
【目的/意义】从系统化的角度提出广义信息研究的新思路,为即将到来的数字化社会中数字技术的发展提 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使广义信息成为系统化、工程化、可计算的理论。【方法/过程】本文以广义信息中因观测者 人而形成的外构信息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像”、“数”、“理”三个方面,对广义信息理论进行系统化研究。【结果/结 论】研究发现:广义信息的研究致力于使人们更加和谐地利用现有的一切信息资源,人作为广义信息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外构信息空间清晰化后,广义信息理论的逻辑性问题就可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刘雪瑞  张艳 《情报科学》2019,37(4):22-28
【目的/意义】探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为在线健康社区的设计者、 运营者和管理者的服务创新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以“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 网”等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群体为研究样本,采用“情境实验+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收集原始资料,并运 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在线健康社区环境下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由诊疗收益和成本收益组成的求助收益因素在用户求助行为的形成中起到了驱动性的作用,由诊疗风险和安全风 险组成的求助风险因素起阻碍性的作用,由信息质量、平台质量和服务质量组成的在线健康社区因素起支持性的 作用,由行为能力、性格、健康状况和资源条件等组成的求助者个体因素起调节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互联网+”背景下,微信作为重要的社交网络应用之一,是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平台, 其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微信息”文化需求,顺应“微时代”富媒体新环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分析 微信平台的服务特点、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整合图书馆各部门业务系统和文献资源,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 平台的“O2O”(Online To Offline)微信服务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将实现微信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有机融 合、完善用户体验和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朱鹏威 《情报科学》2018,36(4):91-94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为高校用户提供精准的学科信息服务。【方 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图书馆”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平台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提出 了建设原则,然后从平台的功能和结构设计入手,提出了功能结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以白城师范学院学科服 务平台为例,据此构建了学科服务平台安全策略和保障措施。该研究为“互联网+图书馆”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 平台建设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雅  潘雪 《情报科学》2018,36(8):10-14
【目的/意义】提出“I-SCR”网络舆情管理模型,希望从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提出网络 舆情管理完善对策。【方法/过程】将维克利“S-C-R”信息交流模式引入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情境,并针对该模型中 舆情信息从政府发出(I-S)、从渠道发出(I-C)、从公众发出(I-R)三方面分别探讨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结果/结 论】信息公开视域下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政府、媒体、公众三者间的良性信息互动关系,使信息 在三者间的传递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荆玲玲  方媛  过仕明 《情报科学》2018,36(11):29-34
【目的/意义】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是整个社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 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存在“结构失衡”和“总量不足”的瓶颈问题,本文引入协同论的视角提 出数字图书馆多元主体动态协同发展钻石模型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内容】基于协同论 的视角,构建数字图书馆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并进一步解析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的运行机制,为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结果/结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元主体之间动态协同, 重新梳理多元主体在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作用,通过“竞争”、“合作”与“协同”的作用机制达到一个和谐共治 的阶段性发展稳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基于共情教学语境,借鉴知识传播APP“得到”的运营模式开展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定向输出 机制建设,对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的思路拓展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通过对“得到”APP的内容 输出机制进行研究,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要素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共情语境下数字图书馆资源扩散系 统、信息投放系统、内容投放系统和激励机制。基于共情教学语境,借鉴知识传播APP“得到”的运营模式开展高校 数字图书馆资源定向输出机制建设,对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的思路拓展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结果/结论】 文章通过对“得到”APP的内容输出机制进行研究,在共情语境下综合数字图书馆信息定投系统和内容整合系统二 者之间的协调性,带动教师及学生这两个用户群,开展内容的输出机制构建,以期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利用模 式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白阳  张心怡 《情报科学》2018,36(7):23-29
【目的/意义】探讨智库协同创新服务模式旨在推动数据驱动环境下的智库模式变革,以保持其持续创新的 能力。【方法/过程】在分析智库历史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智库运转的核心要素,并针对数据驱动环境下智库面 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数据驱动下的智库“想法协同”机制和构建模式。【结果/结论】新型智库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在 海量数据分析的支持下,通过集体想法的交互与融合,协同促进智库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张宁  袁勤俭 《情报科学》2019,37(1):165-170
【目的/意义】社会资本理论是一个颇具国际性的学术研究热点,特别适合解释诸多用户信息行为,围绕社 会资本理论在国外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对其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以期将国内研究引向深入。【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外文献进行系统脉络梳理和整体内容述评。【结果/结论】社会资本理论在国外信息系 统用户行为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使用研究”、“在线参与研究”、“知识的贡献或共享研 究”和“表现绩效研究”四个方面。现有研究存在“替代性测度指标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差异较大”、“个体层面和群体 层面研究的界定较为模糊”、“较少考虑社会资本的多种关系作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值得注意关注的 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