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把视角转向叙事层面,认为《神曲》之所以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很大程度在于它的叙事方式:与它之前的《荷马史诗》的线型叙事方式不同,《神曲》采用的是立体空间的叙事方式,这就树立了西方文学史上的空间叙事范型,而这又与《圣经》的结构方式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无数优秀文学作品的集合,早已经历了时代的考验与洗礼。本文试着通过以《变形记》为例,来阐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移民作家施雨的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在叙事手法方面运用的是一种融会中西叙事理论的诗性叙事,即富有西方现代主义色彩的时空交错的并置叙事、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含蓄蕴藉的意象叙事,以及用感觉化的语言呈现的节奏舒缓的诗性叙事,作者将三种叙事方式糅合在一起,建构出一个跨文化际遇中寻找情感归宿和生命意义的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4.
以《新青年》杂志为研究对象,揭示“五四”现代性建构的复杂的文化危机语境和西方思想资源,其具体表现为批评理论的非中国化、文学译介对西方的移植、语言的欧化、文化思想的西方化。从中可反思其背后隐藏的西方中心论以及东方主义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神话模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的普遍运用一方面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创作构思上呈现出独特而奇妙的风采;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方现代派作家对人类文化反思的新特点。《荒原》是运用神话模式的典型代表作品,作者借鉴运用一系列的神话故事,将《荒原》描写成一部现代神话,表明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厌恶与焦虑,企求寻找昔日的信仰来救赎人类。  相似文献   

6.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一位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西方现代主义与古老拉美文化共同催生的文学之花,作品中有大量的死亡叙事,并且都是经过陌生化处理的。多种形式的陌生化处理丰富了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增强了作品的审美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感伤主义”在中国小说从晚清到五四这一时间链条上形成了一条虽曲折但脉络清晰的轨迹。与西方相似,在“中国感伤主义小说”与“小说叙事形式嬗变”之间也客观存在着某种内在、互动的关联,晚清至“五四”的感伤主义小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作为中国小说“感伤主义”长链上相互联结的重要三环,吴趼人的《恨海》,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碎簪记》以及郁达夫1927年前的中短篇小说,贯穿了中国小说叙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整个过程。出于情感表达的内在需要,它们在运用各种现代叙事技巧上经历了由拙笨到自如的艰辛历程。感伤主义小说与其他小说类型一道,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构想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集中选入四篇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卡夫卡的《变形记》、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节选)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节选)。它们分别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和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作。还有一篇附文《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简介》。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运用的创作方法,除简约叙事等所反映出来的现实主义倾向外,基本上是西方现代主义。其中,运用得较为突出的是意识流和象征主义手法。  相似文献   

10.
严歌苓作为当下北美华文文坛的新移民作家,其小说《扶桑》呈现出多元丰盈的叙事美感,如人称交叉的复合叙事、现代拼贴式叙事、时间化的叙事结构等特征,文章力图从叙事学角度深入解读《扶桑》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1.
方玮 《文教资料》2009,(35):71-73
萨义德在《东方学》总结了东方主义的三种含义: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并指出这三种内含的相互关联性。本文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角度,对《蝴蝶夫人》和《图兰朵》两部西方经典歌剧进行分析.旨在展示这类西方中心主义文本中的东方主义思想与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2.
以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读《圣经》中的贤妻形象,笔者发现,由于男性掌握话语权,《圣经》中描述的"贤妻"形象与圣经时代的女性并非完全一致。为建构"贤妻"形象,圣经作者采取了男性叙事视角、次情节结构和妻子形象的扁形化等多种叙事策略,借此影响现实中的女性,强化男权意识。从圣经文学的影响来看,圣经中所刻画的"贤妻"形象对西方文学具有原型意义,圣经中的贤妻标准与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矛盾成为西方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在引入的外国思想、翻译选材、翻译语言三个方面研究了《新青年》与《学衡》的翻译的差异。《新青年》前期通过翻译引入了西方的民主科学、男女平等、易卜生主义、实验主义等思想,《学衡》通过翻译主要引入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新青年》在翻译选材上侧重现实主义,取材比较广泛,《学衡》翻译侧重古典主义,尤其重视古希腊罗马文化,以西方文学的古典正宗为主。《新青年》翻译用白话文,《学衡》翻译坚持用文言文。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聚焦康拉德的有关马来叙事《阿尔迈耶的愚蠢》和《吉姆姥爷》两部小说,借助后殖民理论,对叙事成分、视角、语言和呈现方式进行评析,揭示康拉德作品的潜在殖民意识,指出这种殖民意识是根植于其所推崇的欧洲传统与作品对帝国形象所起的特殊作用,再现康拉德东方叙事与重新审视经典文学中的东西方关系.  相似文献   

15.
《左传》叙事研究的特征是:传统的文章技法与现代阅读体验的结合,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西方叙事学理论的结合,史学视角与文学思维的结合,叙事学内部多重视点的结合。这种研究特征在日后也将成为《左传》叙事研究的发展方向,丰富并发展着中国叙事学理论,建构中国早期叙事学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6.
陈玉秋 《现代语文》2007,(10):42-43
人教版《高中语文》入选了几篇外国文学作品——《墙上的斑点》、《百年孤独》、《变形记》、《等待戈多》,这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入  相似文献   

17.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成熟的编年体史书,以其叙述的典范性为后世史传文学和叙事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在叙事方式上亦史亦文的特点,以及它在叙事方式中体现的思想性和兼容性,都超越了之前所有的历史著作。文章以叙事角度进行文本分析,藉由对《左传》叙事结构、表现形式及其话语的把握,凸显它作为一部史书的浓厚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8.
叙事结构是窥探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渠径,对《汤姆·琼斯》的叙事结构特征进行探析,能够准确解读该作的当代意义。本文首先对作品内涵与艺术价值进行分析与阐述,对作品的定点直线式叙事结构进行了探究。进而从穿插故事情节、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设计戏剧性巧合三个层面论述了《汤姆·琼斯》史诗式叙事策略及结构特征。达成了从文学结构角度挖掘该作现代价值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论《白鲸》的项链式叙事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西方传统的三大叙事模式不同,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具有“项链式”叙事结构:线——主要故事,亚哈以复仇为目的的追捕白鲸的过程;珠子——植入主要文本的有关鲸类常识和捕鲸知识,以及插入的其它故事等。《白鲸》的叙事结构既有时传统的继承,也有时传统的突破,从而具有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在素材、结构、情节、人物、语言、背景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全面限制表达手段”的叙述策略,形成了极简约而又极深广的小说叙事观。《呐喊》《彷徨》小说叙事以其“格式的特别”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极简主义叙事典范。《呐喊》《彷徨》人物形象的简约化,表现在以陌生化叙事、“杂取种种人”、身体叙事、独白叙事、隐形书写等方式和对不同人物角色进行的多样化塑造上。《呐喊》《彷徨》极简约而又极深广的历史主题,表现在以辫子、馒头、钢鞭、“纸糊的指挥刀”、油鸡、叭儿狗等“貌似无足轻重”的戏剧性道具上,深刻揭示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和历史变革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