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留学生》2010,(2):61-61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的由来“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创造的。唐王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久留,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学生》2010,(1):76-76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古代日本创造的。远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驻唐时间一般不过一两年,不能在中国久留,因而无法满足日本全面深人地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为此,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开始。便加派“还学生”和“留学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在留学生越来越多。中国去外国读书的留学生每年增加,外国人到中国来读书的留学生也是同样如此。留学生人数将随着时代发展,形成一股潮流,推动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那么“留学生”这个词是怎样产生的呢?“留学生”一词在我国是唐代开始的,而创造这一名词的,其实是日本人。我们知道,唐王朝时,中国的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特别繁荣,与我国相邻的各国又敬畏又羡慕,他们纷纷派外交使节到中国来,表示友好,其中日本政府派遣外交使节的次数最多。日本政府为什么当时对中国如此友好呢?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想通过外交活动在中国学…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07,(2)
五代留学生的留学比例"留学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留学生"这个名词,最早还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不是指中国人到国外学习,而是指这个外国人到中国读书。发明这个词的,是中国盛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当时,有不少学生随着遣唐使来,随着遣唐使回,当时叫海学生。有的学生留下来较长时间在中国学习,这类学生日本人叫留学生。留学生这个词,实  相似文献   

7.
邓兴国 《历史学习》2005,(12):36-37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近年来两国关系出现了复杂局面。中日关系何去何从?让我们从历史角度考察,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为了提高阅读兴趣,我们采用材料解读的复习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问题一:唐朝时日本为什么大量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到中国?遣唐使和留学生在日本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在汉代互相就有了交往。进入唐朝以后,两国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和大批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广泛吸取唐朝的律令制度、学术文化、科学技术及风俗习惯。他们当中有些人把毕生精力贡献给日中文化交流事业,如阿倍仲麻侣...  相似文献   

9.
书摘     
“中国留学生之父”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后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1846年冬,勃朗先生回国。去之前四月,先生……谓对于本校,感情甚深。此次归国,极愿携三五旧徒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诸先中如有愿意同行者,可即起立……予首先起…  相似文献   

10.
孙倩 《华章》2014,(28)
公元七至九世纪,日本派遣大批“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僧人和留学生到中国求法和留学。他们回国后,也把中国人的一些风俗、饮食带回了东瀛。从十世纪开始,随着大批中国商人、僧侣以及移民东渡扶桑,同时日本也不断有僧侣到中国学习佛教。因此,不少中国作物、食品以及烹饪方法也相继传入日本,且传入日本的饮食文化有的至今仍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和保留。而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米、面及豆腐在日本的传入。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居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中国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兴旺发达的时期。“日本有识之土,由于遣隋使而一度接触到优秀的中图文化,并多少吸收了一些以后,决不会就此满足,必然益加赞叹向往,狂热地试图汲取、模仿。遣唐使的派遣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手段。”(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62页)以上是日本学者木宫太彦对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的高度概括。日本在“大化改  相似文献   

13.
《开放与交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北师大版,朱汉国主编)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本课介绍的是唐朝的对外关系,通过“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这三目内容勾勒出了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全貌。悬念引入学生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看到了一个气度恢弘、昂扬进取的大唐帝国,学习气氛十分热烈。一上课,我请大家拿出地理课本,这引起学生们的好奇。我笑嘻嘻地接着说:“阅读地理课本P25,看这段话:‘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  相似文献   

14.
留学的天平在日本与欧美之间摆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从文, 并非完全是个人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历史上有 名的“文理之争”。●留学生在推翻大清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这些留学生虽身在异 国他乡,但绝非膏粱锦衣的闲云野鹤,他们……时刻怀着焦灼的挂念。●冷静地回顾历史, 也许若顺着当年留学欧美的轨迹走下去,中国文明 开化的速度会更快些。●严复的留学生以学习法典为“最要”的呼吁,只有等待21世纪的有为 青年来实践了。  一千二三百年前,中国一度是外国“遣唐使”(那时尚无留学生一词)朝拜的圣地。丝路繁荣,胡风弥漫,西域人大量涌入长安,不管是三坟五典…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留学生的工作。他们认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派遣本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均能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在日本的国际交流事业中,日本攻府是把派遣留学生的工作同国家的人材开发计划统一起来进行的。日本向国外派遣的留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进修生和技术进修生这几年都超过一万四千人。  相似文献   

16.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发生在日本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以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两次重大改革。大化改新时期,落后的日本多次大规模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先进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日本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的态势。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欧化成功,落后的清政府多次派遣使臣和大量留学生赴日学习日本近代化经验,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中国积极主动地学习日本的态势。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中日文化交流方向发生逆转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的华夷观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古代史考点扫描:政治上:《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日本情况。西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唐时,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日本大化改新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经济上:汉时,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唐时,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日本出土了大量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银币。文化上:日本受唐文化影响深远,如都城的建造,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中国向英国派出了首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在英国刻苦学习,受到了英国人的认可,回国后勤奋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此次选派工作开辟了大规模向英国派出留学生的先河,摸索出了一套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留学工作的根本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23日,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讲话发表25周年。25年来我们国家的出国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须赘述。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当年高瞻远瞩的这一重大举措,我们国家的科技、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决不可能拥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向外派遣留学生开始的。也可以说,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信号。当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抵达美国时,西方舆论就惊呼:“迄今在共产主义世界中尚无先例”,“令人信服地表明了…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为鼎盛的朝代之一,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发达,先进的技术和灿烂的唐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纷纷派遣留学生入唐学习,留学生教育的兴盛前所未有,其完备的留学生教育系统在入学标准、学习内容、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对当代留学生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