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自1941年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这项光荣的使命。70多年来,国际台每天用汉语普通话、方言和几十种外语通过短波和中波向海外播出节目,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听众。作为国家级媒体,可以说,对外宣传是国际台的主要任务,海外市场是国际台的主战场,做好国际传播是国际台的安身立命之本。由于短波广播具有无远弗届的优势,所以,"直到20世纪90年代,短波广播仍是国际广播主要手段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北电台的广播外宣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也创造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向中国国际台供稿方面,在全国省级广播媒体排名当中名列前茅,可喜可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传统的无线广播已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求。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把国际台建设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新型媒体是大势所趋。在奥运会期间,国际台利用自身语言优势,采用数字红外同声传译系统,开展了对多国残奥代表团的网络视频直播访谈,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4.
夏吉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副台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分配到国际台,担任英语节目采访、翻译和制作工作。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攻读文学(新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回到国际台工作,先后担任英语部《时事报道》节目主编、英语部副主任和英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等职。2001年被任命为国际台副台长,分管财务、技术、节目海外落地和在线广播建设。曾获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中直机关颁发的“优秀青年干部”称号。国际台担负着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的任务,是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电台之一。近些年来,国际台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取得了很大进展,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80%以上,其“国际在线”网站在“最具知名度的国际广播电台网站”的排名中,已经超过美国之音、BBC等西方主要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名列全球第一(据美国Alexa网站2005年初统计)。我们与夏副台长的这次访谈就是从广播数字化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诞生70年。70年来,国际台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宣传规模从小到大,传播能力由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逐步实现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固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国际知名传媒机构。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至今,我目睹了国际台为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所做出的努力,体验了每一阶段性胜利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但同时也感受到国际台在国际舆论斗争前沿所面临的压力和所经历的苦楚。媒体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报道内容上。你的报道海外受众能不能读(看、听)懂、喜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没有哪个媒体可以垄断信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怎样以广播的方式呈现信息,呈现信息的过程是否个性化是广播能否获得受众注意力的关键。在2004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社教公众类节目的评选中,共有33件作品参加角逐。内容从经济、农业、法制、体育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众生,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8.
女性作为广播传媒从业者的一部分,她们在这个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着哪些优势,存在哪些不足?当前,我国包括广播电视媒体在内的女性媒介现状怎样,应如何改进?2006年9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广播百年/中国·云南广播节”上,《女性与广播》高层论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会嘉宾就上述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本刊组栏选登部分嘉宾的发言,其目的是想借此讨论,进一步引起业界和学界对女性广播(电视)从业者和女性广电媒介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世纪大众媒体结构的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四媒体出现后,大众媒体结构的格局究竟会是怎样的?是网络媒体的一统天下,还是四种媒体形成的四足鼎立?文章首先考察了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所采取的各种对策后指出与网络媒介联合(合并),是传统媒体迎接网络世纪、发展网络业务的更好选择.文章接着分析了传统媒体在因特网上创设的网站后认为,这些网站从外在形式上看似乎是新媒体,从内部运作看仍然是传统媒体,但有向新媒体演变的趋势.文章最后分析了网络媒体对三种传统媒体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包容(颠覆)态度,得出结论新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大众媒体结构格局不是网络的一统天下,也不是四种媒体的四足鼎立,而是网络媒体(含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纸质报纸和数字广播的三分天下,不过,网络媒体会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体,其他两种是边缘媒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台)的对外广播事业近年来迅速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重大报道需求,从而对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节目制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际和国内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也给国际台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随着广播电视、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广播、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纷纷出现,这些新的传播形态也为传统广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节目的技术制作水平,创新直播等节目形式,是摆在每个技术人员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9,(10):31-3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台)移动国际在线1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国际台发挥外语优势面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新业务。移动国际在线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多媒体网站.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节目形态广泛适用于摩托罗拉A3100、苹果Iphone等智能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2,(8):93-93
5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开办的“CIBN互联网电视”举行正式上线商用发布仪式。CIBN互联网电视的品牌口号是“轻松一点,世界随你变”。CIBN互联网电视是国际台把握媒体发展方向,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实现从传统单一媒体走向现代综合新兴媒体的重要举措。CIBN互联网电视以平台化作为重要的建设理念,上线商用后力求在四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打造内容丰富、品种齐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2年3月23日,由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主办的“广播新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广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中国之声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突破两百万为契机,以“自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更好地和新媒体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为切入点,邀请了包括新浪网、新华电视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和央广新媒体公司等多家合作网站、  相似文献   

15.
汪良,播音指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1970年在顺义县广播站参加工作,1971年调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77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82年毕业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历任播音部副主任、新闻部副主任、经济台台长、交通台台长、生活台台长(兼)、北京电台副台长、北京电台总编辑,2005年任北京电台台长至今,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播音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主持人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记协副主席等职。曾先后两次当选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获第一届中国广播金话简奖、第七届韬奋奖。汪良同志在中国广播的历史上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实现频率专业化;第一个建立电台听众服务中心;第一个把广播节目作为产品实行流程管理;第一个实行采编播首席制;第一个开办网络电视;第一个全面开展数字多媒体广播试验;第一个把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入广播;第一个在电台内部实行节目制作室节目销售制;第一个保持七年经营收入全国第一……在他的引领下,如今,北京电台已发展成为“八台一网一报”的宣传格局,总资产达到12.5亿元。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有些做广播的同仁担心广播被弱化和边缘化,为此,最近我们采访了汪良台长,请他谈谈是怎样带领北京电台的同事们把广播这个弱势媒体做强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广播转眼已经61年了。一般人看来,这是相当平常的一个甲子,但广播界的同志却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广播在这些年发展的曲折坎坷和很不平常。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势下,我们常常深思:广播的未来会变得怎样?广播发展的机遇在哪里?所幸,广播近年的发展多少给了我们一点提示。下一步,我们可以从解决四个问题着手实现四个转变,从而抓住机遇、趁势发展、超越自己,迎接崭新形态的未来广播。  相似文献   

17.
国际台是我国唯一一个对外宣传的国家电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国家电台都是支柱。我们国家对外宣很重视,特别是十六大以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到国际台视察时提出了“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战略目标,国际台的发展翻天覆地。就拿今年来说,胡锦涛同志三次给国际台做批示,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长春同志、云山同志,包括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对国际台每一个举动都有具体的指示,非常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05,(8):80-80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所属的“国际在线”(GRIOnline)网站多语种网络电台(InetRadio)7月13日开播。多语种网络电台将致力于满足广大网民信息需求,关注网络生态、文化和生活,融合线性媒体与网络交互性媒体传播特点,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多语种综合性门户网络电台。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台)移动国际在线1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国际台发挥外语优势面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新业务。移动国际在线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多媒体网站,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节目形态广泛适用于摩托罗拉A3100、苹果Iphone等智能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近年来发展迅速,影响不断扩大,国际传播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迄今已经成为使用61种语言、通过音视频和网络全天候开展国际传播的国家电台,逐步实现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从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从国际广播向国际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