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假期倦怠”,具体表现为作息时间上的“早晚无度”,学习上的“效果无度”,平日里的“闲暇无度”。面对学生近乎于习惯的“积症”,新学期里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学习及生活状态,需要我们班主任多一些奇思妙想。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杨光 《学习之友》2014,(10):14-15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懂得一个成语“争先恐后”,此成语历来被用作描述大家积极踊跃去做好事。但当我们成年后,则开始起疑:“争先恐后”真是一个褒义词吗? 细细品味,其实“争先恐后”的本质,是“蔑视规则”。  相似文献   

3.
4阅读教学中的循序训练多年来,小学阅读教学由于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和具体的训练方法,导致了各年级教学层次不清,目标不明,师生心中无数。可以说,多年来小学阅读教学是范围无限,先后无序,深浅无度,重叠反复。特别是深浅无度,先后无序。每学期都学二三十篇文章,六年完了共学三四百篇文章,究竟有多少新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大量时间都耗费在旧知识的重叠之中,有多少是无效劳动?花时多,收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设想,即先摸清一个“底”,再排成一个“序”,最后形成一个序列化阅读教材。因此,我们首先查一查小…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生活无度现象,即不能主动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这是诸多生活无序现象的重要原因。生活无度现象的根源之一,是合法社会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对称”,因此,由生活无度向生活有度的转型,最根本的条件,是各合法社会力量对等地互动。  相似文献   

5.
所有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教科书都指出,下定义有一条重要规则:定义必须相应相称;所有形式逻辑教科书都认为,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宽”、“定义过窄”。我们认为,定出这条规则是正确的,而对违反这条规则的错误的分析则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补充指出,违反这条规则的错误还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交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全异”。 所谓定义必须相应相称,就是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被定义项是一个概念,定义项也是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必须是全同关系。被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传统三段论中的四个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一、认为“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词项”不能作为三段论规则。二、把“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必定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应立为三段论的规則之一。三、“从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以及“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只能得出特称的结论”两条规则不能与其他规则并列。四、三段论中各格的“特殊规则”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俞国良(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我们的一项调查发现,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就形成了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六多六少”、“六种无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新闻热词     
软规则“规则”的内涵涵盖了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社会规则等多个层面,其中的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可以称之为“硬规则”,而社会规则中的道德规范则可以称之为“软规则”。所谓软规则,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等,是一种基于道德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一直就如一位风尘仆仆、身心疲惫的老者。我们的语文课,承载了太多的责任,肩负了太重的使命。其实,语文教学并非复杂无度,语文课也并非难教难学,只要我们冲出“误区”,登临高处极目远望,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0.
一、游戏导入,突破难点1.教师讲清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这样:师说“8、9”,生说“9、8”;师说“7、8、9”,生则说“9、8、7”;师说“老师爱我们”,生则说“我们爱老师”……2.探讨游戏规则。引导学生弄清做游戏的规则,从中初步悟出“倒”、“互为”的含义。3.谈话引入新知识,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在课外书或竞赛题中,我们会遇到像“3*8=?”、“7△3=?”这样的题,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题很奇怪?我们把这类题叫作“自律题”,就是临时自定一个计算规则,然后根据这个规则进行有关的计算。这个规则有时用文字说明,有时用字母表示,还有时只是举出  相似文献   

12.
需子说过一句话:“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这两则名言告诉我们规则是多么重要。那么,我给大家讲一讲在规则面前我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传统文化中规则意识出发,研究传统文化中“合规则性”的表现、发展。认为规矩意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对规范的认可、服从和崇拜,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普遍接受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及规则,“合规则性”是国人自然品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人从生存到审美的合规则意识都为在职业教育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基础,职业教育必须从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培育以“合规则性”为核心的现代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4.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现代汉语中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句俗语,可这句俗语却非其原来面目。溯其本源,许多人都认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俗语是由“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讹变而成的。他们认为,“无度不丈夫”中的“度”是指气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正好构成“度量”一词,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度”字才被讹传为“毒”。这种解释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却是想当然之说,理由有二:其一,“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之说严重违反了汉语对偶句的平仄规律;其二,在明代以前的典籍中找不到相关的书证。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幼儿园教师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但也越来越难管,表现之一就是孩子缺乏一定的社会规则意识。怎样才能制定出孩子们能够主动遵守的规则?我想何不尝试让孩子们自己来制定规则,就从最简单的做起,如“课间牛奶喝好后我们可以干什么?”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最后大家一致推出两条规则:在位子上轻轻地讲话;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接着,我又问小朋友:“怎么样才能遵守这两条规则?”有一个小朋友说:“把它写下来贴在墙上,我们看见这张纸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那我们不认识字怎么办?”另一个小朋友提议:“没关系,让老师教我们认一下不就行了?…  相似文献   

16.
一、启发式信息就是制约关系的“两独”,实质蕴涵不具有启发式信息 人们一直把正统数理逻辑狭谓词演算F当作人工智能知识表示的工具,可是如今人们越来越感到这个工具在知识表示中有着明显的缺陷。 作为专家系统的一种基本型式的产生式系统,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式规则。产生式规则一般都采用“若……则……”来陈述人类专家总结出来的有关知识。这种规则中的“若……则……”的前后件之间存在着一种称作“启发式信息”的信息。这种启发式信息一定满足充分条件关系(这当然是为人类专家通过内涵的科学分析认可的)。“若…则…”所表  相似文献   

17.
老师的宽容之心,能化解矛盾拉近师生的距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班集体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容人之过,非纵其非”,宽容并不代表放纵;若宽而不当,容而无度,则会导致学生纪律涣散,恣意妄为。  相似文献   

18.
战乱年间的陈与义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陈与义(1090—1138年)一生正处北、南宋之交。这是一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年代。时代的一个总体特征即:“乱”。内则赵宋王朝昏君在位、奸臣当道、江河日下、民不聊生;外则金兵入侵,征战连年。正象史家多次阐明的那样,历史发展到北宋后期,赵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现象日趋恶化。从徽宗赵诘“君臣逸豫,相为诞漫,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到钦宗赵桓登基于危难之际,“乱势已成,不可救药。”北宋王朝于内已“不可救药”,于外则金人嗜欲无度虎窥中原,国家岌岌可危。1127年,金人挥师京城,B挟持二帝北上,父子沦胥,社稷芜茀,北宋王朝退下了历史的舞台。高宗于一片慌乱之中权宜立国,赵构虽恭俭仁厚,然“以之拔乱反正则非其才也。”他并未能“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高宗一朝,宋室南渡,虽南北分治,而乱势无减。国家不幸百姓苦,生活于其  相似文献   

19.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当时大唐帝国内忧外患,已处于崩溃前夕,而唐敬宗李湛“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则”的精神,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从而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20.
下图为教材节选(见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7页). 我们知道,看一个随机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就要看参与游戏者获得游戏胜利的可能性是否相等.如甲乙两人做抛硬币的游戏,规定抛一枚硬币,若“国徽”一面朝上则甲胜,另一面朝上则乙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