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批评或者打骂,孩子会哭。孩子哭了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认识到错误了?家长是不是该就此停止教育?作为家长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才能破解其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最近,中央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然而,学好邓小平理论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并非那么简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种疑点或难点问题,有些人还存在不少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思想认识误区,这些疑点不解决、误区不消除,就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会对学习和工作产生误导作用。一、邓小平理论是不是理论?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有的人认为: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大都是一些讲话、谈话或报告,从语言…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6,(2):I0002-I0002
学习的原理 你是不是每一瞬间都在做替“玩”还是“学”的选择?虽然讨厌学习,但还是会忍着去学习,或是随心所欲地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  相似文献   

4.
有的学生刚开始学习平面几何时,常常会提出下面的问题:平面几何是不是难学?怎样才能才能学好它?要回答这些问题,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平面几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有怎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6.
钟自力 《教师》2010,(23):84-84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对于学习只是完成任务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不是为自己,学习是被迫的,是老师和家长让自己完成的任务。他们喜欢听到下课的铃声。为什么会这样?有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课堂中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海外英语》2013,(4):29-29,64
初入社会的你是不是需要一份工作?在工作中遇到瓶颈的你是否想过换一个平台?无论如何.找工作之前都要先写一份简历。你知道一份合格的简历要避免哪些问题吗?阅读下文.看你能否找出这些简历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经常能够得到一些反馈信息。考试的成绩、作业的分数、老师的评价、甚至自己的感觉等,都是对我们学习的反馈信息。可是同学们,你可曾有意识地注意利用这些反馈信息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吗?发下考卷后你是不是看一眼得分就把它扔在一边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有没有及时改正?  相似文献   

9.
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办?批评甚至打骂是最直接的方法。许多父母会采取此类措施。但这是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呢?可能未必。本文的父亲面对孩子的错误考虑得比较全面,其效果自然也很好。  相似文献   

10.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听到别人说起过一些网络词汇?你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电脑英语呢?来吧,我们一起学习一些最基础的电脑英语哦!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大家对生物高考试题有一个共识——基础。试题基础是不是就意味着简单呢?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保持合适的“度”呢?如何提高产出和投入的比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我们的学生不那么累就能得到高分呢?研究试题的时候,结合一些“学习理论”是不是能更好地解读高考试题背后的信息呢?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种现象是极其正常而普遍的,它是一种直接反映孩子们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明显的错误就是孩子们常常会把课文的某一处或某一字词读错。如果教师能好好利用,就会把这些错误化为精彩。那么在教学中,面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误读,我们该怎么对待并且延佣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呢?  相似文献   

13.
折纸一直是手工制作里经久不衰的一部分,一张简单的纸,通过巧思和巧手会变成各种有趣又生动的形象。是不是很神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一只可爱的动漫角色——皮卡丘吧!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错误?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作试图从母语的负迁移、过度概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民族化因紊和教师的教学训练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阔 《教书育人》2007,(8):90-91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化,我国掀起了外语学习的热潮。目前国内儿童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大量儿童英语教材和各种各样的外语培训中心。其理论根据就是“学习外语越早越好”。然而,是不是真的越早越好呢?究竟哪个年龄阶段学习外语最好?外语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是否过了这一时期就难以学好外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蹒跚学步的孩子松开了母亲的手.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母亲放手,才会使孩子今后的路走得更稳当。在孩子们学习的路途上,我们是不是也应减少些束缚,放手让他们自己行走呢?  相似文献   

17.
杨红 《小读者》2011,(4):67-67
开学了,紧张的学习压力是不是又让自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其实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是不是有人因为遇到你而感到更加快乐? 有没有人记得你今天说过的话? 时候不早了,辛苦的一天就要过去: 会不会有人因为你今天的所作所为而感谢你?  相似文献   

19.
有的学生为什么会在生活及学习当中出现失败?有些事敢做,有些事不敢做,有时率性而为,有时畏畏缩缩?传统的辅导在这个问题上侧重于鼓励,正面指出错误,提出批评改正意见,然后寄希望于学生的转变,但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的提出 是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就是自主学习?目前,许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有偏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如此理解自主学习显然是不对的.如果是这样,这种“牧羊式”的课堂教学,还要你教师干什么?学生又何必到学校里来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