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勇平 《大观周刊》2011,(39):112-112
美术创作历来是艺术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指导初中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则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孙立东 《大观周刊》2011,(45):132-132
美术素养及艺术修养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美术课堂教学过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坏节。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新闻美术家协会最近在南京正式成立。该会是一个研究新闻美术及从事美术创作的群众团体。它将团结、组织新闻美术工作者,总结、交流经验,不断开拓、发展新闻美术事业,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新闻美术队伍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省新闻界,提起吴东林,有人说他是一个“外功”打入新闻圈儿的“怪才”。也有人说他是一个通晓新闻“十八般武艺”的“杂家”。探寻这位“杂家”的“怪招儿”,的确令人回味。 新的美术才是新闻美术 在筹建老河口日报社时,他是作为美术编辑加盟的。有人说搞新闻美术很难出艺术成果,方寸之中,黑白之间,美术才华很难施展。但他却认为,只  相似文献   

5.
果然 《新闻前哨》2000,(3):22-23
提起吴东林,有人说他是一个“外功”打入新闻圈儿的“怪才”,也有人说他是一个通晓新闻“十八般武艺”的“杂家”。探寻这位“杂家”的“怪招儿”,的确令人回味。 “新的美术才是新闻美术” 在筹建老河口日报社时,他是作为美术编辑加盟的。有人说搞新闻美术很难出艺术成果,方寸之中,黑白之间,美术才华很难施展。但他却认为,只要构思巧妙,方寸之中能有广阔天地;只要匠心独运,黑白之间更具审美情趣。因此,他一直持这种观点:新的美术才是新闻美术。 在他的头脑中似乎总是闪动着创新的灵动。入道不久,他便感到原有报纸美术只是在…  相似文献   

6.
刘婷婷 《大观周刊》2012,(49):339-339
美术鉴赏是美术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要的作用。中学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我就如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美术名人档案,是名人档案的一个特殊门类,兼具艺术档案与名人档案的一般特征,有自身的美术学科特色.关于名人档案与美术两者存在跨学科的关系,美术名人档案价值基于档案价值形态的一般性研究理论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试图从美术、文化与档案学等多维度探析美术名人档案形态特征,在特性认识的基础上,探讨美术名人档案构建思路与管理机制,促使档案多元化价值的实现与延伸,丰富名人档案理论.  相似文献   

8.
美术出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出版物,来促动美术事业的发展。反过来,美术事业与美术出版是互动的,美术事业的繁荣将使美术读物的出版更加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出版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日趋明显地呈现出两种态势,其一是业内分工的精细化趋势,其二是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的边缘化趋势。精细化意味着更强的针对性,是多元化社会生活和多层次读者需求的必然要求,而边缘化意味着更大的开放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业内竞争和国际大循环前景下出版理念革新两种力量合力的结果。在此条件下,强化美术出版与美术事业的互动就成为美术出版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来讲,美术出版物对于美术事业不外有以下功用:一、普及功用。从过去《芥子园谱》到现在杨柳青画社出版的大四开《美术教学示范作品丛书》,还有多种多样的习字帖等等,都在美术普及上功不可没。在出版业市场化的今天,普及功用将会是美术读物出版的主流。二、宣介功用。比如多样的大画册,大家的不用说了,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等等,他们的作品集是用来传世和启迪后学的。名气小一点的画家,则通过个人画集来宣传包装自己,让人们认识自己的艺术作品,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三、美术出版物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  相似文献   

9.
姬云飞 《大观周刊》2012,(40):156-156
实践证明,美术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美术课堂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渠道创设-喻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入美术领悟的情景,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学习效率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开辟宣传阵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美术出版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专业美术出版社相继恢复、创办,各省市的综合出版社也都出版了很多美术读物。但评介美术读物的文章却很少看到。针对当前美术出版的繁荣景象及发展趋势,如何向读者推荐和评论优秀美术读物,已成为美术界一件不可忽视的工作。尤其近几年出版我国古代和外国的美术作品越来越多了,如何帮助爱好美术的青年读者正确欣赏和理解,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上述看法和要求,我们萌发了开辟自己宣传阵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报纸提倡“图文并茂”,以期以报纸的多样化来吸引读者.但多家报纸在强调其“图文并茂”图片功能时却忽视了美术功能;而有些美术编辑又局限性地只是重视对报纸的美化,而忽视研究报纸美术的新闻功能,特别是对新闻美术的时效性,没有很好地重视.这样,新闻美术的鲜明特色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正在减弱.新时期的新闻美术,如何配合新闻改革,更好地展示和丰富报纸的整体性、生动性,实行图文并茂,这是值得我们美术编辑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4月,百花初放的时节,河北省举办了报纸美术展览会。举行报纸美术展览,在全国还是第一次。报纸美术诞生以来,对加强报纸宣传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并且给广大群众增添美的享受。为了推进报纸工作的改进,如何进一步搞好报纸美术工作,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这次,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报纸美术工作者,纷纷来到展览会观摩。大家都有一个想法,要使报纸美术工作的水平更上一层楼,为办好报纸,进而为促进四  相似文献   

13.
"美术"是一个相对具有专业性质的词语,其大众性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美术图书"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图书类别,也许正是因为其专业性,受众面小,才使得它在整个图书市场所占份额远远不及文学、生活、教辅等类别.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美术图书占整个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在2.4%~3.1%之间.  相似文献   

14.
八九十年代美术出版十分繁荣,也是一个世纪以来美术创作、研究成果汇集出版的集大成时期,一项突出的成果是80年代编辑、出版的60卷本  相似文献   

15.
自从电脑照排、胶版印刷技术在我国的报业开始普及,报纸的美术工作面对现代化排版手段的挑战,如何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便成为美术编辑陷入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报界同仁普遍关注和热切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为数众多的美术博物馆是世界博物馆大家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它是以造型艺术为对象的艺术博物馆,具有自身独特的化特征和功能,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博物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认识美术博物馆的化特征,正确把握美术博物馆功能定位,是加强美术博物馆的运行管理,发挥美术博物馆社会功效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美术事业的推进,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探索也初步展开。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是以1951年3月筹备"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展览"为缘起,大约持续到1958年8月,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此类题材美术创作在起步阶段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这次美术创作以党史题材为核心,由于陈列内容的不断修改,美术作品的征集和创作也一直在延续。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不仅在创作方法和组织模式方面累积了经验,而且丰富了博物馆的艺术收藏,同时对20世纪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产生的一批优秀美术作品,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
褚小钢 《出版经济》2001,(11):25-26
美术编辑是出版流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今天,在争奇斗艳的中外期刊界,不仅期刊的正文精妙耐读,而且期刊面貌(外在形式)的生动精美,已成为各家有作为的期刊创造精品与名牌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出版人的重视。这里仅就现代期刊对美术编辑的要求,现代期刊美术编辑的任务和角色功能,现代期刊美术编辑的作用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美术事业的推进,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探索也初步展开。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是以1951年3月筹备"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展览"为缘起,大约持续到1958年8月,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此类题材美术创作在起步阶段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这次美术创作以党史题材为核心,由于陈列内容的不断修改,美术作品的征集和创作也一直在延续。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不仅在创作方法和组织模式方面累积了经验,而且丰富了博物馆的艺术收藏,同时对20世纪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产生的一批优秀美术作品,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博物馆》2009,(3):96-96
2008年3月2日至3月12日,中国美术馆策划主办题为“周恩来与中国美术——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专题展”。汇集在这个展览中的全部图文作品,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周恩来同志对中国美术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感受党和国家对中国美术事业的重视与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