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实质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方面: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方面的机会均等(即学业成功机会均等)。所谓入学机会均等是指每一位公民都均等地享有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要求的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指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均等地享有接受其所选择的教育的机会;教育结果机会均等是指每位接受完教育的毕业生都应该受到社会平等的对待,得到其应享有的社会待遇。其中,入学机会均等侧重指教育机会均等的量的方面,即社会所能够提供的接受教…  相似文献   

2.
伴随“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正日益凸显,因此保障农村子女入学机会均等十分重要。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农村入学机会并未随高等教育规模扩招而达到预期水平,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正由原先表面的、宏观的总量不均衡向更深层次、隐性的不均衡发展。为此竭力探究制约农村子女入学机会的核心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育机会均等不仅仅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也体现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但从入学机会、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学业成功的机会来看,城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产生的原因有人为化的制度、主流教育理念脱离农村现实、教育腐败、教育的法律保障缺失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公平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国外关于教育公平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1)起点均等论,指入学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一战前这一观点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目前,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期望,也首先集中在保障学龄儿童入学机会的公平上,而且主要关注贫困地区(家庭)儿童以及女童的入学机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经从早期的对入学机会均等和参与教育过程均等的要求,发展到了现今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的追求,然而,不均等的现象却仍然广泛地存在.本文运用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学者的重要研究,去说明和描述在教育入学机会、参与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等四个教育机会均等的维度上,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如何表现的,这些表现又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是社会公正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入学机会均等、受教过程机会均等和受教结果机会均等三个方面。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通过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教育机会均等,对于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正公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作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分析,透视了我国教育的公平现状。从政治、文化和经济三方面分析导致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原因,强调基础教育"重城市轻农村"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面共同协作,以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追求我国教育公平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教育机会均等的提出与逐步实施,一直备受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教育的全民化、民主化的推进,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关注也不再局限于宏观层面——入学机会均等上,将目光逐步转移到微观层面——课堂教学互动中。然而,现今的课堂教学互动中机会不均等的现实仍不容乐观。教师与学生干部、成绩好的学生间的互动频次,  相似文献   

9.
自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中期的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分数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最硬梆梆的通行证。“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维护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利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但历史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教育资金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沿海开放地区的悄然兴起,在若干情形下,钱也成了学生入学的敲门砖。比如,中小学生招收“择校生”,重点高中招收“议价生”,高校招收“自费生”,使分数不再是入学的唯一标准,钱反而成了学生入学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现阶段如何贯彻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谓平等机会主要包括三层意思:入学机会的均等;接受教育的条件均等;学习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法》中确立的这一根本原则,既规定了我国在维护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权利方面的长远奋斗目标,也对规范当今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机会均等不仅仅指入学机会均等。教育机会涉及对办学经费、教师投入、政策条件倾斜等动态发展过程中,以及针对特色化发展战略中的学校、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建议与期待、支持与评价,乃至教育流动机会与阶层升迁等。通过调查,发现在教育机会不均中,育儿方式影响较大。父母对教育机会、对教育机会分配的了解及人脉等成为教育机会均等发展中的最大阻碍。建立以区域为单位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基于从调研资料的分析,从政策保障、队伍建设、认知提升、服务跟进等方面提出进一步解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