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政体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共和制与君主制。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属于共和制 ,要么是贵族共和制 (如斯巴达 ) ,要么是平民共和制 (如雅典 )。中国先秦时期的政体是分权君主制 ,即在君主集权、中央集权的前提下 ,臣子 (如西周、春秋时期的卿大夫 )对君主、地方对中央有较大程度的分权。这种“分权”仅仅指一定范围内分割权力的事实与因素 ,不是指分权制衡的原则与制度。从政体来看 ,中国不存在城邦制  相似文献   

2.
政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共和制与君主制。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属于共和制,要么是贵族共和制(如斯巴达),要么是平民共和制(如雅典),中国先秦时期的政体是分权2主制与君主制,即在君主集权、中央集政的前提下,臣子(如西周、春秋时期的卿大夫)对君主、地方对中央有较大程度的分权。这种“分权”仅仅指一一范围内分割权力的事实与因素,不是指分板制衡的原则与制度从政体来看,中国不存在城邦制。  相似文献   

3.
中文译为“城邦”的“波里斯”(πολιs,Polis,City-state,)一词有“城市”、“国家”、“公民集体”三个含义。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结合周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共同体。“公民集体”(acitizencommunity)的形成和发展是城邦的本质所在①。波里斯(polis)用以指城邦时,虽然含有城市国家之意,但是并非所有的城邦都是城市国家。有城市的城邦既是城邦,也是城市国家。无城市的城邦则不是城市国家。城邦绝不等同于城市国家。城市国家只是城邦的一种形态,城市是其空间中心和活动中心②。…  相似文献   

4.
话说"公投"     
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公投”这个词,有的人对它大声叫好,赞不绝口,有的人则不以为然。笔者试对“公投”的性质和作用作一评述。 公投是公民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 的一种途径 公投即公民投票,也称全民投票或全民公决,系指一定范围的群体以投票的方式就重大事项表达意见或作出决定的民主形式,属于直接民主的范畴。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拥有最高权力,决定所有城邦事务。“公民大会”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投票时雅典的全体公民集中到市中心广场,通过举手任命“…  相似文献   

5.
修辞学的性质历来有争议。骆小所先生在《修辞学的性质新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修辞学属于艺术部门”、“修辞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修辞学属于大语言学”。一个部门挂三块牌子,也许可以办很多事情,但也可能职责不清,性质不明。笔者坚持大多数人自觉反对,不自觉认同的修辞学属艺术学的观点。仅这一点说,我和骆先生是一致的。至于郑荣馨先生在与骆先生争鸣的文章(见《修辞学习》1996年第5期)中把我列为“艺派”代表之一,倒使我感到受之有愧。我们承认骆文在理论及表述上是有点问题,仅就“修辞学属于艺术部门而不属于科学部门”这句话来看,较审慎的表述似应为:“修辞学属艺术学而不属自然科学”。尽管如此,细读该文,这一认识还是明确的。又若要避免理论上出现漏洞,在我看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人文科学内部,修辞学属艺术学而不属于语言学。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骆文在语言表述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在于修辞学属艺术学的观点能否成立。故笔者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中,一些人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并不全面,有的还不够确切。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要么把教育窄化为教学,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要么把教育理解为教训,学生有问题、犯错误时,就喋喋不休地训斥。教育实践中总是充斥着“你要怎么样”,而缺少“我们怎么养”。总体来说,“教”多“育”少。其实,教育重在“育”。  相似文献   

7.
也谈卜辞中的邑与商周国家的国土结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时代的邑对于理解商周国家的国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读到杜正胜先生论卜辞中的“城邦”的文章[杜正胜:1996],其论说的重点即与邑有关,而杜先生是明确提出商周时代的邑就是“城邦”的,这就涉及了商周国家的国土结构的问题。杜文应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在一个重要的领域即邑的问题的领域,将商周国家国土结构问题的研究推进到新的深度。尤其是文中对于卜辞中涉及邑的资料的整理,因贯彻作者对商周政治运作的大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理论主要包括: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法治优于人治,美德政治理论,城邦政体理论;亚里士多德城邦政洛障论则包括:城邦“人”的悖论、城邦正义悖论、理想城邦的封闭式发展。其对我国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集中在国家政体制度、政治生活中人的主体性、依法治国、社会稳定、社群政治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雅典城邦的公民、公民权及公民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雅典城邦是个公民集体,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其权力包括土地所有权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与政治权利。由于需要雅典城邦首数度晨雅典人接纳为雅典公民,但本质上雅典公民是个闭塞、排外的集体,排他性最终使其走上人数日工被外邦灭亡之路。  相似文献   

10.
当下社会人们幸福观多元,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幸福理论,为我们探寻实现社会整体幸福和个人幸福的提供了一种路径.个人“至善”,即幸福,而政治“至善”的目的,就是城邦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幸福实现,就是构建最佳的优良的城邦政体.遵循“中道”原则,优良的城邦政体应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混合政制即共和政体,在经济上以财富中产为社会主要支柱,在人文上主张注重德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房龙在《宽容》里有一句稍有夸张但基本是事实的话:“斯巴达人从没有写下一个值得记载的字”,而同是希腊城邦的雅典却是希腊文明——欧洲文化渊源的主要产地。 众多的历史学者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作出过种种有价值的解释。我们在此只想提出一点新的想法,即从“人的自身生产”这个角度来对这种差异进行一下考察。  相似文献   

12.
存在决定人的观念,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即使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环境里,一直作为国家或者“现代性”象征的学校,其教师既属于可能是一个小范围的被围墙圈起来的学校,在更大范围内又属于这个世代居住的乡村社会。对于地方社会中的学校成员来说,他们归属于社区(村庄)的观念要比他们归属于国家的观念更强。  相似文献   

13.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督导萨拉·麦克金蒂认为:“我们说话的方式极大地影响周围人对我们的看法——要么好而又好,要么糟糕不堪。”她坚信语言风格更多地基于一个人的影响力,而和性别没有关系;并且强有力和缺乏感召力的界线是泾渭分明的。  相似文献   

14.
中译为“城邦”的“波里斯”(πολιs,Polis,Citystate,)一词有“城市”、“国家”、“公民集体”三个含义。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结合周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共同体。“公民集体”(a citizen community)的形成和发展是城邦的本质所在①。波里斯(polis)用以指城邦时,虽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章教学问答(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 .怎样正确理解逻辑联结词“或”的意义 ?答 :“或”这个逻辑联结词的用法 ,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是“不可兼有” ,即“a或b”是指a ,b中的某一个 ,但不是两者 .日常生活中有时采用这一解释 .例如“你去或我去” ,人们在理解上不会认为有你我都去这种可能 .另一是“可兼有” ,即“a或b”是指a ,b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 .例如“x∈A或x∈B” ,是指x可能属于A但不属于B(“但”在这里实际上等价于另一逻辑联结词“且”) ,x也可能不属于A但属于B ,x还可能既属于A又属于B(即x∈A∩B) .又如在“p真或q真”中 ,可能只有 p…  相似文献   

16.
我这里所提的“主题”不是窦桂梅老师在研究的“主题教学”中的文化主题,而是特指一篇文章或一堂课的中心主旨。我们知道《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任何一篇文章,不论其文学性如何,但它肯定在其语言文字之中蕴籍着作者的“情”,即写作的目的性或文章的意旨,要么导人为善,要么识事明理,要么人格感召,要么辨别真伪,要么予人智慧、弃恶扬善。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多数都围绕主题设计教学的,努力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地统一,这是很值得欣慰的事。但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尤其是主题教学中往往会把…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人的发展” ,无疑是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因为教育的其他功能和价值都建基于“人的发展”。然而在教育学的视域中 ,“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几乎所有的教育学著作和教科书要么语焉不详 ,要么不得要领 ,要么是心理学关于“发展”概念的简单移植。过去 ,在我们的教育学中 ,对于“人的发展”的理解 ,仅仅停留在心理学的理解的水平上 ,即“发展是指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这是成熟和同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两者的函数”。心理学关于“人的发展”最大的局限就在于 :它剥离了个体发展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指涉 ,漠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古代雅典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希腊史研究中,我国学者往往注重于城邦史的研究,只是在探讨城邦形成或城邦经济时,才偶尔提及城市,而对希腊城市的起源、结构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古希腊城邦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城邦与城市的兴起,几乎经历了同一个历史过程,不过,前者是希腊奴隶制国家的特殊形态,它“首先是一定的集体,是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人们的共同体”,①亚里斯多德称这种共同体为“政治社团”(城市社团),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民集体”。我们把一个以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人对问题刨根究底追问的学术精神,也体现在政治及其本质的研究中。在柏拉图揭示了“城邦政治”的本真意义:以整体善为价值理性的正义的“公共生活方式”后,城邦政治研究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政治动物”的命题,其包含着政治生活何以可能的深刻追问。他把在城邦里生活的人、政治社团,通行的道德习俗和奴隶制度都看作自然演化的产物,而把“正义”、“至善”等当作“和自然相一致的生活”法则,构建了城邦自然主义政治理性,对政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1988年属于20世纪而不属于19世纪 英文的century相当于汉语的“世纪”。说起“世纪”两字,许多同学一直有些纠结,那就是为什么1988年、1995年等明明以“19”开头,却偏偏属于20世纪,而不属于19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