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目的:以当前社会热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为切入点,对运动类APP的功能进行分析,以体育习惯形成的心理过程为线索,探讨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论:运动类APP可以通过激发运动兴趣,满足运动需要,呈现运动效果的优势,渗透式的促进体育习惯的形成。研究建议: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相适应的APP;相关部门应完善APP的监管机制,保证APP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谭波  张粟一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38-138,140
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中,APP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运动类APP以手机终端为传播载体,可以帮助用户进行记录运动建设的数据,引导运动项目学习。在这些使用者当中,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属于新鲜事物的"易感人群",展现了较强的敏锐洞察力与综合性分析能力。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PP,不仅可以记录每天行走的公里数等情况,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近几年,大学生体质着实令人担忧,只有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运动APP借助程序设计、移动终端及互联网络等技术支持,在人体运动数据记录、体质健康改善、锻炼行为养成等方面功效显著。体育健康课程设置、锻炼行为态度、社会大众支持等多因素制约导致运动APP功效不如预期,由此切入研究,以期提高运动APP跑步锻炼健康效益、剖析锻炼行为变化、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本文以运动APP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取样XX学院在校大学生“运动世界”APP用户为样本对象。研究结果发现:(1)运动APP功效主要表现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表现能力、增加体育锻炼行为与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社交媒介交流互动、丰富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等方面。(2)“运动世界”APP用户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五项体质健康测试,在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体育锻炼行为控制感、体育锻炼情感体验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且呈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运动APP在提高人体活动跑量及体质健康方面呈正效应,运动APP设计、体育课程设置及锻炼行为态度等综合因素影响其发挥最大健康功效。(2)应通过运动APP校园跑可以丰富“体育课堂+业余时间”综合身体锻炼内容方法,科学合理调整体育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家庭作业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提高必备的运动能力,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笔者以"运动于形、育动于心"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在校外自觉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锻炼氛围,引导学生乃至家庭成员将锻炼和运动转化成一种生活方式,吸引他们爱上运动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设计体育家庭作业时,身体练习怎样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的联系环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大学体育课教学除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其运动能力,使他们掌握基本体育技能要求以外,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自我锻炼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状况,简述了对于小学生,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也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此,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应以人为本,突出个体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利于培养运动兴趣,教会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最终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9,(3):47-48
以中考体育的全面推进为契机,提高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升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应制定充分、合理的计划,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建 《中华武术》2020,(2):30-31
中长跑是一项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它参与热情不高,排斥心理明显。为养成人们中长跑的运动习惯,实现终身中长跑的体育目标,笔者提出了把中长跑运动融入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里面的想法。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实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恐惧,排除障碍,提高运动参与,养成运动习惯,建立终身中长跑的体育意识,实现终身中长跑的体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一、案例背景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通过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快乐地参与体育活动与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意识、安全意识和锻炼习惯,从而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位一体的整合与提高。这是时代之需,更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举措。因此,在各项体育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以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源于西方的体闲体育崇尚追求活动的娱乐性、冒险性、刺激性,在健身中娱心。在中国人看来,休闲是心灵的驿站,休闲体育的真谛就在于“静”。本文采用逻辑方法论,对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比较, 辨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与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学术界使用的体育文化概念与体育实践中体育文化概念的差别,并重点论述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体育运动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指出高科技的运动服装提高了体育运动的运动成绩,促进了体育运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而性感、时尚的运动装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提高了收视率,促进了运动项目的发展。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运动服装的社会化。由此总结出科技与时尚是当今运动服装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文章预测了体育运动专业服装和大众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体育经济研究的概况及我国加强体育经济研究的必要性,指出开发体育力业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揭示了人工运动环境因素中色彩、照明、噪音和音乐,大气污染对人体运动工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开发改善人工运动环境将会有效地提高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效应。旨在供训练竞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文献资料基础上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当代中国人的体育认知变化进行史学研究和分析。当代中国人的体育认知经历了从生物体育观到社会体育观再到文化体育观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人的体育认知存在着约20年左右为一个变化周期的轨迹。新世纪以来,文化体育观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认同,这将影响中国体育的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体育领域休闲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些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概念的关系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认为: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存在异同,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应在明晰内涵的前提下予以规范.提出在休闲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规范和统一"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进一步明确休闲体育的学科涵义;注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中国特色等.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体育消费牵涉到两个因素-体育供给和体育需求,任何单一因素力量的强大都不足以提高体育消费水平,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还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供给与体育需求;现阶段我国体育消费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处理媸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的体育消费均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投资和收益的相互促进关系;体育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体育商务活动过程中起主导的是竞技体育和观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三者之间容易混淆等情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词源、概念以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从政府工作角度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包含的关系;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20.
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无论是东方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还是西方对抗、竞技性体育,它们的起源与发展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东方人对生命与生存的理解源于绿色自然生态平衡的呼唤,他们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浑圆;西方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征服、改造关系,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竞争精神不但支持他们在体育中超越自我、征服自然,而且借助体育强大的社会功能,竞争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