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活的,才是艺术的;自然的,才是永久的。富春第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以主题为背景,根植于富阳的本土文化,并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主题《家在富春江上》,老师们多次带孩子去江边写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江边的人、景、物。主题《不一样的线》,孩子们用电线、树根等进行大胆的创意和联想。主题  相似文献   

2.
徐辉 《教育革新》2010,(1):75-76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活动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纲要》的指导下,结合我园实际,  相似文献   

3.
《早期教育》2006,(7):F0002-F0002
镇江市润州区实验幼儿园常年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是江苏省绿色幼儿园。在这片绿色里,老师们渗透了科学的环保美术启蒙活动,孩子们充分认识大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或驻足欣赏,或嬉戏玩耍,或描绘风景,或废物制作;在这片绿色里,孩子们的人物画、动物画、风景画、装饰画、科学幻想画生机无限;在这片绿色里,孩子们的泥工、纸工、布工制作,立体玩具制作,废旧材料玩具制作自然天成。科学的环保美术启蒙活动,培养了孩子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和表现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是为孩子的整个美学素养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孩子们要认识到美术不仅仅是绘画,还要了解到美术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幼儿园美术教师通过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无疑是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应该引导低龄化的儿童认识到自己身边材料都可用被用来进行美术创作,通过孩子们的选择来进行美术创作,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美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2006,(3):8-8
活动设计思路: 最近我班正在进行关于“土”的一个主题活动。在挖土、玩土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用泥土捏小动物、小朋友、小花、飞机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让我们想到了用泥土制作的传统民间工艺品“阿福”。春节期间,很多人家都会贴阿福的图画,这和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贴近。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意图 “用艺术沟通世界,让世界走近我们。”这是我园构建艺术化园本课程的宗旨,也是课程实施的手段。在构建的过程中,如何用艺术这一种特殊的语言为孩子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如何将艺术元素更多地融合进课程,这一直是笔者积极探索与实践的方向。而美术欣赏《蒙娜丽莎》就是我在创设大班艺术主题《心情变奏曲》时,精心勾勒的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7.
试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发展的价值。游戏不仅被认为是全世界学前儿童应享受的生活权利的一部分,其中所蕴涵的教育契机更是日益受到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视。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明确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但是重视其作用、提高其地位的同时,由于游戏这一社会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大众化,我们对“游戏”本质特征的认识尚不够明晰,研究也难深入。因此在判断某项幼儿园活动是否是游戏时,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结论。以幼儿园中儿童的美术活动为例,孩子们的涂鸦或绘画从本质上来讲是不是一种游戏行为?是或否的认识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幼儿园教师对美术活动的指导?在此,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可能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正是笔关注的焦点。希望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作出理论的梳理和澄清,并且能让第一线的幼儿教师们从中得到一些美术活动有关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高玉蓉 《考试周刊》2009,(11):232-232
新《纲要》在艺术部分指出:“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孩子们独具匠心的想法和独特的创造力,能够促使自身更好地进行创作。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经常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能够启迪幼儿心智,很好地发挥幼儿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它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教育的开端,幼儿园从幼儿阶段起就培养"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意识,这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也要通过回归生活来实现。对生活材料进行艺术作品的操作,不仅能使孩子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产生共鸣,而且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从幼儿园、儿童和家长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活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美术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恰当的语言能使美术创造活动更加顺畅,更能展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现就实践活动谈几点自己的想法。1活动中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对话不是蹲下身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语调,而是基于对孩子年龄特点的真正了解,在与他们交流时要注重语言的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要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反之,脱离他们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抽象概念和语言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11.
美术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没有界限的艺术。在教育方面每一个课程都有它的标准和要求,而美术教育是孩子们自由发挥空间,不管是谁不能评价孩子画得不好或者不对,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没有丰富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绘画恰好填充了这一点,它使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启发孩子对知识的认识,让幼儿时期的孩子更轻松地去学习。幼儿美术教育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形象教育,成长期间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初步认识颜色形状,都以绘画来表示。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周末在街上孩子都会充满好奇地看眼前的一切,可是因为过于小没有大人般的集中力和观察力,然而绘画可以让孩子的集中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房子:居住的房子、各具特色的楼房、图书上的房子、卡通片里的房子……不同的房子带给孩子不同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新奇和快乐,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愿望。孩子们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建筑师,建造更加美丽、更加有趣的房子。活动目标1.学习用撕、贴、画、捏、组合等多种方法来表现自己喜欢的房子。2.了解房子的主要组成部分。3.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及初步的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窗台上摆放玩具房子,资料栏里展示孩子们搜集的各种房子图片。2.操作材料:(1)橡皮泥。(2)平面粘贴材料:一张大的黑色…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很多时候在一起相互交流:“我家里的墙壁是粉红色的!”“我的家才漂亮呢,妈妈买了很多米老鼠的画贴在我的游戏房里呢!”我想,既然家是幼儿最重要、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何不设计一节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来布置自己的家呢?现在正值阳春三月,有时一阵春风吹过,  相似文献   

14.
活动背景 前段时间我给小朋友讲了《小兔造房》的故事,孩子们充当小小设计师,给小兔设计了好多漂亮的房子,他们都觉得能帮助小兔是件很快乐的事。过了几天,有几个小朋友来问我:“老师,小兔的房子造好了吗?它不再淋雨了吧。”望着孩子们关切的眼神,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为一体的美术活动,旨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金雪 《考试周刊》2014,(86):185-186
幼儿时期进行的艺术教育是幼儿接受全面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幼儿艺术性思维的产生,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及情感世界。美术教育中创意美术的产生及运用对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创意美术是相对于传统美术教学而言的,创意美术的特点就在于其"创意"性的体现,主要指教学思维创意性突破传统既定的教学模式,在关注幼儿专业美术机能的同时,提高幼儿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241-242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因而我们在工作中要对这一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认识、理解能力,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孩子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美术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更具有灵活性。从这一程度上讲,愉悦活动法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兴趣活动中逐步地渗透理解知识,以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美术知识,打下一定的美术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17.
美术活动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从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对智力开发有着重大意义:而通常的美术教学总是教师在前面范画,幼儿在下面依葫芦画瓢,总体上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封闭式”的技法训练,孩子们学起来有些枯燥无味:为了让孩子能愉快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运用电化教育辅助美术教育教学十分可取。  相似文献   

18.
《早期教育》2006,(6):F0002-F0002
临沂八村幼儿园创建于1994年,是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在二期课改中,教师们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活动模式,引导幼儿将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内容,运用美术特有的表达符号表现在不同的载体上。老师们在活动中启发、挖掘和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创作的欲望,使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活动中老师们运用“借形想象”方式,引发幼儿将自己零碎的经验转换、迁移、整合,再把想象出的形象与情节用画笔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活动中提倡画画不是一种作业,  相似文献   

19.
经过研究和探索,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和情趣,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再是照葫芦画瓢,不再是只注重技能技巧,美术活动越来越注重孩子的自主活动,活动往往是孩子的一些创意,是孩子"情"与"趣"的体验,更是孩子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的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