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画中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踩到西瓜皮滑倒,家庭、学校、社会反应强烈,都急忙地问小"孩出事了吧!"这幅寓意深刻的漫画给我以无限的启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位同学,擅长画漫画。一日,他把一张画好的漫画拿给我看,问:"这漫画上的人是笑还是哭?"我拿过来一看,见画的是一个人的头像,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当然是哭。"我说。"你把画倒过来看,会怎么样呢?"朋友说。我试着把漫画倒了过来,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刚才还是泪流满面的脸,一下变得笑容可掬了。"怎么会这样?"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3.
在漫画生成领域,针对现有的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的方法无法捕获漫画和人脸之间高级对应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Attentions-based GAN)。在生成器和多尺度鉴别器上创造性地利用不同的注意力模块以保留重要的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保证了鉴别器更准确地区分真实漫画和生成漫画,并促使生成器学习漫画域的分布。此外,构建了一个高分辨率的人脸漫画数据集,并在其上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大量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生成的漫画更清晰真实,可以保留人物面部的细节并延续漫画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包括四本必修教材,每本必修教材中都配有漫画,少则两三幅,多则七八幅,用以说明某一问题。漫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画"里有话,寓理于画。教材中的漫画形象幽默,寓意深刻,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的说服力。学生对漫画很感兴趣,很多教师课上乐于使用漫画。教师用好漫画、学生知晓漫画,意义非凡。教师解读漫画时一定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走出思维定式。一、《经济生活》漫画——"经"中蕴"文","哲"寓"经"中1."小林的时尚"和"小儿麻痹"漫画一"小林的时尚",小林穿衣打扮追新求异,自己乐在其中,却不知别人在嘲笑他。这幅漫画反映出一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进而  相似文献   

5.
"漫画"这个词"地球人都知道"了,而旦很多人也知道它是八十多年前从日本引进的。可大多数人并不一定知道这个词最早是从哪个人、哪幅作品、哪个地万诞生的。漫画是从一个特别"牛"的中学老师手中诞生的;是一幅表现人但画面上没有人的画,它的诞生地就是——"白马、春晖、小杨树"。  相似文献   

6.
谁出事了?     
《课外阅读》2007,(10):37-37
漫画描绘了大街上一个小孩子踩到西瓜皮摔了一跤,小孩子坐在地上迷茫地看着分别代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个人——他们关切而又警惕地说:"出事了吧!"这样一幅场景,作为一个孩子,看了这幅漫画自然认同地笑了:家庭、学校、社会常常给予现在的独生子女们过多、过分的关心和夸大、不切实际的、不必要的教育与指责。  相似文献   

7.
《八小时以外》2012,(11):35
2012年2月开始,一组名叫《滚蛋吧,肿瘤君!》的漫画开始在天涯论坛上连载,很快便火遍网络。人们又笑又心疼地看着漫画中长着可爱小熊耳朵的女孩熊顿,以没心没肺般的乐观对抗着突然发现的大肿瘤。因为他们知道,在可爱逗笑的漫画背后,真的有一个女孩子在这样乐观地对抗  相似文献   

8.
6月里程碑     
1938年《动作漫画》(Action Comic)第一期上市,超人第一次正式登场。封面上,这位钢铁战士着蓝色紧身衣,身披红色斗篷,胸口盾形标志上一个大大的"S"。双手轻易地将汽车举过头顶。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延安和重庆漫画尽管在"抗日救亡"的总目的上是一致的,但漫画艺术的社会性和战时风云变幻的政治时局以及国共不同的经济、文化政策,必然决定了其题材内容的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窥探战时延安、重庆漫画运动的发展特征,对当今漫画创作做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对战时延安、重庆漫画的题材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便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导语本文是一篇读后感。从"小视点"着眼"大话题",可谓水到渠成。"通常,漫画能让我开心得"乐不思蜀",可当这幅漫画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却笑不起来了。图上画着:一只背着重壳的小蜗牛出来找同类玩,这时,只见远处有一个"同类"正缓慢地向这边"爬来"。可两只"小蜗牛"靠近后,它才发现:天啊,这哪里是"同类",分明是一个身上背着个鼓鼓的特大型号书包的小学生。"咦,难道现在的小学生也开始  相似文献   

11.
开始时对这样一部少女漫画,是怎样也提不起兴趣的。只觉得作者的画风不错.既细腻又简洁.不像我印象中的少女漫画--线条与分镜纷纷扰扰的看着就头疼。随后一页一页的看了下去,缓缓地就被望月花梨带入了小椋的世界。一个总是不能畅快呼吸的女孩,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为了保护自己而往身上套上了厚厚的"壳"。可是这层"壳"非但没有保护自己,反而阻断了  相似文献   

12.
·【文题展示】阅读下列漫画《急救》,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漫画略)·【题目解读】根据漫画写作文,第一步是要读懂漫画的意思。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我们可以要结合画题及其他文字,仔细剖析画面及画外的指向和寓意。这幅漫画题目是"急救",画面上是两个人抬着一位医生十万火急地走向"良心抢救室",那位医生张着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国美术馆。"子恺杯"2004年(第五届)中国漫画大展在全国漫画家、漫画爱好者的瞩目下开幕。在展览上。一位特殊的漫画家,坐着轮椅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会场,其间他谈笑风生,充满了投身漫画事业的人所独具的对生活的热爱。他的笑不但激励着同行,也激励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就是全国自强模范、在苦难中成长的"轮椅上的漫画家"--罗琪。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报纸上看到一组题为"红灯闯闯闯"的漫画,漫画在关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大胆而犀利的笔法,针砭红灯下的人生百态.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还在"红灯闯闯闯"这一大标题下,为四幅小图分别加了小标题——"初生牛犊不怕虎""赛过张飞莽撞汉""老汉不减当年勇""谁说女子不如男".从表现内容看,作者选材精心;从小标题看,每一个都是那样精当贴切.看到这组漫画,一节习作指导课便在我心头酝酿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之友》2013,(10):17
2012年2月17日,阿梗和寂地的漫画作品《踮脚张望》,获得有"漫画界诺贝尔"之称的"日本国际漫画奖",该奖旨在表彰全球最优秀的漫画作者,普及漫画文化。她们受邀赴日本参加了2月26日举行的颁奖典礼,在东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漫画是生活的缩影,以其独特的震撼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能激发学生想说的冲动,调动学生想写的欲望。漫画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习作体验环境,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习作源泉。本课的设计旨在将漫画与作文教学恰当、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作文教学充满漫画的幽默和生活的灵性。〔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欣赏漫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2.以生活为源泉,以漫画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丰子恺画像,以丰子恺引入漫画)你们…  相似文献   

17.
一、导语设计 有这么一幅漫画,曾在一次全国性的漫画作品大赛中获了一等奖。画面的构图十分巧妙:几十张学生免冠单人照,整整齐齐地纵横排成一个长方形,每个学生的鼻梁上都戴着一架近视眼镜。漫画题名为“毕业照”。这幅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视现象已到了惊人的程度的现实。近视,严重地困扰  相似文献   

18.
张新民 《甘肃教育》2014,(17):117-117
正漫画特别是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漫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运用漫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漫画要注意方法,教师要抓特点、抓重点,向学生提出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结果",使其形成观察、审视、思考、总结的习惯。例如,在讲授"美苏争霸"一课时,笔者展示了漫画《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料峭冬日,寒风骤起,凤鸣小学的操场上却热闹非凡,欢笑声此起彼伏。一种快乐的心情,在迅速融化寒冷。因为,学校每一个孩子的节日——"漫画日"到来啦!学校举办漫画日,就是要利用漫画这一孩子们都喜欢的形式,提高队员的漫画能力,开发队员的艺术潜质,提升队员的艺术修养,丰富队员的校园生活,为队员们创设一个展示、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漫画日"系列活动亮点多多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以救亡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变局中,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漫画始终与政治上不同类型革命潮流之消长密切相关。在中共建国之前,漫画一直呈现着"艺术性"与"政治性"的多重面相。抗美援朝运动中兴起的漫画运动在"化大众"的过程中实践着艺术的"大众化"从而政治化,漫画开始疏离其"艺术性"取向而成为主要体现其"政治性"的意识形态宣教工具,并由此建构了一种"非我即敌"、"非敌即我"的极端化革命两极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普通民众有极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