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讨冬泳锻炼对中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比较冬泳运动与常温游泳以及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者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研究表明,冬泳组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常温游泳组(P<0.05),血浆ET含量较常温游泳组有降低趋势,NO/ET比值明显高于常温游泳组(P<0.05).提示,冬泳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索中老年女性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及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探索科学定量锻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356名健康中老年女性分为气功组和对照组,通过在体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定量的体育运动前、后检测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受试者在心脏定量负荷试验各个阶段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HF先下降后上升(P>0.05);SD1、SD2值迅速升高(P<0.01);在规范负荷运动的前、中、后阶段LF和RMSSD值缓慢回落(P>0.05);气功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LF值较快地回落(P<0.05);RMSSD在规范负荷运动后下降非常显著(P<0.01);HF值在运动后快速下降(P<0.05),但仍旧高于对照组,说明气功组受试者在规范负荷运动停止后的迷走神经系统张力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均可能降低。结论:1)南昌市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实验结果总体指标符合一般健康中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特点;2)健身气功组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在运动前与运动中调节功能水平比普通人群组高;3)气功组SD1、SD2、RMSSD值与先前的研究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EDD)和硝酸甘油(NTG)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八段锦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P<0.05和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运动大鼠胃黏膜溃疡分数及外周血、延髓、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以初步探讨电针对运动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运动应激组、电针组,采用放免法测定外周血、延髓、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内皮素(ET)含量.结果运动应激组溃疡分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电针组极显著低于运动组(P<0.01).运动应激组大鼠外周血、延髓、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内皮素(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电针组外周血、延髓、胃窦GAS、ET含量明显低于运动组(P<0.01,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运动应激性溃疡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T、GAS参与,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致使大鼠溃疡分数降低,实现了调节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血液全血和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影响,并探讨2,3-DPG与运动性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国家跆拳道青年队和北京石景山运动技术学校中长跑2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和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分为女性贫血组(n=8)、女性对照组(n=10)、男性贫血组(n=4)和男性对照组(n=6).应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HiCN)和紫外测定法用于测定运动员血红蛋白和2,3-DPG水平;结果:运动性贫血男女运动员表现出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运动组的特点(女性对照组134.40±6.74 mmol/l,女性贫血组119.75±6.48 mmol/l,男性对照组144.00±7.04 mmol/l,男性贫血组109.75±11.50 mmol/l,P<0.01).无论是分性别还是不分性别,全血2,3-DPG和红细胞2,3-DPG均未表现出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血和红细胞2,3-DPG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不比正常对照运动员具有更高的2,3-DPG;水平,说明从氧分离曲线右移的适应性角度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男性血脂及生理机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男性血脂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方法:以60名老年男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慢跑组及对照组(无锻炼组)3组,锻炼组按各自要求进行锻炼,通过实验前、后比较分析.结果:练功组经过3个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老年男性血清TG、LDL-C均下降,HDL-C增高非常显著(P<0.01),肺活量、握力、下肢平衡能力提高也非常显著(P<0.01);慢跑组经过同期锻炼,血清TG、LDL-C均下降,HDL-C增高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下降显著(P<0.05),肺活量增加非常显著(P<0.01).结论:两种健身方法都能改善老年男性血脂水平,提高老年男性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观察太极拳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分成太极拳组(HTC,n=24)、高血压对照组(HP,n=16),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组(NP,n=16)。HTC组进行12周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60min/day,6days/week)。在0、6、12周检测受试者的血糖、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结果:太极拳锻炼前,HTC组和HP组SBP、DBP显著高于NP组,但EDD显著低于NP组(P<0.05),EID无显著差异。6周、12周太极拳锻炼后HTC组SBP、DBP较锻炼前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HP组;EDD显著高于锻炼前,并显著高于HP组(P<0.05);但锻炼前后EID无显著变化。结论:太极拳锻炼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但对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跑步、动感单车锻炼对脂类代谢异常人群血脂、体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将346名脂代谢异常人群分为男女动感单车和跑步4组。按照运动干预方案设计进行运动,每周运动3次,共持续16周。分别于锻炼前和锻炼结束时测试受试者血脂和全身不同部位体成分,所得数据组内比较采用Paired Samples t Tes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检验。结果 (1)16周锻炼后,女子动感单车组TG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01);女子跑步组HDL-C显著升高(P<0.001),LDL-C、CHOL下降(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HDL-C显著升高(P<0.001),男子跑步组TG、CHOL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01)。运动干预16周后,女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血液TG、HDL-C、LDL-C、CHOL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血液TG、HDL-C、CHOL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16周锻炼后,女子动感单车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下降(P<0.01),肌肉含量增高(P<0.05);大腿、下身部位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均下降(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1);上身、躯干和大腿部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下降(P<0.05)。16周锻炼后,女子跑步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肌肉含量增高(P<0.05);大腿部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下降(P<0.05),肌肉含量、瘦体质量增高(P<0.05);上身、下身、躯干部位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均下降(P<0.01)。男子跑步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上身、躯干、上肢和大腿部位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均下降(P<0.05)。运动干预16周后,女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全身、上身、大腿、下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腿部肌肉含量、瘦体质量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全身、大腿部、躯干、上肢以及下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6周动感单车和跑步锻炼均可改善血脂异常人群血脂,动感单车和跑步锻炼均可降低血脂异常人群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动感单车锻炼主要对大腿和下身脂肪的降低明显,跑步锻炼对全身各部位体脂含量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温州市鹿城区和瑞安市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并结合健康检查筛选无运动健身习惯身体基本健康的56~60岁老年女性229名,随机分为木兰扇锻炼组和对照组,锻炼组进行木兰扇锻炼6个月,每周锻炼7次,每次练习3遍。实验开始前、实施3个月和实施6个月后,分别测试受试人群的血脂和性激素指标,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分析木兰扇锻炼对血脂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老年锻炼6个月与锻炼前相比,TG和T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致AS指数变化不显著(P<0.05),E2、SV和EF以及MSER和MVCF也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血脂以及心脏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这些研究结果说明,长期有规律的木兰扇锻炼可以改善血脂、性激素水平以及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规则有氧运动对中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内皮素-1(ET一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运动降压的机制.方法:12名中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10周规则的快走加高血压体操运动,分别于运动前后测试受试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血浆ET-1和血清NO的含量.结果:运动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减少(P<0.05);血浆ET-1含量降低(P<0.01):血清NO含量升高(P<0.05);ET-1和NO的比值(ET-1/NO)降低(P<0.05).结论:提示中等强度的规则有氧运动锻炼对高血压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期运动对增龄大鼠血浆胸主动脉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长期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的游泳运动对增龄大鼠血浆、胸主动脉ET-1分泌的影响,选取2月龄雄性SD大鼠作为青年安静对照组,9-10月龄大鼠作为增龄组。增龄组又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方式为无负重游泳,运动时间分别为每次1h和2h,运动频率为每周6次和3次,游泳运动周数总计14周。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浆、胸主动脉ET-1浓度。结果:⑴增龄时血浆ET-1的变化没有显著性;而胸主动脉ET-1随着增龄而升高(P<0 01)。⑵不同游泳运动后增龄大鼠血浆ET-1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组之间的差异也没有显著性;运动后,胸主动脉ET-1的含量均下降(P<0 01)。结论:①增龄时胸主动脉ET-1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增龄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有关;增龄时血浆ET-1水平没有变化,提示血浆ET-1浓度不能准确地反应胸主动脉ET-1水平;②当增龄诱导的胸主动脉ET-1明显升高时,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浓度,从而减弱ET-1的致病作用;③运动后各组血浆ET-1浓度适度升高可能有助于加强心肌收缩力。  相似文献   

12.
长期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浆、胸主动脉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浆及血管ET-1的影响。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V)、运动1h组(6次/周)(E1Y)、运动2h组(6次/周)(E2Y)、运动1h组(3次/周)(E3Y),共进行了14周的无负重游泳。测定了血浆和胸主动脉ET-1的含量;血清SOD、MDA和T-AOC;定期测定大鼠体重。结果:(1)运动各组大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2)运动后血浆ET-1浓度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只有E2Y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运动后胸主动脉ET-1的变化没有显著性。(3)血浆和血管ET-1与血清SOD/MDA、T-AOC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结论:运动减轻体重,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运动后,血浆ET-1适度升高,可能有助于加强心肌收缩力;未发现ET-1的分泌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少年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中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用放射免疫法对10名少年运动员,在50W、150w递增负荷运动中的血浆内皮索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并以血压、心率做为参照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50W、150W负荷运动末血浆内皮索较安静状态分别上升8%、14%(均为P>0.05);血压、心率亦明显上升(均为P<0.001)。与对照组相比,血浆内皮索在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揭示:中等强度的耐力运动是促血浆内皮索释放的有效刺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低负荷加压训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血压安静组)、低负荷训练组、低负荷加压训练组和高负荷训练组。低负荷训练组进行35%~55%1RM递进式低负荷爬梯训练,低负荷加压训练组进行30%~40%血流受限结合35%~55%1RM递进式低负荷爬梯训练,高负荷训练组进行55%~75%1RM递进式高负荷爬梯训练,训练后测定血压、血液中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和心肌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高负荷训练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5);与低负荷训练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舒张压显著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血液中内皮素-1表达显著下调(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心肌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4)在低负荷加压训练组中,收缩压与内皮素-1呈正相关,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与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均呈负相关,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负荷加压训练降压效果优于高负荷训练;2)低负荷加压训练能够通过下调血液中内皮素-1的表达,上调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同时上调心肌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达到降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章岚  邢文华  陈勇  张一民 《体育科学》2004,24(8):30-34,49
探讨了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游泳运动对增龄大鼠肾脏 ET- 1及其受体的影响。研究对象为 2月龄和 9~ 10月龄雄性 SD大鼠 ,按体重将它们随机分成 8组 ,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 1h(6次 /周 )组、运动 2 h(6次 /周 )组和运动 1h(3次 /周 )组。运动组进行 14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采用放免法测定肾组织 ET- 1含量 ;EL ISA法测定肾组织 ETA- R浓度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肾组织 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测定 MDA含量 ,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 :1)随着增龄 ,肾组织 ET- 1含量明显升高 (P<0 .0 1) ;ETA - R浓度则降低 (P<0 .0 1) ;SOD/ MDA比值的变化没有显著性。 2 )运动后 ,6月龄大鼠肾组织 ET- 1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而 13~ 14月龄大鼠 ET- 1含量明显下降 (P<0 .0 1) ,而且表现为每周运动频率较高组下降幅度较大。 3)运动后 ,原 2月龄大鼠肾组织 ETA- R浓度的变化均没有显著性。结论 :1)随着增龄 ,肾组织 ET- 1含量明显增加 ,而 ETA- R浓度明显降低 ;2 )当增龄诱导的 ET- 1浓度升高时 ,运动可以降低其含量 ,运动对 ET- 1的作用表现为每周运动频率较高组降低幅度较大。 3)运动对肾组织 ETA- R的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4 ) SOD/ MDA比值与 ET- 1和 ETA- R的分泌没有明显的因果关  相似文献   

16.
有氧运动对低氧大鼠动脉内皮素反应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有氧运动对低氧状态下大鼠动脉血管对内皮素(ET-1)反应的影响。方法:8周大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训练组分别进行7周每天1h的游泳训练。分离出大鼠胸动脉,检测4组动脉环中ET-1含量、eNOS蛋白表达,以及动脉环在有、无内皮情况下和有特异性抑制剂时对ET-1的反应。结果:常氧下运动后动脉上ET-1含量减少,内皮eNOS蛋白表达增加,动脉血管对ET-1的敏感性明显下降(P〈0.05),低氧下动脉环ET_1的含量增加.内皮eNOS蛋白表达减少。有氧运动后尽管其动脉环上ET-1的含量有所下降(P〈0.05),但eNOS蛋白表达的增加很有限,低于N、NE组(P〈0.05).有氧运动对内皮性ET-1受体介导的对ET-1反应的调节作用有限。结论:有氧运动的益处在于通过增强内皮功能,调节动脉对ET-1的反应性。而低氧状态下有氧运动对经内皮性ET-1受体介导的动脉血管对ET-1反应的调节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心钠素与采用超声心动法测定心功能相结合,对10名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和1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以探讨运动中心脏内分泌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心脏不仅是心钠素的产生和释放部位,也是心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陵  张钧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115-117
研究运动对高血压大鼠ADM的影响,将雄性SHR随机分为两组,即安静对照组(8只)和运动组(9只),运动组SHR进行为期10周游泳运动。结果:运动组SHR体重增长趋势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组SHR安静血压较实验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SHR安静血压较实验前显著升高;运动组SHR血浆AD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增加。提示:长期规律运动可以增加SHR血浆ADM含量,进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9.
艾灸预处理对运动后心率和血压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一(07级)学生进行艾灸(足三里穴)预处理,来观察艾灸预处理前受试者运动后血压、心率与艾灸预处理后受试者运动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从而探讨艾灸预处理对于运动后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在运动前用血压计测定受试者安静时的血压和心率,随后受试者在跑台周Bruce方法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当受试者运动到力竭后测定受试者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的血压、和心率。在运动当天后的一星期内对受试者进行艾灸(足三里穴)预处理,在艾灸一星期以后受试者再次进行跑台BRUCE方法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的血压和心率。结果:(1)收缩压在艾灸预处理前后运动后15min有显著性差异;在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没有显著性差异。(2)舒张压在艾灸预处理前后安静状态和运动后30min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5min没有显著性差异。(3)心率在艾灸预处理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预处理在安静时和运动后恢复期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也可能与艾灸消除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工商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和血液粘滞性的测定,来分析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较柔和的体育运动,其对心血管和微循环系统的影响较适中;较适于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亚健康人群;也适于普通高校文理科专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