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体育院系体操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操教学应走出以竞技体育为基本格调、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体操运动的多功能开发,培养全面型体操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现代竞技体操运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体育哲学的基本原理,探讨现代竞技体操运动的本质,指出“难”和“美”是竞技体操固有的本质特征,二者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揭示了现代竞技体操是以难度的创新为先导,周期性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操运动和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操运动之所以在世界体操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成为我国优势项目,与其技术创新密不可分。在我国体操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并始终处于国际前沿水平,逐步实现了从学习借鉴的拿来主义,向技术创新的方向转变,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创新、规则及制胜规律的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教练员的智能结构等方面探讨现代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的基本内涵,旨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古代、近代、现代体操运动各阶段分类与发展的研究,对不同时期体操分类促进体操运动发展,作了简要的论述。着重研究了我国现代体操的分类,找出其弊端,提出科学分类的设想。将体操分为三类:即大众体操、竞技体操、表演性体操。  相似文献   

6.
探寻现代竞技运动取代近代体操成为体育课程主要载体的渊源,认为: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地缘”社会的解体为竞技运动文明化创造了条件。英国拉格比公学充分发挥运动乐趣,尊重学生主体性,采用联赛制,成功实现了暴力足球向现代足球、现代橄榄球的转型,竞技运动以课后特别课程的形式成为公学培养绅士必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竞技运动教育”由此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业化、城市化的实现,促使课外竞技运动蓬勃开展,加之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推进,催生出美国“新体育”思潮;“自然化”的游戏、竞技运动取代“形式化”的近代体操成为体育课程的主要载体。体育课程的定位也随之由“身体的教育”转变为“通过身体的教育”,竞技运动成为体育课程主要载体的时代由此开启。得出启示:体育课程不能偏离人格塑造的轨道,手段论的课程观有待超越,身体运动固有的文化属性有待彰显。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哲学、社会学、未来学的视角,阐述现代竞技运动的存在特点:科技在竞技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市场对竞技运动的推动作用、竞技运动日趋职业化、工业化、全球化等;探讨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动向.即法制化、人文化。  相似文献   

8.
体操运动作为奥运会的主要比赛项目之一,它拥有14套奖牌。现代竞技体操比赛之激烈已为人们所注目。然而,究竟体操运动的起源是什么呢?其发展过程又是怎样呢? “体操”一词的沿革“体操”(Gymnastics)一词希腊语叫GTymnaszein,该词由GTymnas一词派生而来,即赤膊之意。体操运动从其产生距今已约2400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初,古希腊著名的体操家(gymnastes)塞林布利亚(Selymbria),赫  相似文献   

9.
对90年代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李思民 《体育科学》1999,19(6):46-4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的体操规则和近几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奥运会的成套动作及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代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表现出格局的多极性、规则的多变性、技术的复杂性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单峰性特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初步分析,认为我国现代竞技体操运动发生了明显分化。一方面,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竞技体操,我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运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但另一方面,竞技体操项目的普及存在诸多不足,体操人口较少,特别是各级学校的竞技体操项目,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青少年中鲜见参加体操运动,我国竞技体操项目的基础并不雄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革命与现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古奥林匹克竞技运动项目得以复活,使得现代竞技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项目在英国和美国产生。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为机械性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促成了电子竞技运动项目和极限运动的产生,为机械性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纵览国际上体操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体操将再次出现分化。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基本体操将与以竞技为目的的竞技性体操并驾齐驱。发展为稳固的独立体系;而竞技性体操中的竞技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和弹网运动,也将分支为各自相对独立的运动项目。体操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希望通过运动技能迁移原理利用我国的体操优势,为发展我国的技巧啦啦操运动提供理论支持,更希望届时发展成熟的中国啦啦队在2008年奥运会之际为我奥运健儿助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声像观摩法。研究结果如下:1自由体操与技巧啦啦操有着诸多的相似点,我国应充分发挥体操强国的优势,大力发展我国的竞技啦啦操事业,早日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名次。2发掘和利用退役体操运动员或不出成绩体操运动员的最大价值,使其转型成为竞技啦啦操运动员,减轻国家安排退役运动员的负担。3技巧啦啦操这项综合体操运动在美、日、英等国的学校体育中都得到了广泛和良好的发展,我国应加强研究与推广,使当前萎靡不振的学校体操运动找到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广义的体操运动包括广播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团体操等。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其中有些项目已各自成为竞技或表演项目。现代体操的正式名称叫竞技体操,简称体操,它是一项在规定的器械械和项目上,完成复杂、协调的动作,并根据动作的难度、编排与完成情况等给予评分的运动。体操是奥运会的主要比赛项目之一,男子全能共有六个项目: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有四个项目: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十年(1953~1963)中国现代竞技体操的发生和快速发展 大事记  1953年10月 “全国田径、体操、自行车运动大会”在北京举行,有男女器械体操比赛。这是建国后首次全国性体操比赛。    9月到10月,苏联体育代表团来华访问,带来了现代体操运动。  同年11月,国家体委竞技指导科体操班(国家体操队前身)在天津成立。  1955年8月 国际体联在维也纳召开的第36届代表大会上,以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了中国体操协会筹委会为国际体联会员国。  1957年8月 中国体操队参加第3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徐仁杰、唐国忠并列…  相似文献   

16.
体操是一项集刚健、优美、灵巧、惊险于一体,艺术性较强的竞技运动项目。当代体操的发展不断向高、难、新动作技术突破,力求达到稳与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从九运会体操比赛看我国体操运动发展态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面访调查、现场观察及摄像统计等方法 ,对九运会体操 (海尔杯 )决赛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揭示了目前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现状、特点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 :我国体操运动总体发展态势喜人 ,男、女队在世界体坛均处于第 1集团 ,但竞技综合实力呈男强女弱 ,男子单杠、女子跳马和平衡木弱项明显。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教学、训练及竞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操是现代竞技体育中的一项重要运动。新规则的实施和操作难度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竞技体操的难度。因此,现代竞技体操的迅速发展对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规则的出台和对动作难度的重视,使得比赛越来越激烈。根据运动训练和现代竞技体操的特点,探讨了国内外竞技体操在运动训练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竞技体操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阐述了体操各专项素质对体操运动水平的影响,比较了国家体操队部分主力队员与广州体育学院体操专修班的专项身体素质与竞技水平的差异,指出身体素质对竞技体操的影响。建议在体操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对90年代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思民  王健 《体育科学》2001,21(1):35-38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现场观察、个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90年代体操规则的演变、近10年来世界体操锦标赛、奥运会的成套动作及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表现出规则对技术发展的制约性、格局的相对稳定性、技术发展的难度递增性、连接的创新性、动作完成的艺术性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延伸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