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首先体现在这一理论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条红线;还体现在这一理论深深植根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形成了一个紧贴时代脉博的全新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贯彻中继承、在实践中发展邓小平理论,给邓小平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体现了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评价了邓小平一生,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他的丰功伟绩;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了邓小平理论,将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又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开放性和发展的必然性;丰富、完善、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体现在促使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邓小平理论内容的丰富发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作为这次大会的灵魂,从而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既是新时期解放思想、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大成果。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贯穿于这一理论形成发展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抓住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才能理解和贯彻它的新理论、新观点;才能运用它来指导我们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因此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源泉来自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决非偶然。本文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独特经历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共同作用,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这一核心思想的吸收.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必然。这种继承和发扬集中佟现为两个方面:一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二曰和实生物.差异并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决非偶然。本文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邓小平理论形态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独特经历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共同作用,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和平崛起战略是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的战略选择,这是一条奋力崛起而又坚持和平、坚持不争霸的道路。它是建立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体现了新的领导核心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与多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中关于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一般与个别、统一性和多样性等辩证关系的一对重要范畴。邓小平成功地运用一多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催生了邓小平理论体系诞生。一多关系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始末,体现在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中。它是邓小平理论的辩证法哲学思想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中国智慧、中国气派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有五个发展阶段:一、开始形成阶段;二、形成主题阶段;三、形成理论轮廓阶段;四、形成体系阶段;五、形成科学概论阶段。 邓小平理论有四个特点:一、突出了“实事求是”这个活的灵魂;二、表现了邓小平非凡的政治理论勇气和领导能力;三、反映了邓小平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非常坚定;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论断,就国际政治条件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体现的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二是可供借鉴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这是学习和理解邓小平理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研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政治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鲜…  相似文献   

11.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这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这一德育功能,新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各年级的教材都突出了以邓小平理论为主线。这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二是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材紧紧联系了当代国际国内的实际,引用了大量新材料、新信…  相似文献   

12.
科学认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中 ,首先必须科学说明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决定的。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体现了实践或实际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有机统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则是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的科学结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创新性的、开拓性的。开拓创新自始至终体现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邓小平理论创新,既源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实践,又源于邓小平同志个人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党性以及对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随着 2 0世纪时代主题的转换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鲜明地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 ,它又需要在解答新的时代课题中继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竞争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整个经济思想中的灵魂。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是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其经济思想中渗透着通过经济竞争求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虽然他没有专门论经济竞争的著作,但其经济竞争思想却大量地体现于其各个时期著作之中,尤其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思想之中。一、邓小平经济竞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经济竞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建国前的经济竞争思想。这一时期的经济竞争思想紧紧围绕革命战争胜利的…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怎样使用《新时期的旗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教学片《新时期的旗帜》(以下简称《旗帜》) ,以电视媒体特有的手法 ,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生动实践 ,充分展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生动体现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 ,对于优化“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仅就该教学片在教学中的运用谈点看法。一、发挥《旗帜》在教师备课中的作用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博大而精深。要讲好这门课 ,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扎实的理论功底 ,掌握政…  相似文献   

17.
一,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继承并且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二,邓小平理论源于实践,是在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崭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认为邓小平理论根本就不成其为理论 ,因为邓小平的讲话总是“东一句 ,西一句 ,不成体系”以致于“充满着重重矛盾”。撇开邓小平理论不是邓小平同志一个人的理论而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这点不谈 ,笔者认为 ,邓小平理论是在社会主义陷入严重生存危机时产生和形成的理论 ,是图存的理论 ;而图存的根本手段和保障就在于发展 ,所以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故而邓小平理论又是改革的理论。那种认为邓小平理论“矛盾重重 ,不成体系”的观点完全是持此观点的人不能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这一理论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结果 ,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为了证明其错误性并作出令人心服口服的说明 ,笔者试从邓小平理论是图存、发展和改革的理论这一角度出发对这一理论中八对所谓“矛盾”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创新性的、开拓性的。开拓创新自始至终体现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邓小平理论创新,既源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实践,又源于邓小平同志个人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党性以及对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国情的准确定位,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和形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精神。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遵循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阐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