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更多愿意选择网络来获取信息和资源,但同时沉溺网络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通过研究大学生沉溺网络的状况和危害,查找出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对大学生网络沉溺的现象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正确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网络媒介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需具备的重要素养。调查发现,认知能力的有限使得大学生难以甄别网络信息真伪,易出现盲目从众、沉溺网络等非理性行为。各高校应通过开设网络信息认知课程、开展网络道德法规教育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3.
谷淑香 《情报杂志》2002,21(4):34-36
Internet的出现,为人类的协同活动与工作提供了一个美好的数字化环境,同时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病态社会现象的发生。通过讨论网络社会病态问题的基本现象网络犯罪和网络沉溺,分析其存在的客观性复杂性,提出了防治网络社会病态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对当今大学生身心起到了十分巨大的影响。网络游戏作为网络的一个文化产品,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充当休闲娱乐的工具同时,也让大部分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沉溺网络游戏带给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5.
刘军  吴瑶瑶 《金秋科苑》2009,(14):211-2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和愉悦身心的同时也陷入了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之中,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本文旨在阐述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探索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6.
刘军  吴瑶瑶 《今日科苑》2009,(14):211-2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和愉悦身心的同时也陷入了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之中,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本文旨在阐述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探索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能否客观有效地进行生涯规划,将对他们成长路径和职业发展产生影响。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在自我认识、社会适应、意志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紧密的关联。当前"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和沉溺网络、受挫能力不强等心理特点,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困境。将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进行结合,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主动、内容更具体、效果更显著。对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二者融合互通的意义,将为构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涛 《科教文汇》2011,(10):1-2
针对目前网络流行的"开心农场"等偷菜游戏,本论文从游戏本身的特征和游戏者本身两因素着手,以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为例,结合教育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在带来娱乐性的同时,其潜在危害也应积极防御,从而避免对网络游戏的过分沉溺。  相似文献   

9.
王茹 《中国科技纵横》2014,(8):245-245,247
互联网是一个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网络世界,而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们往往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种种道德失范现象,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广大青少年在接受网络道德教育后,最终都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建立良好的网德,做到文明上网、依法上网。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象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部分阅读现象,提出了发挥图书馆导读教育功能,正确指导大学生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白薇 《科教文汇》2014,(30):149-150
在网络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高度的"生活网络化"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活网络化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出有效改善该现状的对策措施。最后将对目前学生生活网络化问题进一步总结和思考,以实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网络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宏姣 《科教文汇》2012,(28):78-79
《大学语文》是为高等院校非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大学语文教师在网络语境下实施大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重视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大学生思维的发展:要通过网络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互动.构建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通过网络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要通过网络精心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用心感受身边人文氛围.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常晓华 《科教文汇》2011,(22):126-126,152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而指出在信息化教学已成趋势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4.
涂文娟 《科教文汇》2014,(7):134-135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片面强调词汇记忆,机械模仿,而忽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创新求异,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改革,地方院校纷纷成立了依托本部教育资源的,以吸纳更多莘莘学子的独立学院。但是,这类高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课业成绩普遍不佳,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也不高。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桥莲 《科教文汇》2013,(15):19-19,22
本文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反思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并提出增强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浩  陈莹 《科教文汇》2014,(19):3-5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正在以强大的影响力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同时也成为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本文通过设立调查问卷并且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群体结构、群体规范、群体规模、群体气氛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道德行为特征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政类微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烁 《科教文汇》2012,(6):24-25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改变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传播生态。"思政类"微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微博"时代下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主要平台,通过建设"微博红军"队伍、构建分层分类引导体系、强化议程设置功能等手段,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朝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期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瑜 《科教文汇》2011,(30):18-18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使大学生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科技时代高校资料室管理模式的路径探索,介绍了高校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校资料室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存在的问题,高校资料室服务手段滞后,资料室资源利用率低,提出了加强高校资料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高校资料室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延伸,加强高校资料室建设,这与高校学科建设和高校师生的科研水平相互关联.对高校资料室建设路径对策和建议进行探讨,如理顺高校资料室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加强高校资料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高校资料室的网络建设,都会影响到高校资料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蓉 《科教文汇》2013,(22):10-10,20
随着信息技术愈来愈快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深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甚至渗透到他们的思想观念里。新时期,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现状,并提出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