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朋辈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新的模式。本文阐述了当代高校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指出问题,并提出了构建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太一 《科教文汇》2020,(13):157-158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具有朋辈认同感、方便易行和缓解师资不足等优势。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朋辈辅导存在机制不健全、专业性不够、辅导形式单一等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提升辅导的质量与效率,势在必行,本文从两种模式和三种途径的角度对高校有效实践朋辈心理辅导进行了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3.
孙林元  李阳 《科教文汇》2009,(20):67-68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在高校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接受心理咨询,并且开始走进心理咨询室。随着咨询学生的增加,心理咨询师资的不足、咨询时间有限等问题日渐浮出水面,而朋辈心理辅导进楼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朋辈心理辅导固然有很多的优势,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本文将就朋辈心理辅导进楼株的优势、不足及完善方法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将朋辈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是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个尝试。实验结果表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生破除新环境中人际交往的紧张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高校解决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传柱 《科教文汇》2010,(7):172-173
将朋辈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是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个尝试。实验结果表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生破除新环境中人际交往的紧张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高校解决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云飞 《科教文汇》2012,(31):169-169
朋辈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调动,从而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本文以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原因为切入点,对朋辈心理辅导在公寓中的实施及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考评与督导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比较好的心理辅导功能,互动性比较强。许多大学新生离开熟悉的高中环境进入大学后在心理上存在不适,很难适应大学生活。因此,应该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不断提升其适应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心理辅导经验,探讨了朋辈心理辅导用于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介绍朋辈的心理辅导入手,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以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朋辈心理辅导即带有心理辅导功能的非专业工作者的心理助人活动。它符合学生实际心理需要,促成"助人——自助"良性循环,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帮助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标志。辅导人员的培训,应不止于技巧的传授,更在于基本原理的掌握与辅导精神的发扬。  相似文献   

10.
郑霞  黄雅婷  高美才 《科技广场》2009,(10):252-254
如何在多校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多校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难题,本文阐述了南昌大学利用楼栋朋辈心理辅导改进和完善多校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些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症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一化、形式化,专业心理教师匮乏,较难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朋辈心理辅导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该文对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曾霞 《科教文汇》2021,(13):166-167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的思政课或是课堂教学的渗透,关注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心理疏导内容、人文素质、深入程度、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平台更新知识、优化心理疏导方法、促进人文关怀和实施队伍的有机整合等方面促进心理疏导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胡世群 《科教文汇》2013,(5):189-190
中职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面对这种现状,各中职学校成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专门从事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为解决就业难问题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仍存在诸多弊端,不能形成就业工作合力,作者从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专业教师在指导中职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利因素,提出了如何发挥专业教师在中职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的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商榷,希望能为中职学生就业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世英 《科教文汇》2013,(10):180-18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为突出,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叙述了心理疏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心理疏导机制构建注重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媛媛 《科教文汇》2014,(7):199-199,204
面对当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现状,本研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包括领导力训练、发展性训练与矫正性训练在内的团体训练课程体系,通过朋辈辅导与团体辅导的形式展开的团体训练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身心健康与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朝晖 《科教文汇》2013,(21):14-14,16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对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就高校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途径来说,我们必须探索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创新,在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下工夫,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段湘君 《科教文汇》2011,(5):171-172
本文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音乐表演以及音乐欣赏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音乐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疏导中的作用,并对充分发挥音乐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疏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加以探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8.
孙奕 《科教文汇》2012,(17):180-181
"以人为本"理念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与高校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存在着"以人为本"理念缺失,导致工作开展效果不佳,难以取得突破。要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则必须依托"以人为本"理念,突破传统模式,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真正做到"为广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