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叠衣歌     
这首儿歌是老师在让小班小朋友练习叠衣服时,与幼儿一起编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掌握动作要领,尽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已做。  相似文献   

2.
<正>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  相似文献   

3.
小班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行为可塑性大,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方面都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习惯提供了需要和支撑。而绘本具有贴近孩子生活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小班这一关键时期,利用绘本中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身心成长,培养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幼儿自理能力是指要亲自处理自己或身边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它是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生活所必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包括幼儿生活的自理、幼儿学习的自理、幼儿人际交往的自理等。本文从幼儿园教师视角出发,研究对象是刚入学的3—4周岁小班幼儿,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即培养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饮食、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作为幼儿学习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5.
杨静 《教师》2023,(11):93-95
无论是从幼儿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素质教育与幼儿园课程建设背景的角度来看,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十分必要。文章作者分析了家园合作在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优势,采用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探索基于家园合作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最后提出要转变家长教育理念、丰富家园教育活动、积极展开家园沟通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的自理能力,即自我服务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地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自理能力作为健康领域的培养目标。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小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关系到  相似文献   

7.
幼儿入园后,从“小班幼儿情况调查表”及孩子们刚入园的表现我了解到,多数幼儿在家中受到溺爱,自理能力差。有的衣服需要大人给穿,有的吃饭等着大人喂,有的大小便也需大人抱着进行,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就从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始教孩子们。饮水时,教他们怎样取杯、饮水、放杯;洗手时,教他们学会正确的洗手程序,并配以儿歌;进餐时,给他们讲《漏嘴巴与大公鸡的故事》,教他们一只手扶着碗,一只手拿小勺,一口一口慢慢  相似文献   

8.
设计指导思想:小班幼儿入园已经三个多月,他们熟悉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各项生活常规已稳定,并初步学会独立进行操作活动,如:滚画花布,贴美丽的花,用各种积木建造房屋等。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几何图形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综合组织了“有趣的图形”系列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运用自己的感官,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有益的兴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2):157-158
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与教师日常带班中应首要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小班阶段的幼儿,更是需要幼儿园教师有足够专业性与耐心的,因为他们刚刚离开家所以自我管理能力弱、情感依赖性强,没有形成良好料理自我生活的意识,自理能力培养起来也十分棘手,所以帮助小班小朋友培养自理能力也变得至关重要起来。文章便是结合如何增强幼儿园小班现阶段幼儿的自理能力,分析了现阶段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强化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措施与策略,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家长和老师都要好好把握这一关键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明确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一、小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基本情况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基本上  相似文献   

11.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满足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同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班幼儿刚入园,习惯了家庭生活的他们,要学会适应群体生活、学会与同伴交往与相处、提高交往等能力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着事事随心所欲、不懂遵守区域规则、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等社会适应性的问题。怎样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小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呢?主要通过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培养幼儿与教师、同伴、环境的相互作用,提高小班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自己去刷牙洗脸、用筷子和勺子去喝汤吃饭或起床以后自己穿衣服等等,就能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概括出合适的处事思维与生理反应,从而促进幼儿建立独立意识,培养自信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如何有效地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家园携手的方式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园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及教育理念等都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在家中能很好独立自理的小班幼儿非常少,他们在家穿衣、吃饭等都需要成人不同程度的帮助,因此小班幼儿入园后,对生活自理的过度依赖给老师带来了很大压力,午餐时饭要一个一个、一口一口地喂,午睡起床时衣服要一件一件地帮着穿,致使幼儿等待时间过长,若在寒冷的冬季将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人长期过度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循环线路”教学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林风鸣张红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行为卫生习惯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制度,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长期的工作。小班幼儿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或...  相似文献   

16.
穿衣服———小班生活活动文/周丽娟活动目标1.利用儿歌学习穿衣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2.让幼儿学会完整地念儿歌,正确发“鼠、房、子”等音。活动准备1.幼儿已掌握领子、袖子、扣子等各部分的名称。2.成人外套1件、幼儿外套3件(均为前襟对开、有纽扣...  相似文献   

17.
不露小肚皮———小班健康活动设计/陈雪燕吴华英执教/王京阳在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不够好,动作协调性差,自理能力不强,加上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穿衣服与保护身体二者的关系,故而常常出现穿不好衣服、穿反鞋子、穿错袜子(袜跟穿在脚背上)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陆佳辰 《教师》2022,(9):84-86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签到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端,之后幼儿会进入晨间游戏、自主点心等生活环节,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为了让幼儿的晨间签到更具有生活教育价值,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文章主要研究晨间签到如何促进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真实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但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既满足他们涂鸦兴趣又能为中大班绘画活动打好基础的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情境游戏中开展的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既能让幼儿体验涂鸦活动的乐趣,又能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针对当前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本文经调查研究,重点提出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并强调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希望能得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