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7年11月24日,“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邓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孙鸿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洪绂曾,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24日,“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邓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孙鸿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洪绂曾,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在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地阐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推行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笔者认为,决不能忽视安全与减灾科技文化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4.
1996年11月28日,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环境与发展专业委员会、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青海三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召开了“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光远、杜润生等专家、学者以及主管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共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就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状况和问题发表了意见。现将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刊出,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5.
从1992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战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伟大的进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以“可持续能力建设”为中心,主要在政府调控、生存安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6方面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为中国可持续能力增长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政府一直关注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1992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出席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发表了重要谈话。之后不久,我国制定了促进中国环境和发展的“十大对策”,并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门皮书》。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又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在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务院规定每年5月第3周为全国科技活动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也是经济的战略问题。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对“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显得十分必要和有意义。一、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动因机制“科技创新”概念最早由留美学子传入,在中国已近百年,“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时髦却是近十年的事。1992年6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里约宣言》签字,标志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中科院《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判别为六个平衡,即人与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设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去年岁末,我国政府着手制定《21世纪议程》以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学术界迅速升温。中国生态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先后开了“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大会。今年5月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主持召开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学术大会,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被推到了高潮,因而科学界如何对待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显得日愈突出了。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样,森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也成为了事关新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命题。各方面取得的个基本共识是:新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应突出强调“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环境、资源问题与人口问题、农业问题等一道,被列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大重要问题。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6年7月全国第四次环保会议上讲话指出,“可持续发展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他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我国在2000年,“力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张立祖  师守祥 《未来与发展》2004,25(2):59-61,32
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抓住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成功召开的契机,2003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纲要》指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口综合素质不高。”并提出的保障措施之一是要“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本文通过国际比较讨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成、演变、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10日至11日,第五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联席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万钢出息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万钢在讲话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分别就我国科技发展形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建筑业作为我国第一碳排放大户,其碳中和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顺利实施。如何实现传统建筑材料、结构、建造的低碳转型,如何发展“以人为本”的低碳人居环境的能源环境新技术,如何平衡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全球视野,基于国家“双碳”目标达成的战略需求和顶层设计,阐述建筑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尝试凝练建筑“双碳”路径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从全过程、全领域、数字化和工程的视角提出未来中国建筑“双碳”的可能实现路径、战略研判和研究重点,以期助力我国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国际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源环境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世界人口超过1亿以上国家中,目前中国国家资源环境的安全状态仅略优于日本,处在10个人口大国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便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为此,建议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定位在: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考虑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中国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的政策调整模式可以考虑为: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严格人口控制×(推进资源深度化加工 加大科技投入 扩展资源国际化 改善环境基础 强化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产品、产业、开发、管理、人才、环境等层面存在发展瓶颈和问题,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乡村旅游可在“美丽中国”战略的视野下,基于“美丽”、“生态”、“和谐”等理念,从建设美丽乡村、培育美丽产业、创建美丽生活、塑造美丽农民四大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政府为此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谁都承认,保持环境的稳定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Markandya和Pearce(1988)指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另外一些作者,强调了环境稳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他们强调投资带来的环境问题,Young(1993)提出,许多环境问题源自多年前作出的投资决定。注意到人类对资源的使用,主要通过产品来实现,人类投资的物质形式是产品。因此产品也就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其中首要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因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1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万钢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主持。  相似文献   

18.
2000年6月5日,朱总理为世界环境日发表电话讲话。他指出“回首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生存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点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旋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1994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把可持续发展观念上升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项战略。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也日趋严重,掠夺式的开发建设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可持续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并把保护环境视为基本国策。然而,要实现环境和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