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志堂 《中学教研》2005,(12):17-19
在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解的情况.在代数问题中往往忽视对特殊情形的考虑,在几何问题中除上述原因外,更多的是因为对图形的形状或图形的相互位置考虑不全面而导致漏解.本文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容易出现漏解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几何是一门研究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学科,而几何图形又变化多样,往往满足条件的图形可能不止一个.可是,我们有些同学在解没有给出图形的几何题时,由于对题中所给的条件考虑不周全或受习惯思维的干扰,常常把题目中的图形画成自己平时所熟悉的图形,这样,问题的解答就可能不完整,导致漏解而失分.因此,在解这类题目时,必须仔细分析题意,认真挖掘题目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并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加以解决.下面列举常见的几例漏解题并加以剖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元生 《初中生》2006,(4):28-30
圆是重要的几何图形。由于图形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的不确定,经常存在多种可能的情况。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缜密思考,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正确画图,逐一解答,切忌因思维定势或考虑不周而造成漏解。现就常见的圆中多解问题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初学圆的有关性质这一部分,同学们常常会因忽视图形的多种可能位置而造成漏解、错解.本文从引起漏解的原因出发进行剖析,以提醒同学们思考问题时要周密全面,不可粗心片面.  相似文献   

5.
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几何圆形,由于图形位置、形状及大小的不确定,经常出现多结论情况,解题时漏解出错时有发生.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仔细分析,慎密思考,正确画图,逐一解答,切忌因思维定势或考虑不周而造成漏解.现就常见的圆中多解问题举例解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复习课,尤其是第一轮复习中,由于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理解不到位,思维空间比较狭窄,易产生定向思维,或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注意不到图形的位置分类,或者分类不完全等原因常产生“漏解”现象.笔者通过一些实例评析这些容易“漏解”的数学题,希望复习时能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题中,设计一种新颖的开放型问题,以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如学生对分类型讨论题感到棘手,特别是解无图形相伴的几何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漏解.下面仅就图形位置关系的分类问题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它图形位置关系复杂,命题者在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而在解中考题时,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某个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某种特殊情形,从而导致漏解. 下面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列出常见有关圆问题的漏解的各种情形,并分析导致产生漏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解数学题时,常需构造图形寻求解题方法,如果解题时考虑不周密,往往会造成构图失误,从而导致漏解.本文通过实例,指出一些容易出现的漏解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元生 《初中生》2006,(12):28-30
圆是重要的几何图形.由于图形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的不确定,经常存在多种可能的情况.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缜密思考,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正确画图,逐一解答,切忌因思维定势或考虑不周而造成漏解.现就常见的圆中多解问题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平面几何题中,由于图形位置关系的不同,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出现漏解现象。本文仅举几例剖析漏解原因。 一、忽视深挖概念的外延 例1 相切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cm、1cm,则两圆的圆心距为_____。 分析:学生解该题时往往出现漏解,原因是对相切这一概念的外延不清。“相切”包括内切和外切两种情况。两圆内切时,圆心距为2cm;两圆外切时,圆心距为4cm。故正确答案应是2cm或4cm。  相似文献   

12.
圆的许多问题常因图形中存在多种位置而出现多解,但在解题中也常因考虑不全面而出现漏解.怎样防止漏解呢?下面介绍用翻转的方法解此类问题.例1已知半径分别为10和17的⊙O1、⊙O2相交于A、B,若AB=16,求两圆的圆心距.解:如图1,AC=12AB=8...  相似文献   

13.
当前考试里“开放式”的命题已成为热点,这类题目重点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分类讨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往往由于概念不清,或思考不周,或主观臆断,或对图形观察力差等原因,造成解题的种种失误,其中以漏解为最常见。现举例分析产生漏解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它图形位置关系复杂 ,命题者在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 ;而在解中考题时 ,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 ,忽视某个条件 (包括隐含条件 )、某种特殊情形 ,从而导致漏解 .下面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 ,列出常见有关圆问题的漏解的各种情形 ,并分析导致产生漏解的原因 .1 对点的位置考虑不全面 ,导致漏解例 1 如图 1,A ,B是圆O上两点 ,且∠AOB =70° ,C是圆O上不与A ,B重合的任意一点 ,则∠ACB的度数是 .(2 0 0 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图 1        图 2漏解 如图 1,易得∠ACB =3 5° …  相似文献   

15.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还具有旋转不变性,圆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关于圆的某些问题会有多解.解答这类问题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种情况,逐一加以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漏解,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圆具有对称性,以及点、弦、角等元素在圆中位置的相对性.因此,在解答没有给出图形的圆的有关计算题时,就要仔细审题,周密思考,以防漏解.  相似文献   

17.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当数学问题的条件、结论不明确,或有多种情况,或题意中含有不确定参数或图形时,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数学解题中,若恰当地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则可避免漏解或错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广阔性.下面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圆具有对称性,以及点、弦、角等元素在圆中位置的相对性,因此,在解答没有给出图形的圆的有关计算题时,就要仔细审题,周密思考,以防漏解。  相似文献   

19.
某些未给出图形的平面几何试题,往往存在多解的可能性.部分同学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因概念不清、思维定势、忽视分类、考虑不周等因素,造成构图失误,从而导致漏解.怎样防止漏解呢?现以中考题为例剖析,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有些未给出图形的几何题,经常出现多结论情况,解题中漏解现象经常发生,本文拟就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例析. 一、由于对符合题意的图形考虑不全导致漏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