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外语课的目的不能只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通过范例分析,在课堂上导入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导学生去了解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数子电子技术基础》课遇到的困难不少,究竟是为什么呢?除了该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外,《数电》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课堂教学理论分析多,阅读训练少;教师灌输多,启发自学少;现用教材理论多,内容陈旧;生源质量下降等,要改变这种状态,我认为应对该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头破血流理论分析,增加阅读、分析、指导及实验操作训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目的,纵观一些较为成功的教例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背出听到的某些优秀旬段,按十分制打分,组长记录组员得分,期中和期末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演说家,全班表扬。训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徐乃东 《考试周刊》2012,(71):111-111
口语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作者认为,英语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应当做好学生的课前口语训练工作,这样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就课前口语训练与英语口语能力的关系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说”是语文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训练中的“说”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教师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更缺乏寻找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口语能力,从而导致了轻“说”重  相似文献   

6.
看一个人的能力,最重要的和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说话的能力,即口才。良好的口才,已被列为现代开拓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由于传统语言教育的重文轻语、重写轻说,导致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状况,已根本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说话能力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说话能力训练应该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学生的说话能力总体偏低,亟待提高,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有着深刻的必要性、现实性,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课前说话训练,采用"两级四段说话训练模式",科学有序、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方式,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阮亚英 《教师》2019,(15):67-68
计算能力属于一项基本数学能力,是开展数学知识学习、进行数学探究和思考的关键,直接决定学生成绩,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自主学习是突破传统被动接受学习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独立自主进行问题分析、实践、探索与质疑等来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课前三分钟让学生通过多样化方式的自主学习训练,以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一种新尝试,文章则结合实际,对具体做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  相似文献   

11.
课前五分钟训练是以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所思所想为主要内容,以演讲或表演为主要训练方式。课前五分钟训练活动的实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是一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益训练活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板块进行演讲。  相似文献   

12.
音准,即在演唱或演奏时发出正确的音高,能够营养听众的耳朵,带来美的享受。如果没有了准确的音高,艺术的魅力将不复存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音准已成为学生学习音乐路上的绊脚石,“曲调好听唱不准”已经成为老师们共同的心声。一、“曲调好听唱不准”的原因纵观我们的唱歌常态课,“曲调好听唱不准”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歌曲学唱的数量不少,但真正“唱好”的不多,甚至未能“唱对、唱会”,导致约有六七成中小学生存在唱歌“跑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术创作课是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在创作课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命题画练习,让他们有自的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同时,采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情景的画面,向学生提供具体、真实、生动的绘画素材,提高学生对创作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的积极性。其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4.
杭兵 《上海教育》2000,(10):46-46,64
阅览课是课程教材改革中新创设的一门课程。开设这门课程在于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要使该课程的创设真正见效,其中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必须抓好语感的训练。认识语感把握特点语感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他假设人脑中存在一个得自遗传的为人类所独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在此基础上在接触具体语言过程中,获得一种直觉的语言知识,于是能够自然而然地识别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应体现培养技能型、一专多能型人才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加强实践课的质量?我们认为,必须为学生开设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具有产业效能的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履行岗位工作能力的一种必要手段。把能力培养与产、教、实、研紧密结合,互动并进,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为此,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笔者看到关于一年级《自我介绍》的口语交际课设计。在这堂课中,执教者针对孩子的特点,分析了实际情况,并以钱钟书爷爷的自我介绍为例,在教学设想中谈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让孩子们明确交流的目的,让学生介绍清楚自己今年几岁、叫什么名字,这名字是谁给起的、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7.
18.
《理科爱好者》2004,(6):75-76
  相似文献   

19.
《理科爱好者》2004,(6):73-74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以应试教育为主,重“写”不重“说”,轻视素质教育,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缺少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学生不愿开口说,更不愿在众人面前说,就连课堂正常的发言也怕开口,所以,对学生口语的训练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