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彩芳 《广西教育》2011,(16):44-45
"以读为本"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为本"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一种基本方法,甚至是一种教学模式。然而,“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感悟语言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陶冶情感。”以读为本 ,并不是进行机械地朗读背诵 ,为读而读 ,而是要教师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等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地读 ,从而达到“以读促思 ,以读激情 ,读中感悟 ,读中迁移”的目的。一、以境诱读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 ,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幻灯、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 ,营造读的情境 ,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 ,引起感…  相似文献   

3.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以读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诚然,要实现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要在多读上下些工夫。但是,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以读为本”,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要多读课文,就一定没有错误,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了“一读到底”的局面。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确实抓住了“读”这个主线。初读、引读、领读、对读、轮读、接读、齐读等,形式多样,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4.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它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人文本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个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看,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豪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读的方法,才能达到让学生“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多读的重要性。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充分说明“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  相似文献   

6.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句话阐明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读,而不是讲和问.阅读教学应做到“以读为本”,通过读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怎样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效呢?  相似文献   

7.
一、以读为本。课内引路 “以读为本”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读”贯穿到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培养阅读的技巧,如精读、品读、诵读、默读、略读、浏览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海玉 《教育文汇》2013,(17):26-27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阅读,而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环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深切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赖燕明 《陕西教育》2009,(7):21-21,9
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成为了许多语文老师的困惑。现以《丰碑》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科学地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主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言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改革热潮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优美片段、多读重要的句子,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意思。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陈姗 《新疆教育》2013,(11):84-84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以写促读”是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引入写作任务,通过写作任务的完成促进深阅读、广阅读.并自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代讲"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正确、合理地运用"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读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学字学词学句,在读中感悟语言魅力,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志。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熏陶。”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以读为本进行朗读训练,让语文课堂琅琅的书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的精髓,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整合感悟,在读中主动发现,在读中积极体验,从而以读代问、以读代讲,发挥个性化阅读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本的精髓,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整合感悟,在读中主动发现,在读中积极体验,从而以读代问、以读代讲,发挥个性化阅读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巧妙运用相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轻,兴趣浓,效率高,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运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呢?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写作训练的因素,以阅读为基础,在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表达,使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读代讲”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 的热点问题和实践方法之一。用师生的朗读代替语文学科知 识的分析,用学生的生活体悟代替刻板的情感灌输,在文本和 学生之间形成“敞亮”的对话交流,是教育者目前在实践的课堂 中需要关注和平衡之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1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 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