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看来,《珍妮姑娘》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和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珍妮姑娘》充分体现了悲剧艺术认知社会人生、教化伦理道德、陶治审美情操的功用。  相似文献   

2.
庄群 《海外英语》2011,(7):257-258,260
《珍妮姑娘》是继《嘉丽妹妹》之后德莱塞的又一部不朽之作,其女主人公珍妮是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少女。该文试用女权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探析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珍妮的人生困境中投射出的曲折的情感历程,并探讨造成珍妮悲剧的根源和揭示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这种境遇的极不公正。  相似文献   

3.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小说中受到关注最少的一部。批评家多认为作品是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无能为力,赞赏珍妮姑娘的自我牺牲精神。本文试用女权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探讨作者德莱塞的男性视角是如何操纵着珍妮的命运及作品的创作的,进而揭示作品中所体现的男权文化和女性意识,并探析造成珍妮悲剧的根源,指出作者无法超越主流意识和男权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4.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典型的一部悲剧,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分析珍妮的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指出珍妮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性格、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悲剧意识所决定的,最终揭示了珍妮的悲剧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高援声 《学语文》2004,(3):33-34
德莱塞的《珍妮姑娘》出版后得到了当时批评家门肯的热情赞扬。他在1911年9月给德莱塞的信中说 :“不要担心《珍妮姑娘》。它是一部上乘之作 ,是迄今为止美国最棒的小说。”《珍妮姑娘》一直被看作是一本自然主义小说 ,文中主人公在生活环境的重压下 ,被迫沦为别人的情妇 ,成为  相似文献   

6.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在代表作《珍妮姑娘》中通过主人公完善自身人格却又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和悲剧的命运,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冲突,质疑了普遍伦理标准的合理性,同时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冷酷。  相似文献   

7.
《珍妮姑娘》中的主人公珍妮与莱斯脱是一对恋人,性格的差异、悬殊的家庭地位、残酷的社会环境是导致两人爱情以悲剧收场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作品中受到关注较少的一部小说,人们一般是从父权文化,男性视角,消费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分析珍妮悲惨的命运。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珍妮姑娘》,揭示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关系以及他们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双重迫害,指出德莱塞生态主义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邱慧 《培训与研究》2010,27(1):17-19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作品中受到关注较少的一部小说,人们一般是从父权文化,男性视角,消费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分析珍妮悲惨的命运。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珍妮姑娘》,揭示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关系以及他们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双重迫害,指出德莱塞生态主义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德莱塞具有代表性的两部悲剧小说。德莱塞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满怀深切的同情塑造了两个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追求幸福的贫家女的生动的悲剧形象,她们的堕落而非不道德,除了自身性格原因,罪恶的根源是那个逼良为娼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与《珍妮姑娘》是两部从标题到题材、结构、故事情节都有相似之处的作品,悲剧性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探讨、比较两部作品悲剧显性主题下的不同隐性内涵,能更好地认识两位作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珍妮姑娘来自一个穷困潦倒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她有着善良的心肠和隐忍的美德,有着美丽的灵魂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高尚品质,可是依然无法逃脱社会现实的残酷迫害,无力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袁汀 《文教资料》2008,(3):54-56
珍妮姑娘来自一个穷困潦倒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她有着善良的心肠和隐忍的美德,有着美丽的灵魂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高尚品质,可是依然无法逃脱社会现实的残酷迫害,无力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4.
德莱塞笔下的嘉莉和珍妮是背离了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典型人物。在烘托两位主要人物的同时,德莱塞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次要女性人物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命运的关键转折点都有次要女性人物的影子。通过对引导嘉莉走向虚荣的邻居万斯夫人和影响珍妮价值观的女主人布里斯布里奇夫人以及两位女主人公所谓的情敌赫斯特伍德夫人和莱蒂的比较,揭示小说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并引发读者对资本主义体制下女性众生相的深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围城》的悲剧性在其主人公方鸿渐身上得到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方鸿渐的悲剧性具体体现为他的爱情婚姻悲剧、人生命运悲剧,实际是一种性格悲剧,也是一种社会悲剧。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其悲剧命运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中蕴含了深刻的悲剧性,即人物的悲剧、社会的悲剧等,人物的悲剧是作品的主要基调,小说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他既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天使,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在他那充满矛盾冲突的性格中展现其深刻的悲剧命运。要了解主人公的悲剧性,主要就从葛利高里的本身的性格特征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德莱塞的姐妹篇《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打破了优雅文学中女主角必须纯洁无暇的传统,描绘了二位出身贫穷,性格迥异的女孩的悲剧命运.本文运用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对比总结两部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元素,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弱肉强食,金钱至上,虚伪浅薄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来自社会底层的少女珍妮家境贫穷困窘,尽管一生遭遇痛苦和不幸,然而她却有一颗水晶般纯洁无瑕的心。展示了珍妮姑娘美丽的灵魂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高尚品德。  相似文献   

19.
哈代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女主人公——淑,是一个具有悲剧性命运的新女性形象。她的人生悲剧是由多元复杂的因素汇合而成,但对其悲剧的探源却很少人涉足。文章从社会、性格和命运诸方面对其悲剧根源进行溯源,并分析其悲剧的审美、认识和社会批判等方面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方方小说多描述普通人的人生悲剧,其主人公大多具有反抗性,在与现实社会、自我或他人的冲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性美感,表达了作家对个体生存现实的哲理性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