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必裕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10-12,25
大学生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机会型创业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降低创业风险,发挥知识优势进行创业的重要举措。为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成功率,文章在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初创期项目的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阐明高校好项目,很快由企业转化,大学生所利用的科技成果往往是阶段性的成果。从初创期技术成果的产品化、生产工艺设计及营销模式策划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初创期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及市场创新特性,提出扶持大学生创业初期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种子期是大学生利用高校科技成果创业的起始或上马阶段,技术成熟、性能完美、市场需要的项目,是创业成功起步的关键。为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文章在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种子期项目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高校好项目,很快由企业转化,大学生所利用的科研成果,往往产品不成型、工艺不成熟,还需深度研发。通过剖析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种子期项目的培育的过程和机理,提出有效培育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种子期项目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寻求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大学生创业进行深入探讨,认为高校科技成果应用到大学生创业实践当中,不但能够提升创业的技术含量,减少创业风险,树立创业信心,还能开拓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途径,最后根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降低就业机会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就业还存在着对接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实践基地建设不够等问题,建议应加强创业就业教育、设立创业就业基金、制定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建立创业基地,更好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在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微型企业发展都是近年来国家关注的重点,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微型企业创建结合起来,能够有针对性地推动大学生创业和微型企业发展.知识、经验和能力是微型企业成长的基础,市场机会、市场进入、市场竞争是微型企业成长的三个关键环节.高校创业教育应针对微型企业特点,以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实战三环互动模式来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明 《华章》2010,(32)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船业教育也随之开展起来并日益成为各个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论述了创业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并结合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对大学创业教育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对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分析进行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必要性和现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研发和转移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五个方面来构建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制约因素,以此来更好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其动态演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模式是一个伴随着创业者学习曲线和外部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化的过程。本文从动态演进的视角系统研究了四种大学生创业模式:积累演化型、连锁复制型、技术驱动型和概念创新型,并指出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内在资源禀赋、内部创造力与外部机会和资源不断优化重组的过程。高校创业教育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模式由生存创业向机会创业或概念创新方向的转变,有效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对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文章在对比阐述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低、机会型创业率与社会创业率持平以及我国大学生没有担当起机会型创业主力军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比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担负着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它不仅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梦工厂,创业实践的试验田,更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和成功创业的关键性平台。完善的创业平台是大学生创业强有力的支撑,对提高大学生创业存活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