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疑邻盗斧     
1、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2、他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3、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里了。4、他找到斧子以后,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就觉得他那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于昌伟绘)疑邻盗斧@于昌伟  相似文献   

2.
疑邻盗斧     
我的斧头不见了,难道是邻居偷去的?他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这天,农夫上山去砍柴。咦,这不是我那把遗失的斧头吗?55疑邻盗斧:对人或事胡乱猜疑,不注重事实。原来是我自己不小心失落在这儿的,嘻嘻。嗯,看上去他走路已不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啦。他的脸色表情、谈吐……统统不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啦。没有根据的胡乱猜疑,会对问题造成错误的认识和判断。是呀,看来无端乱猜疑是不好的!疑邻盗斧@张帆 @亦琦~~  相似文献   

3.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个老头儿丢失了一把斧头。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像是一个偷他斧头的人。不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头。他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头的人了。  相似文献   

4.
亡斧者     
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把它偷走的,有了这种想法后,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邻居的儿子都像是偷斧头的人。过了一阵子,这人从家中的井里找到了自己的斧头,  相似文献   

5.
亡斧     
<正>人有亡鈇②者,意③其之子。视其步行,窃鈇也;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者也掘其谷而得其鈇。他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似窃鈇者也。注释:①本文选自《吕氏秋》。邻②鈇(fū):通"斧"。颜③意:怀疑。动释义:。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日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无子偷去了。他处处注意那个人的言行举止,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春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  相似文献   

6.
走自己的路     
老兵 《高中生》2008,(13):50-5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心理暗示有时候能够起到神奇的作用。我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丢了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偷了他的斧头。于是他开始注意观察他的邻居,总觉得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偷了他斧头的人。有一天,他存自己家的柴火堆早找到了丢失的斧头,第二天他再看见那个邻居,怎么  相似文献   

7.
《阳光塘》讲述的是一个有关猜疑的故事,说到猜疑,古时就有一篇叫《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怀疑邻人之子偷了他的斧头,怎么看那人都象一个贼,及至找到了斧头,怎么看那人又都不象一个贼。只是,在那个寓言里,智子仅是怀疑而已,没有无根据地去指责。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却非常不幸,因为被怀疑而受到无尽的指责,几乎是家破人亡,人言真是可畏!对于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篇文章,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呢?下边是我们高二年级几个班学生的发言记录,欢迎读者批评。向义河(湖北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三年前,“他”路过阳光塘,因一位农村妇女的武断…  相似文献   

8.
<正>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于是处处留意邻居儿子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几天后,他找到了斧子,原来他几天前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把斧子落在了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家的儿子,再留心看,怎么看都不像贼了。  相似文献   

9.
影子神偷     
<正>倚天是一个神偷。因为其功夫已经达到了想要偷什么就没有偷不到的,而且不留半点痕迹的出神入化的地步,所以江湖上人都称他为影子神偷,意思是,他偷起东西来简直就像是一个影子一样,让你根本无法察觉,无法捉摸,无法追寻,当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的一天,他在一家超市的停车场,动手撬开了一辆豪华轿车的车门.当停车场的保安人员上前询问时,他亮出了证件,保安人员就没再说什么.轿车的主人从超市出来后,保安人员对他说,你的车已被人"偷"走了.那人似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沮丧地回了家.  相似文献   

11.
苹果丢了 街道上人来人往。人声嘈杂。 “听说了吗?那人疯了,整天都说别人偷了他的东西。”“是啊,可谁会去偷窃一个疯子的东西啊!”  相似文献   

12.
小裁缝带了一根缰绳和一把斧头步行去树林里抓独角兽。很快他就听到了独角兽朝他飞驰而来的声音。那独角兽眼睛闪着光,又长又锋利的角像长矛般的刺向小裁缝。像是要从他身上冲过。  相似文献   

13.
巴塘的礼物     
一 出了海子山,路平坦多了,山与山之间不再像是用刀劈开的,而用的是斧头,钝斧头;劈得不彻底,增加了一些沟壑,山体仍然相互粘连.眼前的山丘,则是用小利刃削出来的,有平缓的坡度,削完后又往两边推了推,于是当中便有了七八里谷地.  相似文献   

14.
小裁缝带了一根缰绳和一把斧头步行去树林里抓独角兽。很快他就听到了独角兽朝他飞驰而来的声音。那独角兽眼睛闪着光,又长又锋利的角像长矛般的刺向小裁缝。像是要从他身上冲过。  相似文献   

15.
做编辑工作的常常会在来稿的附言中,看到“望斧正”或“祈斧正”一类的谦词,“斧正”者,即用斧头砍削改正也。那么何以修改文章要用斧头砍削来比喻呢?“斧正”一词是从成语“运斤成风”转化而来的。《庄子·徐无鬼》载:从前一楚国人,在粉刷墙壁时,不留心将一点灰浆沾在了鼻尖上。那灰浆薄得象蝇翅一样,但那人却要一个匠工用斧头给他削掉。匠工二话不说,便运斤(斤即斧)成风。楚人面无惧色,直立待削,匠工竟一下子将那点灰浆削得干干净净,并无伤鼻。于是,后人便用“运斤成风”形容技艺高超。  相似文献   

16.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个老头儿丢失了一把斧头。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牛又回来了     
有一则关于牛的故事 :农夫的牛不见了 ,他怀疑是他邻居偷去的。以后碰到邻居 ,观察他的神情气色 ,觉得邻居举手投足都像是偷他牛的人。几天后 ,他的牛居然又回来了。再看邻居 ,一切都很正常 ,不像是偷牛的人。掩卷长叹 ,不禁想起昔日颇流行的一句话 :切莫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心中已认定他人是贼 ,所见自然尽是贼眉、贼眼、贼相了。这是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它的危害 ,有些已为我们警觉 ;许多却未为我们获知。三国时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一见魏延便要将他推出斩首。只因魏延脑后有反骨 ,便断定他日后必要谋反。虽有刘备救助 ,但…  相似文献   

18.
一把金斧头     
有两只可爱的小老鼠,一只叫贝贝,一只叫苗苗。一天晚上,它们在外面发现了一把斧头,那斧头金光闪闪的。贝贝想:“我有了这个金斧头,可以换一大笔钱,有了这些钱,我可以买许多粮食,以后不用再偷粮食了。”苗苗想:“我有了这个金斧头,要给大伙看看,再换成钱,建一座又高大又雄伟的大楼,以后就不用在墙上打洞安家了,那该多舒服多气派呀!”  相似文献   

19.
与你不相干     
一次,海明威在街上见到一个像是老朋友的背影,他赶过去在其背上猛拍一掌,不想却认错人了。那人愤愤地说:就算我是你的朋友,你也不应该这么鲁莽啊!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少年科学》2013,(9):14-15
从前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怎么也找不到。他左思右想,觉得可能是邻居的儿子偷了,就开始注意那小子,发现他的举手投足怎么看都像是在躲着自己,一定是做贼心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