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滞胀”危机,美英等国家放弃福特主义资本积累方式,转向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积累方式.这种新的资本积累方式是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导下构建的以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和泡沫化、金融资本流动以及金融运作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财富再分配和财产转移机制.它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了2008年以来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而宣告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金融化、社会保障私有化、政党工会关系、垄断资本全球化四个方面考察了新自由主义对美国劳资关系的影响。当前这场金融危机还不能推动美国劳资关系的转变。这是因为金融危机还不是新自由主义危机的全面体现,金融化依然会持续。新自由主义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挑战,劳资关系的改善缺乏工人运动和政治推动力量。垄断资本全球化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席卷全球,在一定程度上危机的产生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透视金融危机产生来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走向衰弱的原因及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改头换面的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4.
刘慧  武海宝 《教学与研究》2021,(11):100-11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也遭遇了危机.为了解决新自由主义危机,超越新自由主义秩序,西方左翼学者迪梅尼尔和莱维提出了一种"新管理资本主义"方案,主张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依靠所谓的管理者阶级,来管制和镇压金融寄生者阶级,以遏制资本主义的金融化趋势,推动金融资本主义重返产业资本主义.这种方案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进步性,但缺乏对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以及金融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和趋势的深刻理解,缺乏对管理者阶级本质的深刻洞察,同时也绕开了对金融资本国有化改造这个社会主义的核心主题,其本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危机,本质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美国所谓"金融创新",违背了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原则,埋下了搅乱金融秩序、制造金融危机的祸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绝不是什么"失衡"、"不平衡"的问题,而是不平等、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次贷"出笼,是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次贷"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酿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6.
美国曾推崇备至的新自由主义范式治国方略在冷战后对于美国经济扩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恐慌,其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政策方向也为此次危机埋下了隐患,这将暗示着危机后新自由主义范式式微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金融等原因所酿成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的金融危机,却通过美元的无约束发行,造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应金融风险,惟一的选择是约束当前美国依靠信用发行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方式,改革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自由主义霸权的资本化的具体表现已经转变为金融霸权.金融霸权依靠金融资本流动,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生成两种持续扩张模式.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席卷全球,正是金融霸权主义为应对潜在的危机风险所预先设计的常态转嫁机制产生的总体效应.“量化宽松”作为一种高强度的凯恩斯式反危机政策的长期化,只不过是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合谋”变相地实施财政性货币发行,其实质则是美国垄断资本操纵美元,藉由新自由主义化的流动性秩序框架,通过治理模式助长内部危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转嫁,旨在维系衰落时期的金融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9.
新帝国主义是全球化金融化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形态.从时间跨度看,新帝国主义孕育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90年代初初步成型,世纪之交达到巅峰,2008年后开始走向衰落.新帝国主义既是全球性垄断、高度金融化虚拟化、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也是“一超独霸、多强拱卫”的美国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循环建立在高负债、虚拟经济和透支消费的基础上,而这些又高度依赖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金融体系,因而维系其资本循环的纽带,必定会随着美国综合实力的衰退及其国家信用的过度损耗而变得异常脆弱.2020年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治理体系的系统性缺陷,疫情过后人们必定会对新自由主义和现行全球治理秩序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反思.随着美国霸权秩序的加速衰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大,百年大变局的历史进程将会加快.  相似文献   

10.
开卷     
《江苏教育》2015,(7):6
本书是一部关于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和趋势的敏锐之作。全书收录彼得·高恩发表于《新左翼评论》上的力作,深入探讨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的新轮廓.认为如今国家间的体制成形于华盛顿对美国霸权地位的维护:分析近年全球焦点话题——自由主义神话、巴尔干危机、伊拉克战争、911事件、核不扩散条约、全球化和美国霸权、华尔街体系、2008年经济崩盘:预测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下的世界前景,预言美国在未来世界  相似文献   

11.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重新重视马克思、费雪和明斯基三位经济学家的思想,而前两位的思想已为人熟悉,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却很少提及。明斯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实质就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进而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危害难以避免。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对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以及推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trongest financial crisis after the 1930 Great Depression by many economists.It leads to the bankruptcy of many lar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depression in real estate markets and increasing unemployment rate all around the world.The causes might include incomplete housing policies,deregulatory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3.
虚拟资本是指各种有价证券,包括信用证券和公共有价证券两种形态。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深刻揭示了金融资产所特有的虚拟性质,揭示了经济周期性与金融危机的根源,揭示了货币流通与利率变动的内在规律。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和宏观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和经济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我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中国政治经济学的转型,是在科学扬弃和超越苏联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转向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应当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的学术方针和总体创新原则,使我国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适应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现代化和具体化。新时期30年,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总体上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经济思想为指导,以中外市场经济为实践源泉,创新出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资源和需求双约束假设、公平与效率交促同向变动假设和公有制高绩效假设等五个最主要的理论假设并逐渐形成共识,取得了人类经济学说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对高绩效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呈现出注重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政策探讨、注重对经济学原理的超越性发展、注重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数学表达和分析、注重用现代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以及注重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互动和借鉴等五大  相似文献   

15.
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行新的阐释.经济危机在当代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属物,它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现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认识,对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球各个地方和各个行业。在整个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等教育风险与机遇并存,出国留学出现新"契机"。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阐述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屡遭质疑,苏联解体后达到了顶峰。出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闯过了六四风波、国际金融危机一系列坎坷,交出了举世瞩目的答卷,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容置疑。新时期,科学认识并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界对转型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与特点;二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用;三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含义及表现;四是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与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升级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作为会计计量的公允价值准则被金融界认为放大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他们要求停止公允价值计量。迫于压力,FASB和IASC因此调整了公允价值准则。本文认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公允价值准则在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加强监管,使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危机与21世纪的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危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扩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解释力,对于分析资本主义在现实中的演化趋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经济危机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生态危机则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结论,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结论的。生态资本主义、绿色凯恩斯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因而是有局限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于受技术驱动的绿色投资措施,不能成为摆脱金融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核心政策。"生态革命"从而"社会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