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内容变得开放、灵活,学生具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美术课逐渐变得活起来,动起来,热闹起来。然而,在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课堂活跃而不扎实、热闹而无序的现象。如补充教学材料随意性大,教学内容不扎实,片面理解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不落实,课堂活跃浮于表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美术教学不是养人眼目的表演,更不是虚华外表的卖弄,美术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不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枯燥无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强化探究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这位小作者也不例外,在以往写作文的过程,搜肠刮肚也写不好.自从遇到了吴老师,写作文就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4.
盘山公路实质属于变形了的斜面,具体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为何不直接从山底修建到山顶的公路,而是“盘”起来,使斜面的坡度变得更小。教学中把盘山公路和斜面直接联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进行这一课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春雨     
清晨,拉开窗帘,光线不像往日那么明亮,天空变得暗淡起来,到处迷蒙蒙一片。 不一会儿,雨就无声无息地下了起来,哦,这是今年第一场春雨,我情不自禁地打开了窗户,沉闷的空气顿时变得清新起来。  相似文献   

6.
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起来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心愿,因为枯燥乏味的语文课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不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语文的教学工作就无法正常运行,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势在必行。经过几年的教学工作,笔者对此做以下几点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时至今日,课改已进行多年,很多老师都愿意放下架子,让课堂变成学生放飞心灵、释放情感的芳草地,氛围也变得热闹活泼起来了。然而,也有不少老师嘴上说要“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是会不自觉地强化个人的想法,强调自己教师的地位。这样一来,学生就在无形中被限制了,行为会变得拘谨起来,课堂也就变得平平淡淡了。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一直在尝试给学生“减负”。 近些年来,通过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和教育专著,我觉得初中语文教材变得越来越浅显,教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越来越轻松。正如很多专家指出的那样:教师素质提高了,学生负担就减轻了。  相似文献   

9.
建构有效课堂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有效课堂让学生学习知识变得容易,学得快乐,让教师变得轻松。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呢?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原先被动学习的学生就变得主动,可想而知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地集中,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积极地动脑,学起来会更加地轻松。同时,教师教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好。如果老师不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会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突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大问题”又称“核心问题”,“大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复习课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利用“大问题”情境驱动学生积极探究,把知识和经验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让复习课变得“活”起来、“串”起来、“亮”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创设愉快教学情境的一种方法,它能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并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论述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入幽默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红 《江苏教育》2008,(13):113-114
第一次让我知道它的,是我的学生。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爷爷的芦笛》,那是讲强强独自在暴风雨的夜里如何战胜了恐惧,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在发表感言的时候。一个男孩子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闪烁着智慧的思想,自然获得了我的赞赏。可更多的声音嚷了起来:“老师,那是歌词,不是他的。”  相似文献   

13.
一 安妮快两岁的春天,忽然变得不安定起来。 母亲说,安妮该谈恋爱了。 果然,一直温驯听话懒得出门的安妮,在这个春天格外活跃起来,频频出门。  相似文献   

14.
老师都有自己的苦衷,面对那些调皮的、屡教不改的学生,除了罚。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老师惩罚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寓褒于罚,寓爱于罚,完全可以让惩罚变得温柔起来。  相似文献   

15.
王黎明 《江苏教育》2007,(22):20-21
活动目的: 以《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诸葛亮为切人口,使原本在学生头脑中比较单薄的人物形象变得丰富起来,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堂逐步变得“活”起来,学习内容开放、灵活,学生具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等等。然而,在新旧教育思想交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具体表现在:补充教学教材随意性大,教学内容不扎实;片面理解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不落实;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上学期,我新接一个班级。在开学前几天的数学课上。我发现整个课堂有些乱:学生随意发言的有之、不做随堂作业的有之、更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这可怎么行,我变得焦急起来。终于有一天,我在一次班会课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学生的解释令我大吃一惊:“老师,我们在公开课上不会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天星 《中学文科》2005,(8):17-18
通过和很多高三学生的接触,笔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高三现象”:一些学生进入高三后,原本活泼的人却变得不爱说话了。他们不再爱跟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神情开始变得严峻起来。有的同学发展到后来,精神状态开始变差,常面带愁容,在问题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一些家长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为孩子的变化而深感担忧,有的甚至怀疑孩子得了抑郁症。于是有很多家长来信询问这种“高三现象”的成因及消除之法。  相似文献   

19.
戴国军 《农村教育》2005,(12):53-5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教师角色功能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如果说这些初衷能够实现,无疑是对原有的基础教育模式的重大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我们将使课堂由一潭死水变得波澜起伏,使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使学生的世界从此变得精彩纷呈。然而,期待中的理想与现实中的状况却有不小的差距,农村学校实施新课改的情形不尽如人意。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受课时限制、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考核要求等因素的影响,英语课堂正慢慢失去轻松、趣味,变得枯燥压抑起来,尤其到了高年级,教师的满堂灌,大量的练习,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变得怕学,厌学。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