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传统翻译理论赋予原文与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译文只是原文的临摹或仿拟,必须忠实于原文,做到与原文完全对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解构传统翻译忠实观,否定原文高贵而译文低贱的等级观念,重新表述"忠实",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来重新审视传统上的忠实观.  相似文献   

2.
覃晓霞 《海外英语》2012,(15):144-145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翻译及其翻译标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跨文化互动的研究。“杰罗姆模式”主张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强调词与词的对应翻译;“贺拉斯模式”主张译文必须忠实于其“顾客”,强调协商是翻译过程的核心概念;“斯库勒马切尔模式”主张“异味”翻译,强调为读者保留原文风采。而一般翻译标准则强调“忠实”与“通顺”。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译文必须体现原文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内容和语言应该忠实于原文;同时译文还必须满足读者易于阅读理解和欣赏的需求,在其翻译技巧或方法的应用上不拘泥某一种固定模式,而要考虑到其变通性。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理想的翻译是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可以完全忠实地反映在译文中。鉴于源语和目标语在句法、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译文和原文有时会存在差异,这使得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不能完全忠实地反映在译文中,译者在译文中对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进行了调整。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看,译者有时需要在译文中对原文中所蕴含的图形-背景关系进行转换。本文通过简单句、复合句的翻译实例简要阐释了图形-背景关系在译文中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对"忠实"标准的理解多停留在内容和形式的层面上,然而,翻译中的"忠实"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忠实。从翻译的"忠实"对象这个角度重新思考翻译的"忠实"标准。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需要"忠实"的对象有原文形式、原文内容、原文作者、译文读者、读者文化、客观事实和翻译目的(效果)。在翻译活动中,译员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忠实,而这种忠实应当有合理的适度性的把握。但这种忠实也必然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和内涵及译者自身因素上。  相似文献   

7.
功能翻译理论与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将译者从"忠实"于原文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它强调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更加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文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有关原理探讨了其在旅游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目的和功能是翻译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十七大报告的英译不仅牵涉到文化、语言和翻译问题.而且还涉及政治问题.因此.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来看十七大报告的英译,就是要在基本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选择有助于达到译文目的的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即可根据需要对原文的词汇、句法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 ,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 ,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 (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 ) ,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 ,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 ,舍什么 ?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 ,它们相互结合 ,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 ,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0.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时既要忠实原文又要译文通顺。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所附译文中有些翻译片面强调“忠实”,过分直译甚至死译,致使译文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有个别翻译没有准确表达出原文意思,有误译、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已经无法解释诸多的翻译现象,遭到众多学者们的质疑.翻译的“伦理转向”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翻译忠实观作出合理的阐释.它认为译文忠实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忠实于原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不忠实”具有矛盾性和相对性,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外,“忠实”与“不忠实”都具有一定的伦理理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许多的商标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时不得不失“信”或不“信”。从目的论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指出为了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信”于原文不是唯一可容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翻译活动中,“忠实”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是译者的基本责任。而实际上由于两种不同语言之间本身的差异、文化之间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译者的主体性等原因,翻译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忠实的。分析了翻译不可能绝对忠实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两种避免“假忠实”的方法,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接近原文。  相似文献   

14.
翻译标准多元化使译者翻译时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但这并不代表翻译无标准或译者可以任意选择翻译标准..在“笔译基础”课程考试中,评价译文的标准是给定的,即要综合考虑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目的、功能和文体风格.这要求译者应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来考虑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如果改译甚至胡译或者乱译都将被处以“低分”的惩罚.因此,翻译标准在理论上是多元的,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却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标准问题是翻译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译界一般都认为"忠实"应为翻译的标准之一,但在对"忠实"标准内容的理解上,却不完全一致.笔者认为,作为翻译标准的"忠实",应当指的是忠实于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忠实于原作所表达的文化特色,忠实于原作的体裁、结构形式和语言形式,但不是逐字逐词的死译.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宗旨在于将原文意图予以忠实的再现。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是一种无色透明的表达工具,而且也是存在的组成部分,包容在人类生存方式内部,有着创造性与隐晦性的特质。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其在哲学维度下的认知在根本上撼动了传统的翻译观与译文忠实原则,扭转了翻译的忠实再现身份,而是将其转变为一个意义的再生过程,在这个独特的过程中,旧有意义获得理解阐释与传递,新的意义被赋予创造。  相似文献   

17.
翻译讲究“信”、“达”、“雅”,不同文体的翻译有其各自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必须遵循忠实、通顺,真实地反映原作的艺术现实的艺术性原则及符合译作的本民族的语言习惯的原则等。因此就要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标准一直是翻译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译界普遍认同译作应忠实原文.但不同的理论对忠实内涵的理解却有差别.从翻译各个流派坚持的忠实原则来看,忠实观存在多元化、多维度、动态的特性.采用异化还是归化策略或是兼而有之要看以何种忠实为前提.归化与异化并不矛盾,它们互补共生,为不同的忠实而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围绕“信”(忠实于原内容)、“达”(语言通达)、“切”(语言风格贴切)三字,通过对多部英影片片名翻译的比较分析,从中探讨翻译技巧,思考翻译原则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