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教师,你觉得幸福吗?教师职业能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吗?如果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的话,其幸福感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长期过着优越的生活,却并不一定感到比别人更幸福。一个真正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完全可以从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研究中体验到巨大的幸福感受。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幸福来自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传统上人们往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象地概括教师职业。这一方面固然体现了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背景 2005年的西博会期间,在主题为“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上,原教育部师范司司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带来了“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题报告,报告论点“培养阳光灿烂的学生,首先要有为教师职业感到幸福的老师”。教师是关系学龄儿童成长的重要外因。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持久而深远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们从工作中得到的精神报酬,它决定着他们对待工作的情绪状态、投入程度和热爱程度。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的体验与感受,觉得从事教师职业没有多大意思。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唤醒教师的幸福感受?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背景 2005年的西博会期间,在主题为“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上,原教育部师范司司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带来了“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题报告,报告论点“培养阳光灿烂的学生,首先要有为教师职业感到幸福的老师”。教师是关系学龄儿童成长的重要外因。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持久而深远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们从工作中得到的精神报酬,它决定着他们对待工作的情绪状态、投入程度和热爱程度。  相似文献   

5.
2010年海峡都市报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推出了“教师幸福感”特别调查,共有9543人参加“教师问卷”网上调查。参与调查的教师中86.8%认为不太幸福,其中44.0%的教师给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只打了“及格”,23.6%的教师认为不幸福;19.2%的教师认为很不幸福。仅有13.2%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高。  相似文献   

6.
郑新蓉访谈录──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老师,您好!在2004年您参与了《中国教育与教师发展报告》的撰写,在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项目时您发表了有关教师职业幸福的观点。但是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幸福的关注并不够。所以,今天想请您就这个话题谈谈您的看法。首先想请您分析一下,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概念上,比较难以从正面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为幸福感主要是与价值、意义相关联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出来,不是因为教师已经具备了幸福感的问题,而是相反,许多教师可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幸福感。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看到应试教育给孩子们带…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4):64-67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幸福的老师才能成就幸福的学生。审视当前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却发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正日渐缺失。研究表明,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泛化的职业倦怠、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从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认可的逻辑起点来看,要从学校的人文管理、社会保障和个人自觉发展等方面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依据对某市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访谈和调查结果分析,提出了教师职业幸福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优势需要的制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与发展是教师幸福模式循环反复的过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与发展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关注中国教育,应从关爱教师的幸福做起。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来自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成长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真正体验到幸福的教师却为数不多。古往今来,社会评价尺度对教师要求很严,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期望值很高,加上沉重的教学任务、频繁的调研测试、职评和考核等现实问题,使得教师身心疲惫,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作为教研员,如何引领教师寻找职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以人的幸福为终极目的。教师能否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都很重要。本文针对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现象,深入分析了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师个体、学校组织、社会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但审视现实,教师的职业压力日益增大,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在悄然地蔓延,幸福似乎正在远离教师的职业生活。教育幸福是教师职业的幸福不同于其他职业幸福的特殊性。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培养和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有效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减少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职业,在我看来,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不是来自教育职业本身,而是来自平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这种幸福的情感是教师自己在倾情与孩子度过的每一个生命时刻里的感受,也是作为这个职业的享有者在每一个工作时刻的独特体验。一、在研究积淀的过程中体验幸福教师以往参加过很多继续教育培训,因为认识不深而常常牢骚满腹,不拨不动。虽然屡次高分盈卷,但实际所获甚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成为了摆在学校领导面前最主要的问题. 人民网教育频道与现代教育报曾联合推出“教师的幸福指数”调查,参与调查的13973人中,认为自己生活和工作幸福的不到两成,近六成教师认为幸福指数一般,近三成教师认为自己不是很幸福. 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成为了摆在学校领导面前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 2005年的西博会期间,在主题为"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上,原教育部师范司司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带来了"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题报告,报告论点"培养阳光灿烂的学生,首先要有为教师职业感到幸福的老师".教师是关系学龄儿童成长的重要外因.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持久而深远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们从工作中得到的精神报酬,它决定着他们对待工作的情绪状态、投入程度和热爱程度.没有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就没有充满生机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幸福指数成了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校致力于幸福教育的研究。幸福教育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既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关心教师幸福,是幸福教育的关键。教师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和教师职业得到提升的一种综合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教师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职业倦怠产生,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明显下降。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不仅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造成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的因素很多,本文从职业幸福的角度,以自省的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的内因进行剖析,希望引发更多人的思考,为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有幸福的特殊教育教师才有幸福的特殊学生,但由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特教教师容易出现倦怠与枯燥,缺乏幸福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树立积极的特殊教师职业幸福观;以积极的心理应对心理问题;开发潜能,在专业成长中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18.
作为幸福教育的实施主体,教师是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引领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从精神层面看,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自我生命价值与教育价值的统一,是享受与发展的统一,是教师主观努力与客观存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部动力和重要前提。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专业发展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有一个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而教师本身的心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育出幸福的学生,可见主观幸福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