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校报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步发展,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高校校报要想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认清当前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快改革步伐.校报不应仅仅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而存在,要让校报工作者按照新闻业务规律,不断改革创新,创办灵活高效的校报.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学校报已由长期沿袭的内部刊物转为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正规报纸,与正规报纸相对应的办报质量、水平怎么样,是大学校报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业内人士都在讨论关于校报正规化建设问题。笔者认为,报纸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风格,而风格要依据该报发行的市场,确切说就是读者,就是哪一类人看你的报,你的文章是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闻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报纸来说,正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但是,全国600多所高校校报却落后于这种形势,多数校报尚处在封闭性的状态,部分校报的改革,也刚刚起步,离开放型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克服高校校报固有的封闭性,把高校校报办成开放型的报纸,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所需,也是新闻改革中应该重视、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校报的封闭性,与本身的工作业务不开放  相似文献   

4.
王钧 《当代传播》2002,(3):37-39
作为无产阶级新闻报最初的萌芽,高校校报是中国党报群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主流党报进行新一轮改革、走入资本运营阶段的时候,高校校报的前行却举步维艰。目前全国校报已于逾800多家。这些根植于高等院校的报纸,在面对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从实际出发,下大力气提升报纸质量、满足高校受众需求是当前开创中国高校校报工作新局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试就校报的历史、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引出对校报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廖宇飞 《青年记者》2012,(27):76-77
高校校报以微博为载体,是新媒体下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的一个有力"推手",对于提高高校校报的宣传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博正逐渐成为高校校报推广宣传的又一个新形式,是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的又一个平台,高校校报开通  相似文献   

6.
提升高校校报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报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引导校园舆论、舆论监督与沟通、办报育人、服务师生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校报的困境日趋显露,高校校报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好"喉舌"作用,既足高校校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岚 《新闻记者》2004,(8):20-22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网络迅速兴起,高校中的传媒也强势扩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影响。如何适应形势,谋求发展,是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它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校报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共有大学校报25家,到1966年,高校校报已发展到229家,占当时全国1200多种报纸的近五分之一。到目前…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校报的版面编排反映着校报对高校各项工作和高校校园生活的态度,也体现着高校校报的特色和个性。一个赏心悦目的校报版面,可以进一步吸引师生阅读,充分展示校报内容,彰显校报内容的新闻价值,有效提升校报的宣传功能和育人功能,极大地发挥校报在宣传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果和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一直以来,高校校报都是高校的主流媒体,但是随着近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高校新闻网的发展势头明显高于校报,校报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201 1年3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令第50号《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五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指出,取消高校校报国内统一刊号,高校校报仍以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形式出版,高校校报更加边缘化.对此,高校校报的出路成为校报同仁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校报可以与新闻网合作,但至于怎么合作却并不成熟;也有人认为校报可以与新闻网错位发展,但错位的力度却没有把握好,如有的高校以领导会议发言稿或者部门特色工作总结占据整个版面,不但使校报失地气、失人心,也使校报陷入报纸杂志化的道路,失去了校报作为报纸的原有本色;还有不少人认为校报必将走向消亡,原因就是校报作为传统纸媒必定无法与广受师生欢迎的新闻网抗衡.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1897年初创办《知斯报》,是澳门首份由华人创办的中文报纸,目的是向内地同胞宣扬维新思想和引进西学.该报与《湘学报》、《时务报》和《国闻报》齐名,成为一份影响遍及全国的政论报纸.自1996年出版《知新报》影印本以来,众多学者对该报展开研究,基本上肯定了《知新报》在澳门新闻史和中国新闻史上的价值.但有一个领域无人问津,便是报上122幅附图的研究.文章对《知新报》上的附图进行梳理,将之分类,发掘出附图的特征、功用、图与文的关系.同时指出该报藉由附图,更好地达到引入科学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宪 《新闻知识》2003,(11):58-59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灵魂和不竭之源。任何事物的发展,如果没有创新只能停止不前,高校校报也是如此。 中国高校校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五四时期就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发展和马列主义传播的先锋。可近些年来中国高校校报受吃皇粮、既不出售也不盈利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发展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办有校报.高校校报是我国报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报纸一般只在校内发行、免费赠阅、由校财务全额供养,深藏"象牙塔",未能走向市场,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3.
校报作为高校的党政机关报,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新闻宣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校报与新媒体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校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桥头堡,如何充分利用校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呼伦贝尔学院》校报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要强化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桥头堡功能,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排头兵作用,把校报办成呼伦贝尔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张晓冰 《新闻界》2009,(1):40-41,48
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审视校报,解读受众对校报使用与满足的现状,提出校报变革几大法则.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报有固定的机构、一定数量的校报专业人员.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它贴近教育、贴近校园生活,与高校内的其他宣传渠道相比,能更迅速、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达校党委和校领导的意图与部署,既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又是畅通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桥梁纽带.可以说,高校校报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校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在新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校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不断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校报改革发展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校报的诞生分为三个时期:民国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校校报是随着中国高校的诞生,发展应运而生的。中国高校校报诞生最早的应该是《北京大学报》,1917年11月16日由蔡元培先生创办,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批知名老大学的校报都是大约在20年代前后随着高等院校的建立和发展而诞生。共和国建设时期,创立了许多高校如吉林大学、重庆师大、中国农大等,  相似文献   

18.
朱筱倩 《东南传播》2017,(12):72-75
女性是中国塑造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三大主流媒体之一对中国女性一直有所关注,为了厘清《纽约时报》对中国女性形象传播的实质,文章借助场域理论,对该报涉华女性报道进行文本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报对中国女性形象传播存在负面倾向,该倾向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社会两个议题上;女性多以积极的公共角色出现,职业分布以服务行业人员和创作者为主;相较于以往外媒对中国女性的报道,该报报道的中国女性从家庭走向了社会。文本分析表明该报所建构的中国女性形象有向多元化转变的趋势,但仍是以负面报道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青 《今传媒》2012,(5):125-126
校报作为纸质媒体中特殊的一级,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媒体变革越来越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校报该怎样做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已经成为高校校报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了。本文重点从校报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这一角度探讨高校校报的发展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20.
泥霓 《青年记者》2017,(5):41-42
高校校报是高校实现育人职责的重要媒介.高校校报学生版的读者为青年学生,稿件内容应紧紧围绕育德、育才、育体三个方面选材,合理使用策划编排技巧,增强育人效果. 高校校报学生版发挥育人功能的优势 高校校报的职能与地位决定了它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校报出版周期固定,通过进宿舍、进班级、进食堂、进班车等方式,主动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