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意拳术三体式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即人身中之头、手、足也,亦即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合一之体也."在"述许占鳌先生言"第二则中,孙禄堂先生借许先生之口道出了三体式的内涵及其在孙氏武学中的核心地位.三体式是孙氏武学三拳共有之本体,是三拳合一论的重要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逊之,名宝让,字逊之,是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先生次子。自幼读书习字,并从父亲亦畲先生学习武式太极拳,李亦畲太极拳著作遗稿多存其手。 逊之先生性情和蔼,虽太极造诣非凡,却怀艺不矜。1928年永年县国术馆成立,先生常赴馆谈坐,笑语移日,终不谈拳,乡人几无知其为一位深得家传的太极大帅。但其挚友赵俊臣先生深知他拳技精湛。赵俊臣先生曾问赵蕴园(赵俊臣之子)、刘梦笔、魏佩林、姚继祖四人是否想跟逊之先生学太极拳,四人回答愿学,赵先生说:“那你们要听我安排。”一日,赵先生见逊之先生高兴,就命四人藏于墙后,他问逊之先生:“老哥有一事相求,  相似文献   

3.
李锦荣 《精武》2010,(8):10-10
何敏驹先生,1958年出生,广东省高要县人。自幼喜爱武术,秉承父学(父亲何国泰乃洪拳一代宗师林世荣之传人),习练洪拳。1968年拜太极拳宗师郑天熊为师,乃郑宗师之人室弟子,四十多年拳不离手,醉心钻研太极拳,深谙吴家太极拳既可养生也可自卫防身之精奥。  相似文献   

4.
姚宗勋先生是我国划时代的拳学大师,在意拳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自1937年,姚宗勋先生从学于王芗斋先生开始,他抱着坚毅不拔、力学精研的治学态度,在站桩摸劲的过程中,他也遇上困难,据姚老先生后来说:王老之技力已臻化境,要做什么得什么,信手拈来都可发人丈外,以浑圆力为例,初学者  相似文献   

5.
车星辰先生,祖居甘肃兰州榆中县人。先生自幼嗜武,从八岁起即自习武术基本功,14岁起正式投拜魏世荣、邓玉涓等毅位民间拳师习少林一脉之八门拳棍。及长又随峨嵋剑派功夫之甘肃传人李洪生、张庆勇等人习峨嵋内功、内功拳剑、点穴按跷等艺。后随山东螳螂拳与洪传陈式太极拳传人方  相似文献   

6.
意拳曾名大成拳,是由王芗斋先生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名政和,字宇僧,别字尼宝,号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自幼8岁随我国拳学巨擘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芗斋先生从小聪敏过人,又锻练刻苦,故很受郭老赞许,得其拳学真髓。正如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术名人录》中所述: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唯王芗斋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7.
赵善生  沙江  肖景民 《武当》2013,(8):47-48
汇极拳初创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历时七代单传。创拳人赵之枞,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油坊赵村人。赵文光先生是汇极拳第七代掌门人,与创拳人赵之枞先生系同村本家,现住济南市槐荫区匡山小区,现年79岁。他从九岁开始习武,曾经练过少林长拳、查拳、劈挂拳、埋伏拳等等,于13岁那年拜人汇极拳第六代传人赵清慕先生门下习练汇极拳。汇极拳拜师规矩十分严格,须先递拜师帖,住在老师家里习武练功,不是逢年过节不得回家,意在不许外传。赵文光先生拜师后,住在赵青慕先生的家中接受先生的言传身教,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历经五载,勤学苦练,终将汇极拳械及实战应用技法完全传  相似文献   

8.
李驻军 《精武》2009,(7):42-43
已故太极拳大家洪均生先生,师承名门,艺高德劭,遍植桃李于天下。因他淡泊宁静,不喜张扬,故世人对其生平、拳学思想知之不详。近些年随着先生的武学价值被众多有识之士发现,其太极法门遂成求武者竞相追逐学习的榜样。适值先生诞辰之际,作为先生的拳学传人,笔者不揣浅陋,撰文对先生的生平及武学成就作一简介,一来以资纪念先生,二来以飨后学。  相似文献   

9.
剑波 《精武》2006,(11):57-58
2.郭云深先生及所传主要弟子郭云深先生,直隶深县马庄人,家不富足,力食四方,兼访名师,闻刘晓兰先生名气,便访至易州西陵,也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八极拳,住在刘晓兰先生处,这样刘晓兰先生与郭云深先生成了八极拳门中的“谱兄弟”。孙亭立先生见郭云深学拳已成,便让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里学形意拳。郭云深到山西太谷以同乡之关系拜见李老能先生,说明来意。并将八极拳中的刚猛猴拳和梨花大枪演示给李老能先生看。李先生见郭云深所练手法灵速、气势严整而神气活  相似文献   

10.
小舟 《精武》2006,(11)
“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不知这句话是不是王芗斋先生说的,但芗翁做到了。由入郭云深门下学习形意拳,到弱冠之年离家远游寻师访友切磋武艺,到综合他艺精华创编意拳,再到登报挑战,大长国人志气,芗翁一直以大成为志,志存高远。芗翁所创之拳名意拳,又名大成拳。意拳,取“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要领,体现了打拳时的一种精神境界,所以意拳是十分讲究修禅的,不知是不是芗翁受本空上人指点之故;而“大成拳”之名,则是芗翁友人在1940年赠给先生的,先生不好推辞,只好名之。在“意拳”与“大成拳”之间,芗翁更倾向于“意拳”,先生曾说:“学术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谦逊之态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11.
姚宗勋先生(1917-1985),为中国当代著名拳学家,原北京市武协顾问,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之衣钵传人。姚宗勋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早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少年喜武,16岁拜于北京著名武术家洪绪如先生门下,苦练经年,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09,(4)
王玉芳先生简介王玉芳先生是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次女。王玉芳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3岁开始随父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她精湛的武学造诣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她在继承和弘扬意拳(大成拳)的事业上,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玉芳先生的功法,深  相似文献   

13.
张密林 《精武》2010,(5):60-60
鸳鸯拳在北方是影响较大的拳种之一,尤其在沈阳、本溪、苏家屯、辽阳、新民、长春等地盛行传播。本人自幼就拜沈阳关铁云先生为师,学练武当地宫鸳鸯拳。恩师对鸳鸯拳、通背拳和武式太极拳都有极深造诣,现在我把所学心得体会讲出来,热诚希望武术界老前辈、武术同仁和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4.
通风报信     
缅怀先贤 振兴意拳燕侠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北京意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玉芳以及北京市武协各门派的代表冯志强、刘学勃、李秉慈等人。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姚承光先生首先致了开幕辞.接着,霍震先生做了题为《立武德为首》的讲话,他回顾了意拳走过的80年的历程,肯…  相似文献   

15.
1、韩星樵先生简介:韩樵(星桥)生于1909年,系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全盛时期的入室弟子,自1931年从芗斋先生学艺十五载,尽得先师心法。自1938年至1946年期间在北平四存学会,协助王芗斋先生公开以武会友,传授技艺,为意拳的发扬光大闻声海内外起到了特殊之贡献。  相似文献   

16.
自拜读李瑞林先生载于《精武》2006年第6期《形意拳名家谱——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逸事(一)》一文后,本人感到很迷惑,今与李瑞林先生及心意(形意)拳门的师友们共同探讨。疑问一:谁是心意(形意)拳创始人李瑞林先生在文中谈到,形意拳的创始人是河北深州李老能先生。本人认  相似文献   

17.
张永清 《武当》2007,(2):I0001-I0001
车星辰先生祖居甘肃兰州榆中县人。先生自幼嗜武,从八岁起即自习武术基本功,14岁起正式投拜魏世荣、邓玉清等数位民间拳师习少林一脉之八门拳棍。及长又随峨嵋剑派功夫之甘肃传人李洪生、张庆勇等人习峨嵋内功、内功拳剑、点穴按跷等艺。后随山东螳螂拳与洪传陈式太极拳传人方磊、兰州“神拳”刘仁(刘靖国)之弟子柴蒋彦、天津武当武术名家马杰(“北方大挟”韩慕侠关门弟子)、北京九富八卦拳传人杨树藩、金城西北疯蠢棍第五代传人王延龄、沧州劈挂通臂传人郭瑞祥等十余位老师习艺。  相似文献   

18.
张永瑞 《精武》2010,(3):35-35
沧州盘枪是合一通背拳大师郭建伟先生多年潜心研究的独门绝技之一。 郭建伟,字景春,河北沧州人。自幼随杨昆山习武,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散手系,得李景林、马英图等名师指导,技艺大增,很快成为该系的佼佼者,后经国术馆教务处处长郭锡山介绍,随郭长生先生习练合一通背拳,并得到时任该馆副教授的独流合一通背拳大师刘玉春之嫡孙刘景云先生亲传,加上他天资聪慧,通背拳法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了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将军的赏识和器重,  相似文献   

19.
燕侠 《中华武术》2002,(6):42-43
1993年,孙式太极拳传人孙剑云先生正式把掌门人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孙永田,这在当时的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武林之中历来讲究名分,掌门人之位更是让人看重。孙永田和孙剑云虽然同姓,可是并不同宗。让一位和自己并不沾亲带故的人职掌孙家拳的帅印,这表现出了孙剑云老人的开阔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孙家拳掌门,惟有德者居之。”孙剑云老人不只一次对武林内外的人士说过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20.
燕侠 《中华武术》2004,(2):30-30
2003年12月27日,首届北京香港意拳交流会在北京市武协中意武馆举行。来自香港中意武馆的13名意拳爱好者,在林德富主席的带领下,与北京中意武馆的学员进行了友好的切磋交流。京港两地的意拳爱好者,各展所学,推手较艺,气氛激烈紧张。在比赛交流中,北京中意武馆馆长姚承荣先生为香港朋友做了意拳推手、技击的指导和示范,博得了在场的意拳爱好者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