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谈礼貌》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中还编排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等说理文。说理文语言简洁、凝练,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极好材料。这五篇说理文的行文逻辑和表达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从结构上看都是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从写法上看,都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生如何学好说理文,教师怎样从“语用”的视角抓住说理文的共性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这一类文体的策略,同时又能突显每篇文  相似文献   

2.
说理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题材,在中高年级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理文,一般需要说明的道理浅显易懂,在感知课文、把握主题上并没有什么难度.但从教学中不难看出,很多教师依然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文本道理的辨析与体悟上,极易将说理文教学演变成为道德说教课,变成为思品课.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的教材中,共有5篇说理文,分别是《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学与问》和《学会合作》,篇数很少,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在小学阶段出现,也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说理文就是日后所说的议论文,一般文体结构都是:论述观点,事例论证,得出结论。这类说理文的中心观点非常明确,语言精练,逻辑缜密。本文将从说理的规律、说理的构架、说理的策略、说理的应用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确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并能尝试运用。并且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说理不轻文”,使说理文教学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抓住“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5.
《想和做》一文,一面谈“想”,一面谈“做”,说理、举例互相配合,透彻地论证了“想”与“做”的密切关系,是一篇逻辑性严密、说服力很强的说理文。怎样教学此文,并开发学生的智力,确实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如把“教学任务仅仅局限在重复、模仿、记忆的范围内,是远远不够的。”要使  相似文献   

6.
在说理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薛法根老师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六下)一课的教学做了诠释。  相似文献   

7.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说理文并不多见,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中呈现说理文,单元教学目标提出"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单元有《文言文二则》一课,其中《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读起来非常有趣,一场连孔子都"不能决也"的争辩,可见两小儿的说理真让人不敢小觑.《真理诞生于一...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教材中的五篇说理文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对这五篇说理文的教学,要循序渐进,凸显说理文目标的层次梯度;品味文字,凸显说理文语言的情韵温度;比照思辨,凸显说理文方法的领悟适度;搭建平台,凸显说理文策略的模仿坡度,从而促进说理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谈礼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10册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中还选编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等说明事理的课文。这类说理文的行文逻辑和表达方法都大同小异。从结构上看,都有一个议论文的大体框架;从写法上看,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我在教学《谈礼貌》时,着重思考的就是把握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关注阶段特征,让说理性的文章说出“语文的理”,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应关注文体意识,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奠基。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为例,从谋篇布局、筛选素材、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对说理文进行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和运用说理文这一文体。  相似文献   

11.
说理文习作虽然在小学阶段所占比例较低,但对高年段学生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说理性"表达的能力。前不久,我结合"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小小辩论赛,进行了一次"从辩论赛走向说理文"的教学尝试,效果不错。一、观看辩赛,类比中感知文体特征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赛》,了解辩论赛的基本流程":开篇立论——驳论、自由辩论——结辩"。然后组织讨论:师:"开篇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辩论伊始双方都亮明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说理文的教学存在定位不准、功能不清等问题。姜老师教学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对说理文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堂上,姜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语言、结构感悟言语智慧、谋篇智慧、人生智慧和学习智慧,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学与问》一课的教学应该从围绕"文章讲了什么观点,举例什么道理,学与问两者有什么关系"等明线,通过学生自学,师生对话,来渗透"如何写"说理文的学习,亦即弄清说理文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申富林 《考试周刊》2014,(69):23-24
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的说理方法,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本体喻体的性质及比喻的作用角度和讽喻的定义及讽喻的故事特点角度否定了运用比喻和讽喻说理的观点,从类比的性质角度论述了类比说理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训练·高考──浅谈五种常见议论文的入格训练浙江义乌市教研室陈修寸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类型颇多;但是,在乎常教学中应用比较多的,而且在近十几年来高考中曾经出现过的,无非是这么五种:读后感型的、类比型的、阐释型的、辩驳型的、评述型的。这些类型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西汉政论家贾谊的《过秦论》文势流畅.波澜层迭,运用对比,逐层推进,给人以峰回路转、气势磅礴之感。而宋代大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行文对比鲜明,跌宕起伏,说理生动,令人折服。两文在结构、题旨方面尽管有不同,但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仅就上面两文的对比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谈礼貌》是苏教版五下的一篇说理文。笔者因参加区级、市级赛课,曾先后执教该文13次。下面,笔者以此课为例谈谈如何教会学生说理,并习得说理文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1.立足文体特点,学说理之"文"。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带领学生读懂说理文,就要帮助学生在弄清文体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例证与观点,引领学生把握文本的内在结构,梳理文章的表达脉络。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苏教版的十二册教材中,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篇说理性课文,《学与问》便是其中一篇。依循说理文的文体特点,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但课上完,发现"感知问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整节课,学生在沉静中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辨别,对说理文的语言特点及作者的选取事例的考究有了清晰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说勤奋》这一篇说理文,要借用对比的策略,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通过事例置换、前后联系、拓展延伸、重置情境等策略,让学生在对比中初步理解说理文对论据的选择要求以及它论证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这类文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对许慎《说文解字》的研究,段玉裁始终遵循"以许注许"之原则,订讹正误。许氏在说解《说文》本篆时常常牵扯到的一些相关字,如古文、籀文、或体等。而段氏在阐释《说文》本篆时,常常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相关字来阐释它们与本篆及有关字的同异、古今、正俗、正讹、形变、音变、同义、近义、反义、异义、假借等种种关系,以使许氏对《说文》本篆的说解充分得以彰显。因而有意无意中形成了一批类比字。但因段氏这些类比字的研究皆散见于各篆之下而易被忽略,后人对此则少有研究。许惟贤先生首先对《说文解字注》中的类比字做了系统的整理工作。本文则例释部分类比字,以探究其对《说文》本篆的说解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