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中阶段资优生培养对国家中长期有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有着奠基和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目前普通高中资优生培养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基于全面育人理念的资优生多元培养的措施:建立多元发现与指导机制,构建丰富的多层级课程体系,统筹动态管理与评价方式,培育多元化的专业专一教师团队.初步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资优生多元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中客观存在资优生群体:他们智商较高、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具有潜在的优秀特质。探讨资优生的德育问题,本身就是对德育科学性、规律性的尊重,是德育工作分层分类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站在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使资优生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事业栋梁的必然要求。目前,关于资优生的研究多集中于海外与港台地区,大陆尚未对这一群体引起足够的学术关注。 2004年5月,上海举办了“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研讨会”,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围绕资优生德育的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近150位专家、重点中学校长参加了这次会议。本刊刊发优秀的与会论文,旨在进一步聚焦资优生的精神世界及其道德成长,以推劝国内资优生德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构建资优生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资优生的德育问题是对德育工作分层分类教育的一个体现,是对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探究,也是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研究如何使资优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事业的栋梁、人才资源中的中坚力量的战略问题 要做好资优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资优生群体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但我们也必须正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资优生德育要体现以人为本,针对新形势下资优学生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把学科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生存意志的训练等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教会他们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中,客观存在着一批思维活跃、成绩优异、资质相对较高的学生群体,我们将之称为资优生。资优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对于资优生的资质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中学集中了事实上的资优生群体,资优生思想成长呈现的特征为: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容易受挫折,需要心理关爱。对资优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是必然的,资优生德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对比国外的资优生教育,我们在确认机制和培育体系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资优生的培育,需要合理探究小学数学资优生的特质,并将其内涵细目化、具体化与可视化。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培育要通过思维可视化、学习与思维习惯融合、劣构问题优化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国外基础教育阶段资优生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芬兰、日本未对资优生教育做出政策性规定,但资优生教育实践在开展着;印度尚未完全普及义务教育,但是国家持续、稳定地支持资优生教育;美国、新加坡、以色列则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资优生教育体系。研究表明,要尊重学生天赋的多样性规律,使资优生得到适合其禀赋的教育;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是各国资优生教育的主导方向;资优生教育越来越趋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语文课吸引这些资优生的目光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具有思维深度的,高屋建瓴、感悟生命真谛的,自主探索、体会学习乐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培养资优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数学资优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资优生思维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还不够成熟.结合数学资优教育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案例,研究面向高中数学资优生教学的课堂要素.根据数学资优生思维的缜密性、跳跃性、抽象性、系统性和元认知特征开展关键环节的设计,探索能够让学生领悟并理解数学、提升数学学习的痴迷度与专注度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数学资优生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现在中学里的不少‘资优生’其实只是‘智优生’,真正的‘资优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重智轻德将导致有潜力的孩子无法成才。”最近,在上海市举行的“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全国研讨会”上,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教授呼吁:中  相似文献   

10.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普通高中那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未必就是在智力上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充分发展的人.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本文首先提出了衡量学生在智力上是否受过良好教育的四条标准,并据此标准从培养结果与过程两个方面论证了为普通高中资优生开设荣誉课程的必要性.为了增强普通高中课程对资优生的内在吸引力,更好地满足资优生智力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开发"哲学思辨类"、"名著选读类"、"自主探究类"荣誉课程的基本构想,并对三类荣誉课程的具体体现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11.
陈向蕊 《上海教育》2012,(Z1):58-59
<正>上海中学作为一所集聚大量资优生群体的学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资优生发展规律的特色德育课程建设,已经形成重体验的48小时野外适应性生存训练、重实践与服务的CPS(creativity创造、practice实践、service服务)课程、重反思的双Ⅰ(intro-personal自我认识与interpersonal人际关系)课程、重认知指导下的实践、体验与反思的LO课程四个德育特色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及丰富的课程开设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开始在部分高一学生中开展  相似文献   

12.
非资优生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记忆能力都比一般学生稍弱,因此,为了能够为医学界培养出更多的栋梁,我们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智慧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和循序渐进法对非资优生进行教学辅导,旨在巩固他们的医学知识基础、提高他们的理解记忆能力。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部分非资优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优等生这一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中资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包含心理健康的共性和特殊性,针对资优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讨论,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初中资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探究,数学教师不断地给我国提供高端人才,因此,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对于众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非常重视.一、分析造成当前我国初中资优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通过相关社会调查发现,引起初中资优生心理变化的原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既是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时代需要.当前,高职学生民族精神培养面临严峻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视高职学生的历史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建立多层次民族精神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础教育在校学生群体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思维活跃,成绩优秀、智商较高的学生群体,我们称之为资优生。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教育改革中,资优生德育更具研究意义和价值。关注资优生德育,需要我们用智慧和勇气来扫描聚焦,这是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的职责。本文旨在提出问题,希冀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探讨资优生德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明道树 《湖北教育》2011,(12):38-39
资优生即资质优秀的学生,是国内重点中学对综合素质较高学生通行的称谓。然而,教师过分关注资优生,必然妨碍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掉队,就可能牺牲资优生的发展空间。怎样平衡资优生培养和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值得慎重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不可否认,由于招生体制的原因,像上海中学这一类型的学校,集中了一批智商较高、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优秀、具有潜在特质的资优生群体。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数学"资优生"培养的措施主要有拓展与深化常规课程,提前选修大学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压缩学习年限。国内数学"资优生"培养的措施主要有加大教学难度,加快教学进度,开展竞赛活动。从中美比较的视角来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数学"资优生"的培养,采取更加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山东教育》2004,(32):60-61
“现在中学里的不少‘资优生’其实只是‘智优生’,真正的‘资优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重智轻德将导致有潜力的孩子无法成才。”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全国研讨会”上,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20.
从关注学生,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互相帮助,合作学习三个方面对培养初中数学资优生进行实践与探索,实践表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