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几乎代表着文学艺术创作的最高峰,而女作家简·奥斯丁被称为"散文中的莎士比亚",可见这位女作家艺术上的辉煌成就以及在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地位。简·奥斯丁将小说从一以贯之的传奇叙事中解放出来,立足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用艺术的方式叙说着有关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的全部现实。她创作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叙事手法的独特,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叙事艺术不仅成就了她个人的创作,也对英国文学艺术的整体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女性作家的佼佼者,她以最受女性关注的爱情与婚姻为题材,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一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奥斯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她自己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憧憬。奥斯丁的婚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她的思想也为之改变。特别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与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这种差别格外明显。本文将通过对比这两部小说,来探讨奥斯丁创作前后婚姻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奥斯丁在英国小说史上因风格独特著称。她在小说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是在对话与思维的表述和视角两个方面。这些创新使她成为英国文坛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常品 《文教资料》2007,(34):111-114
杨绛散文自有其独特面貌:首先在题材上呈现出生活化特色;绚烂平淡。其次,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严谨的写实手法,平实而细腻。此外,温和、节制的叙事技巧和高远旷达的精神境界使她的散文透露着内在丰富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文学史中,简·奥斯丁,作为女性作家,在创作小说领域被誉为最受爱戴的作家和最杰出难得的人才。奥斯丁创立了她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这使得她在同时代作家中鹤立鸡群。在英国文学史中,关于简·奥斯丁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研讨话题。本篇论文认为简·奥斯汀是一位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简·奥斯汀以温和式的幽默和讽刺手法将写作领域集中在对英国中  相似文献   

6.
霍达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成就卓著并有着广泛影响的作家,她以其自身的独特文化经验丰富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霍达的作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手法多样、风格独特。霍达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透彻感悟,使其作品呈现出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简·奥斯丁经过近两百年来读者的鉴赏和批评家的鉴定,已经是公认的经典作家了。恰如西方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所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1]将简·奥斯丁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足见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也有论者批评其"题材狭窄",正如奥斯丁本人所承认的,她只擅长于描写"村镇上的三、四户人家",又说自己的作品是"二寸象牙上的雕刻"。诚然,纵观简·奥斯丁的所有作品,其…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广征博引,通俗易晓.注本所注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诗歌题材、风格、意境、作诗手法等方面.注者对注中的具体内容纵横扩展比较,极具艺术品味和学术色彩,同时体现了钱钟书先生在比较文学方面的学术造诣,突出了钱钟书先生独特的"比较"艺术.  相似文献   

9.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的重要代表作,它奠定了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这部小说不仅引起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在世界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至今仍广为流传。这不仅基于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思想内涵,更由于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女性爱情观与婚姻观,不仅在当时的时代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而且在当今社会也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红岭 《英语辅导》2011,(3):186-189
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可感的形象寄托深远之意的艺术手法。奥斯丁的每部小说都有关于英国中上阶层庄园的描写,本文分析了庄园中的宅邸在等级制度、社会地位和职责、权力、男权思想、传统价值观等方面的象征意义,说明奥斯丁用房子象征地表达了她对士绅阶级在变革时代中的社会地位、职责及处境等方面的变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坛上一位卓尔不群的女作家、诗人。她的诗歌使用了大量对比手法,从而构成强大的艺术张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文章从她在绘画艺术上所受的熏陶来分析和展现这种艺术美,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她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2.
风格是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体 ,在内容上通过题材、主题、形象表现出来 ,在形式上通过创作方法、语言、艺术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13.
简评奥斯丁的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国伟大的女小说家奥斯丁在创作中着力描绘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她认为金钱和地位是美满婚姻的保证,因此女性在考虑婚姻时应当凭理智而不能只凭情感,她的观点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奥斯丁的作品以亲切、细腻的写实风格和幽默、讽刺的艺术个性,在当时感伤小说及“哥特”小说泛滥的坛,构筑起一道现实乐观、妙趣横生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4.
"灰姑娘"结构是奥斯丁所偏爱的叙事模式,她借这一模式表达了作为女性的作者本人,其个体生命中的"匮乏感"和对于男权中心社会主流观念的质疑与批判.<劝导>作为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同样展示出这一主导意向.这一意向充分体现了一般女性作家将社会转型文化理念蕴涵于小说叙事结构的展开中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5.
风格是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体,在内容上通过题材、主题、形象表现出来,在形式上通过创作方法、语言、艺术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16.
奥斯丁文学思想的出发点肯定了现实生活的客观性,反对将生活和文学对立,认为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奥斯丁不是消极地摹写生活,而是认识生活、再现生活。奥斯丁文学思想提倡秩序、崇尚理性,主张用朴素的语言而不是华丽的语言来表达,用最少的词表达最丰富的意义,提出文学要反映现实的同时,又积极主张道德理性的重要性。在感伤主义和哥特式小说泛滥的时期,奥斯丁成功地实现了她的"真"、"模仿自然"、"理性"、"朴素"、"教化作用"等文学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由于奥斯丁作品较为狭窄的题材选择,学界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其作品缺乏对时代变革的直接呈现与描摹,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误读。在本文看来,关于英国的社会问题,奥斯丁同样有着精妙的观察与评判。结合其个人信件与传记,重读《劝导》,就不难发现,这部小说集中了她对于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事务的思考与洞见,也侧面验证了萨义德揭示的文化与帝国的"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和苏轼分别是唐、宋文学史上耀眼的巨星,这两颗巨星交相辉映、影响千古.白居易作词,加速了词为"艳科"的进程,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苏轼将词作推向了空前的高峰,其中黄州词在苏轼所有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轼表现出的旷达的心境、隐逸的情怀无疑是受白词的影响,但是又有所创新.在词的艺术手法上,白词题材狭窄、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欢快,苏轼词题材扩大、语言清新、风格多变.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诺桑觉寺》采用了大胆、激进的叙事态势,构建了公开的、女性身份立场。这种叙事策略显示出一个初涉文坛的女作家对男性文学传统进行颠覆的勇气,显示了奥斯丁对话语权威毫不掩饰、大胆而激进的追求。这部小说在商业上的厄运促使奥斯丁改变了叙事策略,在随后的《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四部小说中,她避开了外向的作者权威,明显地表现出对作者型叙事行为的克制。这四部小说的成功给了奥斯丁极大的信心,在其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奥斯丁又一次改变叙事策略,她试图回归《诺桑觉寺》那种自由叙事手法,表现出对外在作者权威的再一次大胆地追求。奥斯丁叙事策略的改变显示出一个有着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在男性声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对女性话语权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依据现代文艺理论,从"气"的角度切入,重新认识稼轩其人其词的特质及其关系.本文认为,稼轩创作中能做到"运气入词,以词寓气",真正达到了"人气"和"词气"的高度融合,并体现在题材内容、艺术手法、作品风格等多方面的创新,使稼轩其人焕发出独具的人格精神,其词也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