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据<北京晨报>载,新加坡7岁男孩阿尼安·塞莱斯特·考利6岁时已能答对相当于高中毕业会考水平的化学科目的全部试题.按说,对这样一名智力超群且能为高校带来眼球效应的"神童",高校理应求之不得地伸出"橄榄枝",然而,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却十分理智地拒绝了"神童"进入高校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在7岁的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3.
送走六年级的学生,又循环进入一年级的教室,那十一二岁少年"高大"的身影曾让我汗颜,如今我再一次被"仰视",我的"高大"又重回身边,心里却是那样的慌乱.因为,过山车最为惊险刺激的场面--下冲,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七"之趣     
"七",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数字,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的身体,明显地带有"七"的印记,人体有"七窍",即耳、目、口、鼻七孔.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里被称为"七情".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人到了七岁,大脑发育减慢,智力空间就很难再进一步拓展了.……  相似文献   

5.
四年级有一篇课文<鸬鹚>,教了一个新词"炊烟袅袅",解释是"烧饭时上腾的烟".我很奇怪,为什么我十二岁了,却没见过炊烟哪?真搞不懂!  相似文献   

6.
平日读书看报,常常见到"可堪称"、"可以堪称"、"能堪称"、"能够堪称"一类叠床架屋的说法.例如: (1)南京可堪称为中国的"楹联之都"(<南京日报>2008年1月20日) (2)大批球员突然"长大",24岁阿联还能堪称奇才?  相似文献   

7.
对于我的"年纪"与"成熟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我太太说我是50岁的奸商,我妈说我是思想清楚的30岁青年,我小孩的干爹认为我是一个同时集40岁的心智与20岁的叛逆于一身的恶魔;而认识很久的客户到上星期还不相信我31岁;最妙的是我有员工认为我31岁就已经几乎到达"神"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今年33岁的刘敏,最近荣获了首届重庆"十大创新女性提名奖",这是她继获得"服装设计师"、"民间艺术家"、"优秀上榜设计师"之后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9.
在校园里,在游戏玩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依靠游戏生活。对他们,我们称之为"校园里的灰色人群" 游戏与"重修" 今年21岁的李凡,人称"战神", 现在成都犀浦的一所学校读书。据说,从9岁那年在西门第一次打街机算起,迄今为止他打游戏的历史已有11个年头了。李凡擅打联机游戏,"星际争霸" 是他的拿手好戏。3年前,"战神"迎来了自己游戏生涯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延伸心理",也称为"衍射心理",它是挪威心理学家诺得斯克(1895-1961)根据自己的经历提出来的.21岁的诺得斯克服役时,有一次参加军事演习,因为匆忙,穿在左脚上的鞋带没有系紧.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最近一期《人物》周 刊报道了一批小"大款",虽 然只有十几岁,但他们的生 意却做得红火,有的已成了 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2.
徐超 《动漫界》2022,(5):52-53
红红火火的大年过完,宝宝又长大一岁了,还有谁也在长大呢?我们的祖国也在红红火火地不断壮大哦!比如,有越来越多的火箭发射成功了,航天员一次次成功登上太空探索……今天,让爸爸带着你一起来自制一款小"火箭",看看你发明的"火箭"能不能飞上天吧!  相似文献   

13.
"我是女生" 托哥自小就有一些性别自我认知障碍的表现.比如,3岁的时候参加婚礼,主持人叫几个孩子上台玩游戏,问到性别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说"我是女生",引起全场大笑.3岁半的时候因手足口病住院,正值元旦,我买了一条粉色连衣裙送他,想满足他一直以来渴望穿裙子的愿望,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引得同病房其他家长侧目.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种"宗教裁判所",打着宗教的旗号,对"科学"进行过生死的"判定",比如中世纪时代教会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斥之为"异端";在历史上,也曾经有一种"政治裁判所",打着政治的旗号,对"科学"进行过摧残式的"判定",比如前苏联的科学霸头李森科在当权者的支持下,把基因遗传学打成了"伪科学"。  相似文献   

15.
一、汉字部件"支"可独立成字,或为形声结构,或为会意结构,二者不可得兼.二、"支"作为部件,在楷书中或作"支",或作"攵",或作"支".从"支"、从"支"的都不止一字.  相似文献   

16.
年关将至,我侄子回到家对他妈妈说:"老师送给我们一个过年大礼包,内有27张贺岁大片。" "贺岁大片",乃老师印发的"片子"也。 我儿子比侄子小3岁,今年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算得上"牛高马大"的10岁小男孩,大伙儿都说我像个"小小男子汉",其实我是个"金豆豆男孩"(我妈说的).  相似文献   

18.
"虫虫"之家     
我家有三条"虫":一条"工作虫",一条"逛街虫",一条"读书虫"。"工作虫"是指爸爸。他每天都早出晚归,为了工作难得吃上一顿安心饭。有一次,我们全家刚开始吃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一张"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长"的图片在网络上爆红,照片上的主人公是13岁的黄艺博带着红领巾和"五道杠"队牌,神情显得内敛、泰然,"官样"十足,被网民戏称为"五道杠少年","2岁看<新闻联播>,7岁读<人民日><参考消息>"的传奇故事在网上流传,并引发媒体、网民嘘声一片.在调侃与恶搞的背后,有网友站出来质问"孩子有伟大的理想有何错",但更多的矛头却指向了现今的教育体制和黄艺博父母的教育方式.究竟是我们教育出了错还是我们的社会抵触情绪在作怪?让我们-起来说说"五道杠少年"是与非.  相似文献   

20.
"美"的产生     
一、前言 在西方文明的源头,美与善同义.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对"美"下的定义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后来古典主义认为"美在形式",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美即完善",英国经验主义认为"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德国古典美学认为"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俄国现实主义认为"美是生活",各学派见解均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