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情感生态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智力又称为情商(E Q),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核心内容,是人的重要品质.由于我国教育国情是重视智商开发,以致大学生情感智力水平较低,高等学校加大大学生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情感智力,虽属无奈之举,但必要所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淑梅 《职业圈》2007,(9S):109-109,155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论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与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阐明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对培育大学生政治情感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探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两课"教学为基础、以网络传媒为手段、以体验教育为方式、以校园文化为阵地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培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齐轶丹 《职业圈》2007,(4S):236-237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和谐德育,而德育工作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情感智商,教师的情感智商影响学生对德行教育的接纳程度。它包括了情感认知控制能力、情感沟通影响力和情感教育实施力,这三种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从而促进校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呙湘兰 《职业圈》2008,(14):151-152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以人为本、以情育情、以情动人的情感渗透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用情感渗透方法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有效提高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文章从尊重人格、倾听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以人为本、以情育情、以情动人的情感渗透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用情感渗透方法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有效提高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文章从尊重人格、倾听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异文化环境中外国留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情感教育、地域情感教育、师生情感教育、生生情感教育等方面。其实施途径为: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应用情感效应进行情感教育;课堂内教育与课堂外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相结合进行情感教育。其有效实施要依靠谙熟异文化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人性化管理团队,以及国家、地方政府、学校等多方重视情感教育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陈丽丽  许春刚 《职业圈》2007,(8S):49-49,44
文章首先指出发挥情感在德育教育中的功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然后以所在院校开展的“阳光课堂”活动为切入点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教师情感为载体的师德建设在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毅 《职业圈》2007,(6S):85-86
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复杂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具有启示意义,即重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文化的选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视对方法、途径的选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乔东 《职业圈》2014,(13):2-2
每个人既有理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智商,又有感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情商。但是,每个人更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魂商是智商和情商的升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为IQ,是测量个体智力水平的一种指数,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为EQ,是相对于智商“IQ”而提出的,是衡量个体情感水平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从情感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对学习者的情感控制.情感态度的变化对外语学习的效率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尝试进行情感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试图找出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和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得到自身的完善和成就感,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以培养劳动素养为主体,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明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该文展现了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毛南族的勤劳与智慧的文明成果,内容和形式质朴平易近人,感人至深,散发着毛南族特有的泥土气息,注重情感意向的表达,围绕“人”的特性,把道德伦理和内在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从心灵出发去追求情感的真实性,对教育的本质认识,对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指出发挥情感在德育教育中的功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然后以所在院校开展的"阳光课堂"活动为切入点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教师情感为载体的师德建设在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情感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及在美术教育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6.
赵莉 《职业圈》2007,(3X):117-118
由于受现代教育模式制约,学生非智力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要培养出现代合格的技校学生,在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文章从兴趣、情感、意志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抑郁、情感危机和神经衰弱等.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永红 《职业圈》2014,(26):44-44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在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情感的介入对思政工作的开展有着特殊的效应。那么,如何利用情感效应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开展,避免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误区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如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珊 《文化学刊》2011,(2):41-43
声乐是一门歌唱艺术,歌唱时的情感是歌唱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本文通过自己在声乐教学中发现的"歌唱时的情感表达和歌唱时缺少情感表达这一事实现象"来进行分析与论证,以及在教学中得来的实践经历,希望有助于在日后为热爱声乐艺术的人带来一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吴龙川 《职业圈》2007,(7S):107-108
21世纪的中国正快速向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在这个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的一边是社会财富排山倒海似的积累,一边是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冲击,这种冲击甚至把今天的人们还觉得珍贵的乡村朴素情感也冲淡了。然而乡村朴素情感还是今天人们追求幸福生活和构建圆满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乡村朴素情感的内容,分析了乡村朴素情感有所淡化的原因以及探讨这种情感的再造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