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古文教学历来注意字、词、句的分析,但是一篇古文往往因此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为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我把结构图表法运用到古文教学中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构图表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每篇古文的结构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把文章的内容浓缩为简明直观的结构图表,以便于学生把握脉络,抓住重点,既简化了过程,又提高了效率。例如:《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图表法”的好处是:1.直观性强,学生容易接受。“结构图表法”改变了语文教学信息的传导方式,由语言讲述变成直观图表展示。一篇课文的几项重点内容浓缩在一张图表…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应该是“指路”,即指引学生自己探索着前进,而不是由教师领着走、牵着走,更不是抱着走。然而,怎样指引学生自己走,即指引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种“六步教学程序”法:第一步,默读课文。每教学一篇课文,不论长文短文、古文现代文,首先都让学生对照注释或查字典默读全文(开始学古文时,也可对照注释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默读;读一段,译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古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古文诵读,落实字音和断句;创设课文情境,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突破课文重难点以及帮助学生背诵。  相似文献   

4.
秦世英 《中学文科》2007,(12):95-95
中学生学古文,必须在读懂在基础上才会开口提出问题。否则一切免谈。所以古文的教学不仅要解其“惑”,还要“习其句读”。解“惑”必须要在“习句读”的基础上。只有读懂了文章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课文,学生只有先“习其句读”,然后才能自得其“道”,自解其“惑”。为使学生在课堂开口提出疑惑,解决疑惑,在古文教学中我把古文分成三大类:叙事、写景、议论,进行教学,效果相当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以课文为中心的“说文活动”。应试型语文教学,把课本变成语文课堂的“唯一”教材,学生手中除了课本之外,很难有其他的阅读材料,这就界定了语文学习的范畴。为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引导到课外,我设计了以课文为中心的一系列“说文活动”。以文题为...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文教学是教师们普遍感到较难处理的一种体裁。在课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四会”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独立阅读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认识到,要搞好初中阅读课文的教学,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学生中心教学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这种“学生中心”教学法也深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们得到了“解放”,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课文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这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我想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古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感受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古文较之白话文更难理解,为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今后学习古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这里介绍的,是关于“说读”的教学手法。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用“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细节品析、内容组合、想象补充……它以课文品读为目标,以深入理解为目的,在课文阅读中引导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这既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法,也是一种高效教学设计思路,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指导;当它能够支撑整节课的教学的时候,它又是一种新的课型。如《卖炭翁》的说读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朗读———读得顺畅;说话———翻译课文(叙说性语言表达训练)。第二步: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分析性…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从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入手,逐步摸索出一种以“自学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其主要程式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分段自学;精读课文,重点自学;熟读课文,归纳自学,以学生的自学贯穿教学始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是让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小珊迪》为例,说说怎样从抓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即直奔中心。教师提问:“本文哪一句话能揭示中心?”学生不难找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二、紧扣中心句理清脉络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中的重点词语“饱受饥寒”和“美好的品质”,而后发问:1.文章是怎样表现小  相似文献   

12.
周虹 《湖南教育》2002,(17):41-41
古文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和学的重点难点,其模式往往是教师费力地串讲分析,学生艰难地死记硬背。建立在情境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文设境,入境赏文”可以打破这种僵化的模式,为古文教学增添趣味和生机。所谓“因文设境,入境赏文”主要是根据课文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情境教学的手段,把学生带入文章的特定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其想象力去闻其声、状其形、表其情、达其意,多方位地感受作品,产生共鸣。这样,不仅化枯燥难懂的课文为生动活泼的形象,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古文教学实…  相似文献   

13.
古文四步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古文语言精炼,学生比较难读、难懂的情况,笔者摸索设计了读顺、释词懂句、悟道、巧练四步教学模式。读顺。首先,把难认的字板书出来,提醒学生认识,并要特别注意区别古今读音不同的字。如“思援弓缴而谢之”中的“缴”,在句中应读“zhuó”,而不能读“jiǎo”。然后,根据内容读出语气、语速。释词懂句。古文实词中有的原意与现今不同,词意缩小或扩大,应教学生重点区别并理解。虚词的不同用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在“释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句”,理解句子、段落及至全文的意思。悟道。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明白课文讲的道理。如《学弈》一…  相似文献   

14.
第一 ,“带着问题读”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近十多年来 ,我们开展的“以读为本”的研究对“带着问题读”进行了“定格实验”。即 :就一篇课文而言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初读、复读、精读。在初读中扫清阅读障碍 ,粗知课文大意 ;复读中深入理解词句 ,掌握文章中心 ;精读中体会课文情感 ,学习作者表达。“三读”之间 ,有机渗透 ,层层推进。“三读”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程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运用工具书自我阅读的习惯。对于“带着问题读”中的问题设计 ,要求观念要新 ,主题要明…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7课《劳动最有滋味》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回忆录,本课是从《贺年》中节选而来的。课文记叙“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过日子,全家人都必须积极劳动,“我”从劳动中体会到“劳动最有滋味”这个真理。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紧扣“劳动最有滋味”这一中心来写的。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围绕中心组织教学。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紧扣题眼,把握中心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题目《劳动最有滋味》很醒目…  相似文献   

16.
外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现代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中心转变” :一是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中心目的 ,即“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取代传统的“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教学 ;二是强调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蕴 ,即“以文化为中心”的有意义的文化教学取代“以句法为中心”的机械的句型训练 ;三是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 ,重视学生亲自使用外语 ,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一、以交际为中心 (thecommunicativeapproach/methodology)“以交际为中心”的外语…  相似文献   

17.
一、以课文为中心的“说文活动”。应试型语文教学,把课本变成语文课堂的“唯一”教材,学生手中除了课本之外,很难有其他的阅读材料,这就界定了语文学习的范畴。为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导引到课外,我设计了以课文为中心的一系列“说文活动”。以文题为目,演讲式联系说。这种活动一般在课前五分钟组织,它的特点是参照课文内容,联系个人、家  相似文献   

18.
《詹天佑》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篇幅较长 ,内容丰富 ,若按课文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学习全文 ,很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 ,造成重点不够突出、难点难以突破的情况。我认为 ,本课可通过“紧扣中心词 ,用好过渡句”展开变序教学 ,以达到“长文短讲 ,教活全篇”的目的。二、初读全文 ,拎出中心句课文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便是文章的中心句 ,“杰出”、“爱国”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词 ,全课的教学必须紧扣住这两个词展开 ,学生若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则教学才算成功。教学…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首次出现古文教学内容《司马光》,这是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古文,需引起重视。结合古文特别的表达方式,教师教学时应考虑学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古文的特点,学习诵读小古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我按照导读导学的精神,大胆地设计和实践了一套与古文串讲教学法相对立的“答记者问”式的古文教学法。所谓“答记者问”式的古文教法,其基本指导思想就在于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提高古文阅读译释和知识迁移能力。具体步骤可分为:质疑问难、即席答问、集中答难、精讲分析、复读笔译五个环节。至于练习的安排则贯穿于其中。现分别简介如下: 一、质疑问难。这是采用“答记者问”式教法最花功夫又最见实效的第一个环节。这一环,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课文认认真真地、自觉主动地进行充分的预习。预习可纳入课堂,先简介课文的目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