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信息公开申请”起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中国新闻周刊》曾以《政府信息公开:从上游治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题报道该条例的通过。但是“阳光”在“上游治水”中的实现,尚需“下游”持久深入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 两年来,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这对于过去“视不公开为举,公开为例外”的中国而言,不啻于一次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备受瞩目的行政法规从1998年作为立法研究课题立项起,到2007年4月公布,再到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历经十年“破冰”之旅。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知情权,详细界定了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表明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坚定决心和勇气,也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信息公开先开传媒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7,(11):77-77
今年4月24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将于明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一条例的出台堪称中国政务改革的“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4月30日,宁波市档案馆举行了“宁波市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正式向社会提供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查询服务。这是继“宁波市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后,宁波市档案馆建立的又一个政务信息公开平台。  相似文献   

6.
互动双赢政府信息公开与媒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麦玲 《传媒》2008,(9):74-75
2008年4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按照《条例》规定,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义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主动向政府申请获取所需要的政府信息。专家认为该《条例》正式出台后,中国政务信息公开从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它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知密集架     
《中国档案》2004,(7):51-51
上海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5月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施行。上海市和区县两级政府每年出台的红头文件达1000多件,政府管理经济对文件的依赖程度数十倍于纽约、伦敦等世界大城市,实施信息公开就是要让百姓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此次信息公开特别强调“主动公开”理念,那些公众关注度高、公权大、公益性强的规定,都列入主动公开范围。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推进,5月1日前推出了首批试点单位的《政府信息目录》,11月1日前所有部门都将完成《政府信息目录》,今后每年还要出版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网络是信息公开的主渠道,在社区…  相似文献   

8.
国内各省(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各省(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继开展。文章从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三个方面的编制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各省(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进展情况,论述了其存在的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建立透明的阳光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需要主动公开;对于行政机关,除了“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和“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之外,还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2008年5月30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一欧盟信息社会项目联合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信息公开研讨会",来自政府机关、公共图书馆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推进和深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各级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场所。以此为标志,公共图书馆被纳入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体系,成为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范围,政府信息公开是潮流所向。近些年来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也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陆续存很多省市付诸实践,不少地方政府都公布了相应的政策。终于,在去年4月26人们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舆论欢呼这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人民知情权有了保障”,将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效。国家出台行政法规上千部,至今有效的有650多部,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馆工作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随着政府信息化的来临,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发展的必然。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构将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与行政运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既给公众利用政务信息带来了方便,也给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信息公开为政府的法定义务,这为维护公民知情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条例的颁布与顺利施行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来自《档案法》层面的制约影响至深。在修改《档案法》的时机尚不成熟的前提下,如何摆正“政府信息”与“档案”的关系,保持公众知情权与档案“秘密利益”之间的平衡,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上海总是出新闻的地方。今年 6月 ,上海市民董老太因申请查阅岳阳路一处房屋原始产权资料被拒而状告区房地局“政府信息不公开”一案 ,经上海滩的几家报纸刊发而受到各界关注。这是自 5月 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实施以来 ,首例市民状告“政府信息不公开”正式立案受理的行政诉讼案。董老太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 ,既给百姓上了一课 ,更给政府上了一课。从百姓角度看 ,利用档案资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是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 ,百姓有权利获得与政府对称的信息。同时 ,市民利用文件信息的公开途经 ,为自己监督政府和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加…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园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11月1日起施行;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随着这些条例和法规的实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实现通过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及时高效公开政府信息、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目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必须努力创新传播模式,进一步优化各种传播策略。本文试分析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冗余信息”策略,探讨运用这种策略应该注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知密集架     
上海政府网站在媒体上做广告 五月初,上海市民在当地几家报纸上看到了上海市政府网站“中国上海”打出的一则广告。据了解,政府网站在媒体上做广告在全国尚属首次。5月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施行,“中国上海”网站也于同日改版,突出了信息公开功能。此次打出的广告语就是“发布权威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拓展网上办事”。上海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政府不仅要做到信息公开,而且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市民都知道有信息公开这回事。(2004年5月10日《中国青年报》)政府信息公开面临三大潜在阻力 行政法专家莫于川教授说,目前我国推行…  相似文献   

18.
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舆论普遍认为,该条例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改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条例》的颁布,让政府及其各部门在推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查询中心的档案管理部门该如何履行职能,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和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是国家民主的体现。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为我国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创造了条件。"域外采风"栏目比较了中韩两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异同,有助于大家了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含义。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关键是要发挥档案工作在政府信息公开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透明政府”的专门法规.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将迈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时代。汶川大地震是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国家发生的第一件重大公共灾难事件。此时,政府信息公开也面临着大考。本文通过对“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传播情况的研究.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危机事件应对中的作用以及需要改善和握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