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并对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介绍使用了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软件等内部安全管理策略的三项关键技术构成的三层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综合使用,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机制,有效地保护了整个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刘丹 《情报探索》2009,(9):75-78
介绍了供应链的概念,阐述了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安全技术和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种安全隐患,然后着重从数据的加解密技术、各种认证技术及安全协议等方面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安全防范技术,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对今后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网络防火墙技术、虚拟网络技术、网络病毒防护技术等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并提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密码技术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应用,阐述了当今电子商务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以及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安全性要求和安全技术,同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计算机密码技术,以此来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和与其相关的加密、解密及数字签名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过程及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数字签名技术与公开密钥加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安全通信方式,以保证网络通信中信息传送的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和保密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保掘进工作面供风充足及安全掘进。本文介绍了长距离掘进通风掘进技术和长距离掘进通风的安全技术管理,重点论述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技术的应用效果,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的应用,有力的保证了高产高效矿井的安全、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和与其相关的数字签名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签名技术及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安全通信方式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煤矿的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介绍红沙梁煤田的安全管理技术,重点论述了矿田的防水、防火、防尘的安全技术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肃北矿区露天采煤的安全管理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10.
莫礼仲 《科技风》2014,(10):262-262,264
煤矿总工是技术岗位也是领导岗位,很多矿长本身就是总工,在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这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介绍煤矿总工岗位技术职责,然后简单分析煤矿总工安全技术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就发挥煤矿总工安全技术管理核心作用的措施,从总工安全技术管理职责需要明确、总工自身安全管理素质需要提高、发挥总工安全技术管理支撑作用、总工安全管理部门交流需要协调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重点强调总工职责的明确和自身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由操作系统Linux的普及越来越迅速,Linux下的网络管理迫在眉睫.网络监听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以太网环境中Linux系统下网络监听技术的原理、检测网络侦听的方法和网络监听技术在网络测试中的应用,重点介绍网络监听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电能质量及其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了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公用电话网络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软件硬件结构和功能、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话务网络管理系统的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相关技术为研究背景,构建了移动通信话务网管数据挖掘系统,探讨了系统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和算法,重点介绍时序分析算法并应用于话务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三区联动”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首先阐释"三区联动"创新网络的内涵,然后对城市创新系统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接着通过模型分析"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提高"三区联动"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包采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侵检测是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详细分析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网络数据包进行入侵检测。由于检测速率与数据包采集速率不匹配,以及检测所需成本的限制,在收集用于检测的网络数据包时,必须选择有效的采样策略。本文引入博弈模型框架上的原始入侵数据包采样策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和扩展。本文针对单一采样策略的缺陷与不足,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来分析在决策者不同效用偏好情况下的采样策略选择问题,并且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基于风险差异的采样策略选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event-triggered control for the class of Markovian jump neural networks (MJNNs) under actuator saturation and hybrid cyber attacks. In order to save the limited network bandwidth, the event-triggered mechanism (ETM) is introduc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ignal of sampl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remote controll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the aid of two sets of Bernoulli distributed random variables (BDRV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randomly occurring deception attacks (RODAs) is presented.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factors and the complex network environment in practice, actuator saturation and denial-of-service (DoS) attack are also considered. In summary, the MJNNs, ETM, actuator saturation and hybrid cyber attacks are incorporated into a unified construction, and a augmented system under this construction is modeled for the first time. For this system, the existence conditions of event-triggered control are derived through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LKF). Based on this sufficient condition,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technique is utilized to obtain the control gain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weight matrix of the trigger.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黄新 《科技广场》2008,(3):62-64
本文主要是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以OSI七层模型为理论依据,简要介绍了如何基于路由器来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总线控制技术,并探讨了现阶段楼宇自控系统中现场总线控制与集散控制相结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资源数量众多、结构各异,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资源节点上,如何以某一特定知识主题在这些信息资源中采集信息、发现知识是当前信息科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面向特定主题领域的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慧  孙志茹 《情报科学》2001,19(3):281-286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网络环境,说明了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的基本内涵。详细地说明传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并指出它的一些弊端,从而提出了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说明MIS的网络设计应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提出了Intranet环境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系统说明了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大开发平台。最后,分别从信息收集、信息检索、数据仓库技术、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开放数据互联、人机接口技术等现代网络技术方面论证了网络环境下开发DS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