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运用这种修辞格,能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还能把各种景物描写得绘声绘色,从而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热烈的向往。比喻句有三个要素,这就是被比喻的事物(本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喻体),以及联系这两个事物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比喻词)。根据这三者的关系,划分比喻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而根据比喻的作用,分析比喻句所包含的内容,比喻句又可以分为喻人、喻事、喻物、喻景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比喻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其特点就是把本来不同类、不相干的事物相比较,找出其相似之点。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常用的有明喻、暗喻、转喻,本文对这三种比喻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以其在广告中的使用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每个人都要说话或写文章,而且总希望自己说的话能有人听、爱听,写的文章能有人读、爱读。修辞学也就有意或无意地渗入各个方面,在英语中它也不能缺少。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一些修辞手法值得掌握。下面列举几种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是指不把要说的事物真实地说出来,而用另外的与它们相似的事物来表现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生动。从表现形式看,可分为明喻、隐喻、转喻等修辞格。1.明喻(Simile)。为了鲜明、形象地刻画某一事物,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修辞格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其对语言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修辞格借助多种语言表达方式、词汇、语法等,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活泼和形象,也更为准确。比喻作为修辞格的一种,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用和最为重要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之一。钱钟书在《论比喻》中,把比喻视为语言表达的本质,足见比喻在语言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在英语中,常见的比喻修辞格有转喻、暗喻和明喻等,本分即对英语修辞格中的暗喻与转喻做多维辨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比喻为常见的修辞格之一。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根据类似的联想(不同事物间的恰似点的联想),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方所要表明的事物,从而使表明的事物表现得  相似文献   

6.
郑帅 《文教资料》2008,(20):48-49
比喻性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又有明喻、暗喻和转喻之分.本文对这三种比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修辞格。从古至今.作家们不吝文思和才情,给人们留下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比喻。在上世纪90年代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小说和报告文学中.比喻作为重要的修辞手段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比喻,往往是作者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后才产生的,这样才能使描绘出来的世界变成理想的境界。才能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比喻在汉语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人们所以喜欢用它,就在于它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使平淡的内容显得生动,让生疏的东西变得熟悉。比喻常用“象’、“好象”、“如”、“仿佛”等词,但常常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凡用“象”、“好象”、“如”、“仿佛”等的句子就都是比喻句。加之,在语文教学中修辞很少涉及,学生重视不够,弄错的情形就更是屡见不鲜了。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在教学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比喻的类别,实际上,类别划分只是外在的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比喻修辞格的内容关系构成上有的是事物的外在形象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的性质特征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画面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理关系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教学中,分析比喻修辞句的这些内在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句子内容。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格,在文学作品中运用频率极高。老舍被誉为现代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比喻功不可没。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有极精彩的能给人深刻印象的比喻。它们是那样恰当自然,让人过目不忘;它们是那样形象精彩,让人流连忘返。使我们不能不为老舍的艺术功力深深叹服,同时更感到它精彩、深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们常把某些似喻非喻的句子错误地视为比喻修辞格的现象 ,本文从比喻修辞格的句式结构、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事物等方面 ,深入地剖析了它的特点 ,同时还将借喻与借代、拟人、双关等辞格作了比较 ,以便对比喻这种修辞格作进一步的认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抽象比喻     
“比喻”是人们说话、写文章时最喜用、最常用、因而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格。我国著名的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语言形象化的手段之一.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巧妙地运用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出神人化,熠熠生辉。作家秦牧说:“美妙的比喻简直像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赵捷也说:“比喻,它犹如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放射出五花八门的瑰丽图案,它好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从锦囊里抽出五颜六色的彩绸。比喻使诗歌语言增强形象性:生动性、深刻性.加强说服力、感染力、诱惑力。它有助于敲发人们思想的火花。激荡起人们感情的波澜,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先接触的、出现最多的修辞格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形象的、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描写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用比喻修辞格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用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明喻爽朗、明快;暗喻灵活自如;借喻形象含蓄。任何事物形象的特征,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通感又名移觉,它是一种独特的修辞格.通感原是指心理学上的概念,指各种感觉互相沟通,也叫“感觉移就”.作为通感修辞格,它是指写作时,赁借人们的各种感觉能彼此沟通的现象,把适用于甲类感官的词语去描写乙类感官的感受,使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通过几种感官的感觉共同表现一个事物.  相似文献   

16.
比喻这个修辞格用途广泛,用于议论叫比喻论证,能把道理说得更透彻;用于诗歌,能把意境开拓得更深邃;用于记叙文,能使描述的事物形象逼真,使刻画的人物活灵活现。但不管用于何种文体,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7.
字词的比喻义是由于词的比喻用法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它是由词的基本义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字词的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产生的词义,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一、从语言标记上看,字词的比喻义由于意义固定,人们已经不感觉是一种比喻,而比喻修辞格在使  相似文献   

18.
陈望道先生说过:“文章在传达意思的职务上能够尽职就是美,能够尽职的属性就是美质。”作为语言艺术中的花朵,比喻正是具有这样的美质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在修辞格家族中,它是最活跃、最富于艺术表现力,从而最尽职的一员。它为什么被人们广泛运用,成为一种高频率、高效率的修辞手段,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特别是对其美学价值的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下述二点内容谈些粗略的意见。一、比喻是以相似点为轴心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美的创造活动比喻是以一事物说明与之根本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活动,是以联想  相似文献   

19.
趣话避讳     
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指的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来表述。常见于文学作品,用以描写各类人物。从古到今,死是人们特别避讳的。人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常用的有亡、尽、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出现最早、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格的一种,它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表现形式,如比喻体或相似点出现多样化,又如喻体为几个事物的关系等等。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将具有多个相似点或多个喻体事物的比喻称为复杂比喻。如果一个比喻只有本体是几个事物,而喻体事物和相似点都是单一的,那么这个比喻仍不能算作复杂比喻。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