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贸易水平的大幅提升,海南自贸港在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为了持续提高海南自贸港的建设管理水平与发展进程,为我国整体贸易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有必要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大海南自贸港建设宣传力度,为其后续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本文从注重创新、深度报道、注重舆论导向、明确宣传主题、构建信息化平台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新媒体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建设宣传报道工作策略进行了系统化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牛晓民 《新闻战线》2023,(11):50-52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海南的重要工作,也是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最大特色。海南成立主流媒体运营的国际传播中心,发挥体系、机制、人才、平台、渠道、话语等综合优势,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特色鲜明”等特点,努力讲好中国特色自贸港故事,为省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海南样本”。  相似文献   

3.
构建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体系,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为海南发展凝聚广泛共识,党委政府应发挥主流媒体、自媒体各自优势,在舆论场上用好权威的官方语言、专业的媒体语言和灵活的自媒体语言,讲好自贸港故事,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唐玥宸  石晓岩 《传媒》2024,(4):54-5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运作,探索具有自贸港特色的国际传播范式以及提升海南国际传播效能的有效手段,但在传播资源、传播逻辑、传播主题、传播标准等方面存在现实困境。本文以海南国际传播中心脸书(Facebook)官方账号为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海南自贸港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于赫 《传媒》2023,(23):63-65
2018年至今,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封关运作。作为自贸港的省会城市,海口市亟须解决国际形象的塑造及传播问题,从而打造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和国际生态文明城市。本文旨在围绕海口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布局,梳理海口国际形象塑造的总体思路,探究海口国际形象的传播策略,为建构海口国际形象与传播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磊  李诗雨  邓稳根 《传媒》2024,(8):57-59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海南自贸港国际传播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短视频领域。但其中仍然存在量多质低、文化壁垒难以攻破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拓宽主题、推进情感叙事和风格化叙事等方式来提升自贸港短视频的质量,同时进一步发挥短视频的社交属性,与粉丝保持良性互动,优化用户社交体验,从而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海南而言,必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走一条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国际传播之路,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伟大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海南日报以全国视野、融合传播、故事化表达的全新思路,生动讲好海南故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从“海南自贸港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代表委员热议”中寻找交汇点,精心设置话题,全力打造报道亮点,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显政"思维。高质量做好党报理论宣传工作,同样离不开"显政"意识。本文以海南日报理论版对海南自贸港的理论宣传为例,总结了如何在"显政"思维引导下做好相应的理论阐释及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楚天都市报》近年十分注重深度报道的打造,每天属于深度报道的新闻题材占本土新闻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打造深度报道品牌,2013年1月18日,《楚天都市报·深读周刊》(以下简称《深读周刊》)正式创刊,每期8个版报道,分别以"纵深""调查""热点""人物""发现""观察""揭秘""文化"等10多个栏题轮换呈现,先后推出一大批影响较大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胡凯  梅也天  范佳佳 《传媒》2021,(16):72-74
电视戏曲节目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早已脱离了将舞台剧转为电视媒介播放的传统模式,创作出了独属于电视艺术的戏曲表现形态,并呈现出丰富的节目形式.琼剧电视节目作为海南琼剧艺术的重要传播渠道之一,也历经了多年发展探索,取得一定成就.然而在娱乐节目的冲击下,地方电视戏曲节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琼剧电视节目唯有突破桎梏,在自贸港建设过程中抓住机遇,才能保留节目生命力,为琼剧艺术传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王景霞 《编辑学刊》2021,(5):97-10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出版业的步伐正在加快,国内出版市场与国际出版市场进一步接轨.海南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根据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加强对外传播要求,探索和发展出版创新,为深化出版改革提供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是全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选择.海南要把出版创新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进程中,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正走出去不仅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也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自走出去战略提出,至出版走出去战略推行,以及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原广西出版总社)对旗下各家社版权输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广西教育出版社逐步制定、明确了走出去发展战略——以版贸输出为突破点,带动中外出版合作,最终实现中国出版走出去。一.以版贸输出带动文化理念走出去2013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实现版权输出12种,其中《青少年成长教育读本》系列近两年推出的3个新品种是版贸洽谈中的推介重点。《青少年成长教育读本》是广西教育出版社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青少年成长特定时期的需求,专门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从环境问题、中小学生安全常识、避灾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3,(6):23
《环球时报》2月20日起正式推出美国版,成为首家在美国同时推出中英文版日报的中国媒体。《环球时报》美国版的中文版有16版,英文版有24版。美国版延续在中国发行的《环球时报》的特色,即以尖锐创新的报道、独特深刻的分析,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向世界报道一个真实、复杂和变化的中国,传递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2,(7):77
《调查》栏目是山东卫视名牌栏目《围观》2012年全新改版后推出的一档新闻专题评论类节目。它除了具有专题节目的深度之外,更以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焦点事件为主要内容,以夹叙夹议为主要报道形式,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反映民生民意。《调查》的特质是时效快,有故事、有深度、有监督、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张志安主编的《潜入深海:深度报道30年幕后轨迹》一书,新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该书深入、细致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深度报道的实践故事和变化历程,以告别之事、启蒙之热、监督之惑、  相似文献   

17.
《蚌埠日报·深读周刊》创刊十年来,已出500多期,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增强了《蚌埠日报》的影响力。深挖地方话题资源,放眼周边共同关注,以此来增强报道的厚度与深度、综合性与思想性,是《深读周刊》耐人深读并深受关注的关键。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重视策划,形成开放思维;重视思想深度,形成融合思维。  相似文献   

18.
台湾先智出版社最近推出《读三国领悟人生》、《读红楼洞达处世》、《读水浒掌握方法》、《读西游善待挫折》等四本新书,都以明快的说书节奏,爬梳故事肌理,总结中国古人别具一格的实用智慧。书籍编排方式,可以散读,也可以深读。  相似文献   

19.
2月21日,趁着春天万物复苏、百舸争流之势,已走过15年发展历程的楚天都市报再度改版。这次改版的突出亮点是一举推出《楚天深读》、《楚天调查》、《楚天关注》、《楚天视点》、《楚天人物》、《楚天广角》、《楚天扫描》七个版头,由此聚合构成本地新闻的深度报道高地。其规模大、题材重、力度强.较充分体现了该报“权威、重大、深度、及时、贴近”的办报主旨。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理》是《南方都市报》推出的旨在挖掘广州人地理内涵、关注城市化建设的专栏版面。该报道自2002年7月开始推出,以每周五天、每天两版的规模和关注力度,推出一系列反映广州历史化和地理民俗的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反响强烈,成为《南方都市报》的品牌版面之一。该专栏历时18个月,分16个系列,共发表约257万字和2700张图片,制作规模宏大、报道方式新颖,其鲜明的人主义风格开创了一种新型的都市化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