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众传媒对民工观念的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众传媒对于民工观念的影响力,以上海市徐汇区为样本,对民工的一般观念、消费观、维权观、婚恋观、留沪观等方面做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民工观念方面的影响力总体上微弱;但是在消费、维权等特定领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主要不是“改变”旧的观念而是“形成”新的观念;媒介对民工观念的影响效果,受民工自身自然时空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制约。同时本文结合个案访谈,试图从历史因素、当前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媒介自身、政治、教育、城市等方面)和个人与家庭因素这三个方面对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做一番探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政治学中的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理论为基础,从政治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了公民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发展状况及其功能。文章认为,媒介传播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导致了公共广播电视作为公民社会“第三部门”的出现,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本文还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第三部门”媒介建构的缺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媒与社会民主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进程,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的社会民主化进程加速; 同时, 中国大众传媒也开始具有一定的公共领域的功能。本文运用“媒介使用与依赖理论”, 分析中国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与其对公共事务的知晓和社会政治参与价值观之间的关联, 考察中国大众传媒在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功能; 并且希望能为丰富相关的媒介效果理论, 以及为探讨社会民主化、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众媒介在政府政策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堂发 《新闻界》2006,(2):49-50
政府政策行为水平、政策方案质量与政策实施效果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核心指标。在狭义的政策系统之外,影响政府政策行为的要素很多,但大众媒介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其影响贯穿于整个政策行为的始终:从媒介引发“问题”性舆论提醒政府关注的“政策问题”确立环节开始,到媒介对政策实际执行、政策绩效评估与政策终止的环节进行有效监督为止。大众传媒作为政府完善其政策行为与过程的极为重要机制而存在,这一点在传统型的经验决策逐渐被现代型的科学决策所取代的新的社会环境下体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地说,大众传媒对政府政策行为的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5.
周围 《今传媒》2013,(5):89-90
本文旨在探讨陕西交通广播公益广告对陕西私家车主司机媒介形象的建构,采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和文本解读作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陕西私家车主形象的特征。陕西交通广播的公益广告的受众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针对于出租车司机,第二类针对于私家车主。针对于出租车司机的文案大致为文明行车等教育类,节假日的公益宣传主要是针对于私家车主。陕西交通广播80%的公益广告中私家车主形象是积极配合媒体和社会,热心参与社会活动。这些形象健康,活力。  相似文献   

6.
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新闻前哨》2006,(5):16-17
大众传媒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全方位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但是,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颇为尴尬。这种尴尬主要表现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容中缺失。这就是中国传播界经常议论的话题: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相似文献   

7.
媒介形塑作为大众传媒的突出功能,在媒介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显现其重要作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介对区域形象的构建更是媒介形塑的现实成效.本文对四川电视台五年的“5·12”汶川地震系列直播节目作了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形象依托于媒介形塑的传播价值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媒介审判”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碍和影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行为。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也叫“报刊审判”。通俗一些讲,“媒介审判”就是指大众传媒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在法院还未做出相应的判决前,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可以影响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对三峡工程的“媒介议题”和“公众议题”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围绕“三峡工程”进行的媒介议程设置方式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影响和强化效果的。媒介议题设置使受众经历了对这项工程知之甚少、到十分关注、直至共同…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2,(4)
当前的媒介事件研究大多聚焦于事件边界概念和社会功能属性的考察,忽视了戴杨、卡茨的理论创建是立足于大众传媒以讲述故事的独特叙事方式对事件的探索。本文以媒介事件研究的“叙事”为核心,围绕这一概念的应有之意、价值意涵等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叙事作为一种符号资源的结构系统,既是媒介事件的建构语境,也是实现社会中心神话权力的关键来源,系统内的诸要素在数字技术驱动下被再度分配,导致事件语义功能的割裂与语用关系的转型。将叙事的概念与媒介事件理论相勾连,不同于当下学者们对事件研究的细分领域,而是基于戴杨、卡茨“媒介事件”研究衍生而来的,重新考察媒介事件这一经典理论的分析视角,在方法论和理论创新层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波 《声屏世界》2006,(12):25-26
中国新闻学读本上有这样的阐述:过度的自由必将导致对他人自由的侵犯和自由享有者自身的腐败,新闻媒介接受社会控制是必然的。解决媒体权力滥用的问题,社会控制新闻媒介除了对违规行为进行制裁,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媒体加强自律,引导媒介从业者认同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国家法律是最后的理性。在一个自由社会里面,专业伦理对于决定媒介的专业行为应该负主要的责任……”①那么,以什么来引导?有人呼吁,说大众传媒在帮大众选择他们应该关注的事件,对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在哪?笔者以为,都在“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媒介环境学派与“技术决定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决定论”是对媒介环境学派(Media Ecology)最流行的评价。本文从厘定概念入手,以文本研究和思辨分析的方法,探讨媒介环境学派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和“技术决定论”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对媒介环境学派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媒介在甘南藏区的普及,大众媒介对农牧民日常生活的“再构成”作用推动了藏区社会组织、公关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加速变迁.本文选取甘南藏区五个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田野调查,在系统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大众传媒普及对甘南藏区社会组织的冲击、乡村“权威”的转移与公共生活新“中心”的出现以及媒介叙事导致甘南藏区日常生活中公共行为的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技术的演变中,新闻记者的“在场”形式发生了复杂的转变.早期代表新闻生产权威的“目击式新闻”也逐渐被多种形式的报道与观看所替代.因此,本研究从历史中的“目击式新闻”出发,将“目击”行为置于社会与媒介技术发展的时空中重新考察,探究“目击者”角色的转变,及其与社会、政治、媒介技术力量的勾连.研究发现,纸媒与广播电视媒介...  相似文献   

15.
形态各异的分众、小众群体当中,有车族群可谓异军突起,我国正在大踏步地进入个人化的。汽车时代”。前不久,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创办了首份直接面向车主的免费定期刊物,其目标对象直指昆明20多万车主家庭的百万人口,这预示着云南省车主媒介市场争夺之战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6.
媒介环境学认为:各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 “媒介即是环境” “环境即是媒介”.媒介环境学的观点隐含了社会、媒介和人(受众)三者间的关系:人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环境中,媒介是反映社会的镜子;媒介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又反作用到社会的运行.透过媒介环境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对“走转改”进行透视,可以发现“走转改”带来的是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结构的重构、媒介文化的再造,从而生成一个人、社会、媒体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圈.  相似文献   

17.
经常上网冲浪检索新闻,类似于“网络暴民”“、天价罚款”、“裸体时代”等“危言耸听”的媒介信息似乎充斥着我们的视听,喧嚣已经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流行时尚。这类媒介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媒介对客观事实评价时的故作惊人之语,如“野蛮的姐”“、暴力抗法”、“杀人恶魔”等,此类信息多散落在新闻报道、评论的文本之中。另一类是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的偏激认知,如“专制遗风”、“毒害青年”“、败坏道德”等,与上一类不同的是,它们有具体的消息来源。还有一类是网友的“放言”、“质疑”“、厥词”,且多以标题的形式出现,如“慎言‘网…  相似文献   

18.
媒介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认可。但是,对“媒介即讯息”这一媒介环境学经典观点的误读依然存在。“媒介即讯息”意在说明,媒介/技术除了本身具有实用意义,还会产生其它意义。这些意义并不一定为其发明者和使用者所察觉,但却真切地改变了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媒介即讯息”是媒介环境学的基石,它提出了思考媒介的环境视角,促使我们思考媒介技术、传播方式对人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理解媒介与城市关系的两种常见路径:文本对城市的表征或工具对城市沟通效率的提升,皆抑制了媒介的生成性。与这二种路径不同,论文通过将1930年代上海“电话购货”中的“电话”概念化为一套由“电话交换区”、“电话销货指南”和“电话购货部”组合而成的都市媒介基础设施,来阐释电话在物质、符号与组织面向上社会技术性地嵌入经济交往并重组都市空间的方式。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意义上的电话与城市的接合可被视为一系列技术中介的都市社会空间实践,这些社会空间实践体现为“操奇计赢之枢纽”的动态生成。其中“操奇计赢”是电话介入的“谈议交易”活动;“枢纽”是在电话协调“谈议交易”时涌现的构成性中心,意味着交易关系的汇聚,且蕴含地理空间的向度。通过发掘电话在“操奇计赢”实践中的勾连、转译和重组的角色,论文为都市移动性所涉物质、交往与空间的相互缠结提供了新的日常韵律和理论想象,同时也对城市作为“社会技术性构成”这一理论主张提出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20.
马佳 《新闻世界》2011,(6):172-173
央视一年一度的"3·15"维权晚会等众多媒介活动作为大众传媒消费维权的一部分,见证了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力量。大众媒介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过程中扮演着维权者、真相报道者、舆论监督者和预警者、引导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