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媒体垄断。多年来,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利用其舆论传播主导权,一方面,向其他国家输出西方价值观,以此动摇别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利用其掌握的强大舆论机器,在国际上丑化别国形象,为其“改造”这些国家扫清国际舆论的障碍。从东欧剧变到“颜色革命”再到“茉莉花革命”,西方传媒的煽惑作用虽不是决定性的,但影响却不可低估。重点结合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负面报道分析,就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加强舆论领域的宣传引导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媒体垄断。多年来,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利用其舆论传播主导权,一方面,向其他国家输出西方价值观,以此动摇别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利用其掌握的强大舆论机器,在国际上丑化别国形象,为其"改造"这些国家扫清国际舆论的障碍。从东欧剧变到"颜色革命"再到"茉莉花革命",西方传媒的煽惑作用虽不是决定性的,但影响却不可低估。重点结合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负面报道分析,就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加强舆论领域的宣传引导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传播中国形象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汉语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密不可分。国际汉语教材是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重要媒介,肩负着向汉语学习者输出正面中国形象的重任。在汉语国际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国际汉语教材中国形象的人物自塑和话语建构有着重要而独特的意义。文章基于对当前国际汉语教材中国形象人物自塑与话语建构的考察,借鉴中国人物形象设计的相关研究,探究了如何更好地进行人物自塑和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显著攀升。但另一方面,国际涉华舆论也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中国面临的舆论态势愈加错综复杂。综合国际涉华舆论分析,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经济、政治、外交、社会和文化五大困境。国际媒体之所以不断突出和放大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企图遏制或规制中国的发展,维护西方的既得利益和现有的国际关系格局。面对这一形势,如何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增进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对中国未来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选取泰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主流英文报纸《曼谷邮报》和《泰国国家报》2015—2020年的涉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自建新闻语料库,利用AntConc等软件从话语分析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报道高频词和报道倾向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拟呈现泰国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表明,两大报纸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既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形象,以正面形象居多。整体上两大报纸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经济飞速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较为积极正面。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已经开展对国家形象的研究。西方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始作俑者"是西方在华传教士,此后,不断有西方学者开展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产生了大批中国学著作,其中,西方媒体也是西方文化形象的重要建构者。中国应该积极构建自身形象,输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文章日益增多,但大多数是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探讨来考察传播效果,对中国媒体为何传而不通、西方媒体为何负面报道中国、我国如何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等问题没有进行清晰的学理分析,而宣传特性更是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最大困境。本文把既定的媒体传播政策、国际传播规则及国家形象建构结合起来,认为国家行为是国家形象的根本,媒体是操纵者建构的产物,媒体的公信力及媒介建构十分重要,媒体对事实的报道与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文章日益增多,但大多数是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探讨来考察传播效果,对中国媒体为何传而不通、西方媒体为何负面报道中国、我国如何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等问题没有进行清晰的学理分析,而宣传特性更是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最大困境.本文把既定的媒体传播政策、国际传播规则及国家形象建构结合起来,认为国家行为是国家形象的根本,媒体是操纵者建构的产物,媒体的公信力及媒介建构十分重要,媒体对事实的报道与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的肆虐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既有格局,疫情期间日本主流媒体纷纷聚焦于中国疫情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关注中国抗疫进展的同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框架,以"他者"的角度塑造中国抗疫形象。研究采取框架分析法,选取了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日本5大主流媒体的1090则日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题材框架、议题框架、叙事框架、态度框架四个维度探析了日本主流媒体涉华疫情报道的媒介框架。研究发现日本主流媒体涉华疫情报道的题材框架注重延伸解读,议题框架上中美关系贯穿整个议程,叙事框架被西方强调冲突的新闻价值观所绑架,态度框架借西方信源表达负面情绪。整体报道情况虽然呈现出中立偏负面的态度,但正面解读仍不可忽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今后中国提升对日传播效果、促进两国民意相通之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疆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2009年“7·5事件”至今的新疆,西方媒体报道的基本框架是“新疆问题”.以“新疆问题”标签新疆形象,广泛影响了国际社会受众.建构首先要解构,解读国际新闻流中的“新疆问题”,分析当代中国新疆形象建构的现实背景,是新疆对外传播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外新闻报道中的叙事建构是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基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对最近两年来中国面向东盟的英文新闻报道及相对应的中文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译者在新闻编译中多采用时空建构、文本素材选择性采用与标示性建构等策略来对原文进行翻译叙事重构,突显能彰显良好国家形象的叙事,弱化与国家形象建构关系不大的叙事,在国际语境中建构与传播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前夕,西方主流传媒的相关报道仍密集在政治领域,而且以负面报道居多,这使得北京奥运会的信息传播成为有关中国国家形象博弈的一个平台。文章从分析现状出发,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侧重提出了应对之策,核心观点是将奥运信息传播提升为文化传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达到建构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是国际公众对某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和舆论反映,也是民族精神和国家软实力的外在表达。公共外交是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公共外交视域,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从优化公共外交顶层设计、营造国家形象建构环境等方面出发,探究国家形象建构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默多克"窃听门"事件为引,思考中西方报道方向的差异:西方注重负面报道,中国倾向于正面报道。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制度和人文环境。笔者总结出一个结论:无论是负面报道,还是正面报道都要掌握一个"度",否则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在国家形象的构建尤其是大国形象的构建过程中,传媒又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传媒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功能及其原因,具体分析大国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传媒的强大作用力,并对在中国建构大国形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传媒的作用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而传媒是在一个国家中了解另外一个国家的有效途径,在传媒中构建的他国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的认知。通过研究对比中外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解读,可以使我们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更加客观地明晓国内外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树立中国在国际中的正面形象,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形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是高校赢得社会肯定和信任的前提。面对新媒介环境的巨大变革,高校负面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频发,传统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机制常常使高校形象受损。形象修复理论以修复和维护组织形象为核心要义,涵盖了否认、规避责任、消减敌意、修正行为、戒忍五大策略,为高校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提供了理论借鉴。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运用形象修复理论,可采取掌握好“黄金时间”,发挥高校官方应对话语的权威性;深入调查呈现事实,利用融媒体平台传播真情实况;纠正错误安抚公众,平等对话以获得舆论“共情”等优化措施,加强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形象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闻报道是一种软实力的竞争,新闻记者通过有选择地组织报道内容和运用语言技巧.有意识地引导受众建构他者形象,占据道德审判的话语权。本文以《时代周刊》2013年1月至6月涉华报道为例,从隐喻视角探讨美国新闻媒体建构中国形象的语言运用技巧。认为媒体通过运用隐喻修辞运用“映射”模式建构了中国政府和官员及草根的形象.体现了美国新闻从业人员的“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有人的地方,就有危机。通过切实有效的传播,不仅可使危机预警更有针对性,还可使危机管理更有效率。伴随疫情的出现,各种虚假信息、负面舆论及其谣言纷至沓来。高校是构筑思想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只有加强思想引导、过滤传播媒介、搭好沟通桥梁、遏制负面舆论和虚假信息传播、防止西方社会思潮入侵,才能扎紧思想篱笆。以危机传播管理为切入点,解读和剖析危机传播规律与特点,从而为加强网络舆论监管、筑牢高校党的意识形态防线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给中国社会带来诸多变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造就了一批觉悟的新国民,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与生俱来的各种负面因素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迅速结合,在中国社会催生了一批"中西合璧"的怪胎,这些人物在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及现代化的追求中发挥着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作用。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对新派家族子孙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民族文化再造过程中间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