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朱明琪 《班主任》2023,(12):68-69
<正>班里转来一名叫小宇的新同学,长得虎头虎脑,很可爱。但几天下来,就是不说话。上课提问他,他站起来沉默不语,脸涨得通红。班里一个调皮的男生直接说:“这不会是转来一个‘哑巴’吧!”引得全班孩子哄堂大笑。小宇的脸涨得更红了,额上青筋暴出,看得出他很着急,也很生气,但就是表达不出来。下课后,我拨通了小宇家长的电话,想了解一下这孩子的情况。小宇妈妈说:“老师,我和他爸爸都在外地,孩子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相似文献   

2.
一、个案情况简介小宇,男孩,5岁4个月。小班开始,小宇就表现出思维非常活跃,语言的发展也明显优于其他同伴。班上的其他孩子还在用单词或是不连贯的句子进行表达或交流时,小宇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了,时常冒出的成人化的语言能把父母和老师逗得开怀大笑。由于小宇能说会道、思维敏捷,他一直都是老师开课的“杀手锏”,没有人回答或许多孩子都答错的问题,他来回答总是头头是道,甚至常常成为一节课的出彩儿之处。班上两位老师很喜欢小宇,对他倾入了特别的欣赏和疼爱。老师们还告诉家长,孩子的语言发展较其他孩子强,可以在这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活动中,洋洋和小宇两个孩子因争抢体育器械吵了起来,所有孩子都跟着起哄。最后洋洋把小宇推倒在地,小宇大哭起来。洋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仅说了声"对不起",便溜之大吉了。我  相似文献   

4.
清晨,孩子们陆续来到了幼儿园,教室门一打开,宁静的教室像飞进了一群小鸟。这是我带这个班的第一天。 没过一会,昕昕向我告状:“小宇一个人玩几样玩具,不让我玩。”接着的几天,都有小朋友向我报告:“小宇上课说话”,“小宇动手打人”,“小宇吃饭时说话”,不知不觉,小宇在我这里“挂了号”:他是一个顽皮、不听老师话、只会捣蛋的孩子。有了这种成见,只要小宇与其他小  相似文献   

5.
爸爸去哪了     
<正>一、案例呈现8岁的小宇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家里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在妈妈生他前的两个月,小宇的外婆应女儿的要求来照顾。小宇出生后外公也过来了,所以小宇一出生就是在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的包围中成长的。小宇的妈妈是教师、爸爸是医生,他们在孩子的养育方面有知识,也愿意投入精力。爸爸工作紧张一些,时常要加班,外出培训和开会的时间也比较多,家里基本由小宇的妈妈照顾。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想法,要给孩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活动中,洋洋和小宇两个孩子因争抢体育器械吵了起来,所有孩子都跟着起哄.最后洋洋把小宇推倒在地,小宇大哭起来.洋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仅说了声"对不起",便溜之大吉了.我找到洋洋,他疑惑地问:"我已经说过对不起了,他怎么还哭啊?"小家伙居然用一句"对不起"代替了应负的责任.后来,我特意留心观察,竟发现了不少类似的事件."对不起"这个文明用语被部分调皮的孩子使用得变了味.  相似文献   

7.
情况分析 大二班来了一位名叫小宇的男孩。他性格非常孤僻、懦弱,整天沉默无语。如果非要他与人接触,他就显得惶惶不安。上课请他回答问题,他一动不动,毫无反应地坐在那里,有时甚至会一声不响地蹲在课桌下或躲进卫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他的爱好就是喜欢独自同一堆不说话的玩具做伴。 通过与小宇母亲交谈,我了解到,小宇两岁前也是一个活泼、爱说、好动的孩子。那么,孩子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梁金君 《辅导员》2011,(9):53-54
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故事。陈陈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男孩子,平日里极少与同学说话。每当我要与他交流时,他便低着头,身子使劲倚着墙,好像要把自己"塞进"墙里,也好像在拼命找个依靠,你根本听不清他的声音,只能通过嘴唇的动作来判断他的反应。每天放学这孩子收拾东西的时候拖拖拉拉,总是催了一次又一次他才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可每天上学时他总是第一个进教室。  相似文献   

9.
上学的孩子,性格特征越来越么帮助他对自己的性格建立自尊他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熟悉环境、调明显。他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了心、自信心就是最好的方法,这样整自己的状态。解你的孩子,才能帮助他塑造更加能让他自我肯定、自我接受。如果你有一个外向型的孩子,健康的性格。这里将会给你几个小小的建议,请参考以下的建议: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外向去帮助孩子塑造更加健康的性格。让孩子大声地把“想”说出来:型性格的人会兴致勃勃地在人际如果你有一个内向型的孩子,外向型性格的人通常会让自己的交往中左右逢源;内向型性格的人请参考以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孩子生病了,那张被病痛折磨得憔悴的小脸让爸爸妈妈们心疼极了,真恨不得自己替他去生这场病。几经周折,孩子的病终于痊愈了,可是,孩子却早已不是原来那个或乖巧、或勇敢、或懂事、或自信的小孩,他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一个问号接着一个问号从年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上像乐乐和小宇这样的好朋友也有好几对,家长也常说:“我这孩子一到家就只讲某某怎样怎样,从来不提其他孩子的名字。是不是他不懂得和其他同伴交往呢?”有的家长还为此要求给孩子换座位。于是,我们组织幼儿讨论:“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怎样才是真正的好朋友?”然后,我以自己为例告诉小朋  相似文献   

12.
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故事.陈陈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男孩子,平日里极少与同学说话.每当我要与他交流时,他便低着头,身子使劲倚着墙,好像要把自己"塞进"墙里,也好像在拼命找个依靠,你根本听不清他的声音,只能通过嘴唇的动作来判断他的反应.每天放学这孩子收拾东西的时候拖拖拉拉,总是催了一次又一次他才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可每天上学时他总是第一个进教室.  相似文献   

13.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总是被歌曲中一家人温暖、甜蜜的感觉感动、包围着,很久很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幸福港湾。可现今就有许多的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被父母关爱的甜蜜。我们班上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时常与家长沟通怎样使孩子感到他们的爱。小宇的爸爸是海员,长期出海,一年半载都难碰面,可孩子对爸爸一点也不陌生,爸爸每到一个地方,就打电话给儿子,讲述儿子感兴趣的事,让他知道爸爸的行程。想爸爸的时候,小宇也可  相似文献   

14.
4岁的小宇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眼睛总是盯着荧光屏,对其他的事情不感兴趣,不愿意活动,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只顾看他的电视节目,连吃饭的心思也没有。久而久之,父母吃惊地发现他孤僻、害羞,见外人来也不敢抬头,不愿意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连儿童乐园的游乐设施也不感兴趣。于是,父母赶紧带他去医院,请儿童心理医生看看是怎么回事,医生告诉他们,小宇患了电视孤独症。  相似文献   

15.
动笔写作文的虽然是孩子,但写作文可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孩子阅读写作遇到困难,爸爸妈妈也会跟着头疼:他就是不爱看书,怎么办?让他写什么他都是一句话,怎么办?……与此相伴的,往往还有——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  相似文献   

16.
营养问与答     
《父母必读》2014,(3):84-85
宝贝能吃固体食物吗? 宝贝6个月,见了大人吃饭,就急不可耐地跟着想吃,眼馋得让人心疼,请问他现在可以吃固体食物了吗?  相似文献   

17.
小宇在我们这个活跃的班中算是一个另类,性格腼腆,不好表达。我作为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进入二年级后不久,我试着让我们班的“小不点”开始学写日记。在他的日记中我发现了乐趣、发现了机会。从小宇的日记中,我开始重新认识他。他这种沉默的孩子,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他的日记中,我发现他非常善于观察、思考,而且经常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有自己的主张。这在二年级的学生中是不多见的。另外一点是他在日记中所表现的大胆,可能也是由于年龄还小,在日记中他会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生病后在医院等待护士来挂盐水,他会写:…  相似文献   

18.
课间,小庆和小宇为一只漂亮的卷笔刀争执起来,小庆坚持说卷笔刀是他的,小宇也振振有词:“我拾的,就是不给你。”栽把小宇喊到一边,告诉他拾到东西应该交给老师或它的主人,不应该放在自己身边。谁知小宇竟委屈地呜咽起来:“妈妈说的嘛,拾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上次我在路上拾到五分钱,要带到幼儿园交给老师,妈妈说,交给老师也是给老师用,她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了。”孩子的话令我愕然,且不论这位母亲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的形象是有意还是无意,单就她对孩子灌输的“拾到的东西便是自己的”这理论便够令人深思的了。孩子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等不良品德的形成,难道不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吗?  相似文献   

19.
[案例描述] 小宇(化名)是盲校九年级二班的一名插班生,有视力障碍,学习中需要使用盲文.小宇性格比较内向,是家里的独子,平时大人都非常娇惯,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父母.由于原来的学校办学条件落后,小宇的家长选择让小宇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到盲校插班. 来到新的班级后,小宇表现出一些不适应:宿舍内务整理不能达到管理要求,衣物洗不干净.和其他同学交流较少,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独处.虽然他学习比较努力,也想尽快跟上整个班级的学习节奏,但是由于原来基础较差,一时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压力比较大,整天皱着眉头,课上课下均表现出一些烦躁情绪,如摔打课本、坐立不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0.
早教QA     
林怡 《母婴世界》2011,(2):106-107
Q 孩子的新情况,我的新烦恼 我家男宝宝2岁8个月,上幼儿园有2个多月了。刚入园,老师反映特别乖,可是最近老师说,孩子特别淘气,每天跟着班里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小姑娘,两个人一起闹,一起淘气,小朋友们也都跟着淘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