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5月29日,BBC播出了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菜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情报门”事件,在随后的进展中,吉利根的情报来源凯利的身份被英国政府泄露,凯利于2003年7月18日割腕自杀身亡,引发英国最高法院法官赫顿牵头的英国议会独立调查小组介入调查。  相似文献   

2.
从福克斯现象看美国的媒体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竟  范旭 《传媒》2005,(5):60-62
根据美国传媒公司的市场调查,在美国受众中,看福克斯电视越多的人,政治常识就越差.比如,在经常看福克斯电视的人之中,大多数相信萨达姆参与了"9·11"事件,也相信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上,美国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已经公布了"9·11"调查报告,已经正式否认了萨达姆与"9·11"有牵连.在经过一年的寻找一无所获之后,美军已经承认伊拉克没有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这正是美国当初攻打伊拉克的主要借口.  相似文献   

3.
滕原 《新闻世界》2008,(7):51-52
2003年5月29日,BBC第四广播电台“今天”节目播出防务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莱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情报门”事件。布莱尔政府后来向媒体宣布:经过调查,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29日,BBC播出了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莱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  相似文献   

5.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证实一位英国武器专家是其有关政府“夸大”对伊拉克战争证据报道的消息来源之后,今天因卷入这位英国武器专家的死亡事件而受到攻击。在就BBC有关英国政府修饰了伊拉克核计划情报的报道进行的一次激烈争论中,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议员对这个国家广播公司的行为进行了攻击。BBC先前拒绝透露这位消息来源人士的姓名。它说,对于联合国前武器核查员、国防部顾问戴维·凯利的死“深表遗憾”,但坚持自己先前播发报道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是一直负责调查有争议档案的议会外交特别委员会主席说,凯利和BBC军事记者吉利根分…  相似文献   

6.
毕竟  范旭 《当代传播》2005,(1):44-46
如果有人问,谁是美国大众传播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媒体?回答是,福克斯电视网;如果有人问,谁是目前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频道?回答是,福克斯新闻频道;如果有人问,哪一家美国传媒的新闻理念和报道风格最有争议?回答还是,福克斯新闻频道。 根据美国传媒公司的市场调查,在美国受众中,看福克斯电视越多的人,政治常识就越差。比如,在经常看福克斯电视的人之中,大多数相信萨达姆参与了"9·11"事件,也相信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上,美国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已经正式否认了萨达姆与"9·11"有牵连。在经过一年的寻找一无所获之后,美军已经承认伊拉克没有藏匿  相似文献   

7.
自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英美一直未能如其所诺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英美两国陷入一场“情报门”的诚信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质疑美英两国是否为了“师出有名”而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美国媒体首先披露了布什总统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援引假情报,指控萨达姆政权从非洲国家获取核武器原料铀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大跌。55%的受访者表示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误解了有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甚至有38%的受…  相似文献   

8.
5月30日, 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 确印象,那就是萨达姆拥有或者谋求拥有可怕的大规表文章, 严厉批评该报在去年布什对伊拉克动武前 模杀伤性武器。但直至今日, 美国一直无法证实伊拉后有关伊拉克罪证的报道存在重大失误, 称之为 克拥有、收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整个机构、制度全面出了问题”, 致使堂堂《纽约 报社制度出了问题时报》沦为“狡猾政治目的”的工具, “被一心要使全世界相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人所 …  相似文献   

9.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3,(27):11-15
在英国政府与BBC关于“政府是否夸大伊拉克武器的威胁程度”口舌之争中,英国国防部顾问凯利成为了牺牲品。在政府施加压力和遭遇记者围攻的情况下,这位59岁的前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成员对朋友说.“不愿活在这样一个世界”,7月18日,他的尸体被警方发现,并被认定为自杀。 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7月15日,凯利否认自己是BBC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在7月20日,BBC在征得其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发表声明,证实凯利是BBC报道政府夸大伊拉克武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宣称伊拉克拥有并仍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截至去年11月恢复对伊武器核查前,联合国已进行了长达8年的武器核查。期间,伊拉克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曾多次发生武器核查危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一直在利用武器核查问题对伊施压,以此为由对伊进行军事打击。最近,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策略却发生了变化。美国似乎已经不指望通过核查找到对伊动武的证据,甚至认为继续核查已经没有必要。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的对伊策略发生了变化,伊拉克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举行的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中,美国提出的7页纸方案,被《纽约时报》称为“利比亚模式”    2003年 12月 19日,利比亚对外联络与国际合作秘书(外长)沙勒加姆发表正式公告,宣布利比亚无条件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 2003年3月,迫于西方国家和本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利比亚表示愿意为1988年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在伊拉克战争前夕,利比亚开始派特使与英国秘密接触,表示愿意讨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双方在伦敦一个秘密地点举行了多次秘密协商。在随后的9个月中,美、英同利比亚之间的秘密会谈还进行过多次。 8月15日,利比…  相似文献   

12.
路璐 《传媒观察》2004,(4):30-32
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公共电视台BBC今年遭遇其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去年5月29日,BBC记者吉利恩报道导致两个月后消息透露人武器专家凯利自杀,BBC与英国布莱尔政府相互指责,开始了一场有各种力量在其中博弈的纷争与对抗。而2004年1月28日,英国独立法官赫顿公布凯利  相似文献   

13.
时隔12年,围绕“萨达姆何去何从”这一主题,国际社会再次展开了扑朔迷离的外交运作。 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国掌握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证据。随后,鲍威尔为伊拉克设定了一个最新时间表。在美国设定的这个新的最后期限,即2月14日,德法两国向联合国提交用非军事手段解除伊拉克武装的计划。 迷雾之中,似乎只有美国和英国同萨达姆过不去,其他国家或多或少是在为伊拉克说话。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名刊要览     
(7月16日)《经济学家》真诚的欺诈者在处理伊拉克违禁武器错误情报的问题上,美英两国调查人员的做法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非常严厉;英国人却狡猾得多:调查报告没有对军情六处任何个人提出批评,而把错误推在了“集体决策”身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为了迎合领导人的口味,两国情报部门昧着职业道德和良心,将漏洞百出的证据粉饰成了开战的理由。《旁观者》(7月17日)布莱尔被迫面对真相虽然以巴特勒勋爵为首的伊拉克武器情报丑闻调查小组,有可能和此前著名的赫顿报告一样,作出布莱尔首相在丑闻中不需承担任何责任的结论,但巴特勒仍…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戴维·凯利之死把布莱尔的“伊拉克门”窘境推到了一个新高峰。但许多英国人仍然认为他有可能会在2005年的大选中继续当选,“问题在于,除了他,我们没有更有影响力的人”一名英国学者说  相似文献   

16.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2,(22):24-26
2012年7月7月优异策划☆《伦敦的三次奥运会·"新英国"》,《三联生活周刊》,第30期,7月30日简介:布莱尔始任英国首相时,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在2003年决定伦敦是否申办2012年奥运会时,布莱尔犹豫再三,当时,伊拉克战争刚刚开打两个月,布莱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英国议会随美国出兵,也由此遭受了他政治生涯中最激烈的批评。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爆发,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联合英国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直至2011年12月18日,驻伊美军全部撤出。今年是美伊战争爆发十周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全面回顾了美伊战争的前因后果和战事过程,探讨了战争带给双方民族、整个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引发人们对战争的反思。笔者从档案专业的角度搜索了美伊战争中有关卡当案纠纷的典型新闻,进行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媒眼     
英美的分歧 英国《金融时报》(8月22日)在如何对待萨达姆上,英美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歧,英国主张利用外交而不是军事手段去遏制伊拉克。英国认为,关键是伊拉克是否接受联合国的武器调查。据分析,英国此举是因为有来自工党的反对。  相似文献   

19.
新闻榜     
戴维斯、戴克:BBC高层黯然去职 久负盛名的BBC正面临着其成立8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1月28日公布的凯利之死调查报告裁定BBC报道失实,BBC董事长加维因·戴维斯和总裁雷格·戴克相继引咎辞职,而布莱尔却因此避免一劫,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媒体与政府之战最终以媒体的失败告终。 BBC去年5月的一则报道指责英政府夸大伊拉克生化武器能力,以作为其攻伊借口,并指出消息源是一位政府高官。随后,英国防部首席科学家、特别顾问凯利被卷入,因压力过大而自杀。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他们自称“民主国家”,标榜“民主国家不会发动战争”,但正是他们绕开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他们指控萨达姆政府是“邪恶轴心”,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直至其土崩瓦解,我们仍未看到这样的证据。 “一枚战斧导弹腾空而起,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