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关系,检验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自我效能感量表》、《爱情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337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成人依恋对大学生爱情态度具有部分预测作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维度与大学生爱情态度的浪漫爱维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3个有效项目的测量量表,探讨了人际交往和自我效能感对艺术类大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结果显示:艺术类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影响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其自我评价,大学生人际交往越好,自我效能感越高,自我评价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和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26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用方差分析、相关、回归等统计方法,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探讨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结果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和理科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与母亲的拒绝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尤其是父亲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具有直接作用,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能够在35.5%的程度上解释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验证锻炼动机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体育锻炼动机量表(MPAM-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1049名大学生(男579人,女470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显示:体育锻炼、锻炼动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间两两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对锻炼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回归效应显著,并分别解释变异的1.3%和6.2%;锻炼动机在体育锻炼基础上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回归效应显著,在体育锻炼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其效应占总效应值的14.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上存在差异。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锻炼动机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性别在其中起到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是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自我效能感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影响尤为突出,笔者认为对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就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沟通技能以及一些人口学因素对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作用,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和自编大学生沟通技能问卷对9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沟通技能越好,人际交往效能感越高;沟通技能对人际交往效能感有直接影响,个体特征、家庭因素通过沟通技能间接影响人际交往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救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成人依恋类型自我报告量表及孤独感量表对四川、重庆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分布为安全型占69.7%,回避型占19.1%,矛盾型占11.2%;除男女大学生在矛盾依恋上有显著差异外,大学生依恋类型均无年级和城乡差异.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考察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困扰、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人际关系困扰综合诊断量表对31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32.26%。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人际关系困扰,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在体育锻炼视角上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对策。采用《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在性别、年级与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及各维度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体育锻炼投入中的活力坚持度和参与自主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效能感51.10%的变异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同一性发展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866名大学生的同一性及其与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同一性地位类型在各年级的分布中,混乱型和延缓型所占的比例最多,而排他型和成就型所占的比例较少;大学生同一性发展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在父子依恋的交流和疏离维度上以及母子依恋的所有维度上,不同同一性地位类型的差异非常显著,混乱型个体的依恋状况最差;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同一性发展有不同的预测作用.这一研究对于深化对依恋理论与同一性理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促进这两个理论的融合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灾后精神失调筛查自评问卷(SRQ-2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成人依恋量表(AAS),PTSD自评量表(PCL)、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成都)晦近灾区的某高校的2165名灾区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1)学生的心理困扰严重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IES—R检出率29.19%、SRQ检出为26.74%、PCL检出率为16.16%;(2)检出的学生中73%以上均是那些地震中一直在现场和大部分时间在现场,他们的创伤反应比其他灾区学生更突出;(3)在检出的学生中,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的学生比例占了大部分(均为63%以上);(4)在三个筛查量表中阳性检出组与阴性组的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依恋量表中的亲近因子、焦虑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理康复工作中,(1)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分层次干预;(2)要关注学生震前的亲子依恋关系,注意复杂型创伤的治疗;(3)要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资源方面;(4)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恢复要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rejection sensitivity, or the fear of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was related to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regression model that resulted from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level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11% of variance in depression among students in the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3.
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内部差异,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随机抽取东北地区三所高校700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44.71%,其中35.43%的大学生困扰程度一般,9.28%的大学生困扰较为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在量表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并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连云港四所高职院校的700名高职生施测,表明高职生家庭环境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一是高职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二是高职生家庭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在家庭来源、家庭月收入等因素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三是高职生家庭环境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存在相关,在家庭来源、家庭月收入因素上,高职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环境与高职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其人际关系心理的影响,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对西南大学的68名大学生进行访谈,经过对访谈文本内容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多样,以从事教职、公司挂职为主;2.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单纯、理想化的认识;3.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其对待人际关系的心态;5.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包容、自信、合作;6.社会实践活动让部分大学生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功利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其心理健康之闻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其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其中专注型男女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冷漠型男女只在抑郁上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恐惧型恋爱与没有恋爱在人际关系、敌对、精神病性和其他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安全型与不安全型只有在躯体化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在其他各水平上均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大一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当中存在着地区差别、专业差别和已有的心理状况差别。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着重考察其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幸福感没有显著地差异;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与个体的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量表、安全感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和生活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安全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